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路径

良好的教师职业口语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口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大学课程教学及幼儿园的教育实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技能的实施途径.学前教育职业口语技能培养路径一、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之一”.因为,学前阶段是儿童模仿语言、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教师规范的发音、恰当的表达方式对儿童语言、思维等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加之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量很少,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必须依靠教师口头来传达,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就具有了“课程”的功能.可见,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幼儿教师的口语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严格的、科学的专业训练才能达成.如何培养、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并试图形成了粗略的构想.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口语》这门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才以独立的课程形式存在.之后,国内的一些幼教专业陆续开设了与教师口语相关的《普通话》和《幼师口语》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普通话发音训练、幼儿文学作品诵读及幼师职业口语技能训练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课也开始走上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轨道,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误,弱化技能训练

幼儿教师口语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的重点应该结合其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让学生掌握幼教工作的口语技能.而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包括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口语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普通话训练上,甚至,有些学校将普通话过级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口语水平的唯一手段.这种偏颇的教学目标,弱化了幼师职业口语的训练,使“口语课”形同虚设,势必阻碍了教学进度,难以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也更难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方言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加之学生在中学阶段受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阅读写作忽视听说能力训练,导致学生不仅方言明显,而且胆怯、保守、不善言谈.为此,我对我校近两年(2010级、201高中起点)5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基本的调查,进入本校之前,坚持用普通话表达、交流的只占16%;入校后通过普通话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一年后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的学生不到50%.这种语音现状,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职场演练

目前,高职院校的幼师口语课,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仍然存在,学生训练时间少,课堂互动氛围弱.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学设备简陋,二是一般的教室虽然都配置了多媒体,但没有切合幼教口语教学特点的专业教室.势必造成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职场模拟演练,最终,课堂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路径

达标是学习的结果.根据幼师口语技能的个体性、行动性、情境性、反思性等特点以及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可通过以下构想和路径来实施口语教学,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达标.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程认识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属于专业应用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课程结构必须由普通话基础训练、幼儿文艺作品吟诵训练和幼师职业口语训练三大模块构成.因此,实际教学中,应转变观念,不可将普通话训练作为教学重点.普通话训练是基础,可以贯穿始终;幼儿文艺作品吟诵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幼师职业口语训练是学生口语表现能力的提高和扩展.这三部分逐层深入,教师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要求学生增强用语的规范意识,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幼师职业口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并能对幼儿的口语进行指导.


明确课程标准,增加课时总量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以培养和提高教师口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程.这就确定了“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口语课程设置,必须立足学生实际,真正发挥该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具体可分三大模块设置:普通话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训练内容是: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幼儿文艺作品吟诵训练安排在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训练内容是:文学作品朗读、命题说话、幼儿儿歌及散文朗诵、复述、讲故事;幼师职业口语训练安排在第三学期,每周2课时,训练内容是:幼儿曲艺表演、幼儿戏剧表演、幼儿教育教学口语练习.这样既能让学生进行系统的普通话训练,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又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口语技能,为在高年级见习实习等实践工作中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作为专业技能课的《幼师口语》课,教师应从全方位、多途径入手,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技能训练的质量.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搞好教学的起点.可以通过观摩和欣赏活动,要求学生对优秀幼师的语言教学案例进行审美和效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赛事、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建立良好的课堂和语言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师生及学生互帮互助的习惯,不断巩固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

2.设置情境训练,提高口语技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语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模拟幼教职场,让学生扮演“幼师”或“幼儿”,进行情境对话表演、情境动作表演、情境教学表演等训练,既可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运用技能.

3.拓宽教学资源,增加课堂信息量

口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录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形成共同作用,产生示范效应;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录音、录像等练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4.凸显反思教学,变革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路径一般是理论认知、练习实践,而笔者认为,幼师口语运用技能是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实践,再加上信息反馈和内心反思提炼而成的.这几个环节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反思提炼,指对自己或他人的语言运用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反思,并提炼运用规则.反思之后是新的学习与实践的开始.以课前三分钟练习为例,每堂课先安排两位学生分别作三分钟的口头练习并用多媒体录音存档,然后即时播放,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分析,这种评价就是对他人实践的反思.课堂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案例研习、反思讨论,以取得更佳效果.

5.寓教于乐,拓展课外实践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里最大的浪费就是他不能运用他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另外,他也不能把学校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这就是学校的孤立,孤立于生活之外.”在口语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口语技能的实践训练,可通过多途径、多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环境中不断运用和提炼职业口语.如到幼儿园见习听课、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交流等.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愉快、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快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职业语言的能力.

(四)完善考评机制,量化考核标准

在常规教学中,考评虽然是最后一个环节,但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恰当地运用考评手段,以考促练,正确引导学生围绕考核目标进行强化训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制订考核目标时应着重于两个原则:全面、量化.

1.坚持全面的考核原则.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全面能力,在组织课程考核时,应适当贯彻全面考核的原则.无论是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还是幼师职业口语技能考试,都要强调学生口语表达中语调的抑扬、语音的轻重、语义的停连、语速的缓急、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考核结果,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综合口语水平,也强化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2.制定细化、量化的考核标准.围绕教学大纲,分版块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大纲和考核方案,强化考核的针对性.无论是对学生普通话水平进行考核,还是对学生进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能力的综合测评,都要制订具体、细致的考核标准,将考核内容一一分解为若干项目,每一项都进行等级量化,并对应制定水平等级和实际要求.为了保证考核的真实性,每次考核都按照考核标准,精心准备若干套试题,学生随机抽题,即兴应考.教师对学生应考情况量化记录,对应等级.

实践证明,只有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制定一套完整的口语教学体系,并配之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才能保证学生的职业口语技能有序、良好地发展和提升.

类似论文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状况,本文在分析。
更新日期:2024-1-8 浏览量:10694 点赞量:4405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
更新日期:2024-7-19 浏览量:97318 点赞量:22130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高职英语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的现状,提出提高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的建议。
更新日期:2024-10-28 浏览量:135989 点赞量:3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