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貌相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其实,在很多时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佛教经典《无常经》里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胸怀、见识与作为,可以从一个人面相中看出些来.

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或者说,相貌与能力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人因性情之别,在天长日久的岁月磨砺中,必然因习惯性的表情重复,而在面部遗留下难已隐藏的痕迹.这些际遇,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容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和劣势.对此,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贼眉鼠眼、鬼头鬼脑、凶相毕露、杀气腾腾等等,不一而足.一个面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必然不会如意到哪里去,一定充满了艰难困苦.相反,一个人如果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他的事业之途大都平坦遂意,顺风顺水.

南朝的刘义庆在他的《世说新语•,容止篇》里,讲述了一则故事: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自认为形貌丑陋,很难在远方来的使者面前称雄,便让魁梧英俊的崔季硅代替自己坐着,他本人则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派人去问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答称:“魏王严正的仪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边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作为英雄豪杰,志向高远,尽管扮为侍卫,但其眉宇间流露的逼人英气,仍然无法遮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性格特征.”诚然,芸芸众生,性情各异,相貌有别.简单地以貌取人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张什么样的脸.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心境.与其通过借助衣着打扮化妆整容来费尽心机地修身,不如用知识、智慧、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修心.这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优雅高贵气质,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类似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虽然因其内内涵和外延有所异同,但其作用和意义却是相互补充 实践证明,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已成。
更新日期:2024-10-15 浏览量:131073 点赞量:28372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

【摘 要 】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被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宗教政策 不෹。
更新日期:2024-10-10 浏览量:130642 点赞量:28335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