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村金融供给弱化问题

摘 要 :分析不对称信息表明,农村金融供给弱化主要源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在对农户融资过程中产生了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引发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等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对策.

关 键 词 :不对称信息;农村金融;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66-03

Research on the Weakening of the Supply of Rural Finance 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

DONG Bang-ying,ZHAO X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nhui, China)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emonstrates the weakening of the supply of rural finance is mainly due to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existence of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farmers in financing process produced high transaction costs, which leads to the financing difficult situation for farmers. The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insufficient supply of rural fina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stablishing of a competitiv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 rural financial market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rural finance; competitiv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the informatization of rural finance

金融弱化是指一国金融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支持能力持续减弱的现象.在我国农村,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金融弱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当前,对于产权及制度等因素对农村金融弱化的影响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认为只要能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变革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本研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农村金融弱化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交易成本过高.

1 农村金融供给的交易成本分析

在融资交易中,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1].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多,资金贷出方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要减少金融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金融风险,从而促进交易顺利进行而发生的交易成本也就要高出许多.

1.1 不对称信息与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朱喜等认为,由于贷款对象分散,农村金融机构审查农户资质和监督农户的活动等需要更高的成本.

借款人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等客观的、易于观察、传递的“硬”信息和企业家才能、个人品质等难以传递的“软”信息.Stein认为,相对于各类企业而言,分散经营的农户显然缺乏企业财务报表等易于传递的“硬”信息.相关调查显示,在目前农户的融资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无融资历史记录和可考察的历史资料,更不用说资信档案.

由于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在搜集农户“软”信息必须支付高额的交易成本.朱粤伟通过对岳阳市的涉农贷款交易成本监测,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城区金融机构,约为50.4%.高交易成本导致农户资金使用成本极高,考虑到农村生产的低利润率,因此,农民偿还不起贷款也是预料中的事情.当农户向金融机构提出借款申请时,为保证资金安全,金融机构要求农户提供抵押或担保.如果农户无力提供抵押和担保,金融机构就会拒绝农户的贷款申请.这是造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融资“瓶颈”的重要原因.

1.2 交易成本与不完全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表明,契约是不完全的[2].威廉姆斯认为,由于契约的拟定、签订存在事前交易成本,这使得缔约双方不可能用无限的交易成本来换取完全详尽的契约条款.

依赖于第三方实施的监督契约的执行也是有成本的.现阶段,我国农户的融资契约的达成与实施更多是依赖人际信任而非制度信任.由于严重的不对称信息,这种自履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失去效率,从而过多地依赖于第三方(法院)实施.梯若尔认为,契约信息的可观察但不可证实性使第三方强制性执行是具有局限性的.此外由于农户贷款数小,第三方的实施成本相对更高,甚至难以实施.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金融机构通过法律起诉违约农户,即使起诉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2 农村金融供给弱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正规金融:支农作用弱化

2.1.1 商业性金融:战略收缩 商业性金融与农户之间的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二者之间博弈结果导致银行出现“惜贷”或“惧贷”[3].在向农村地区提供信贷的过程中,由于不对称信息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惧怕农村投资环境而加快逃离农村[4].具体表现在:一是城乡信贷投入存在巨大差距.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在7 7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为3.5万元.2009年10月底,农户贷款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3.6%.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失衡.根据银监会2008年8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机构网点数0.59个,平均每个乡镇2.86个.三是农业保险的缺位,加剧农村金融供给的紧张.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由于农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风险评估,成为“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

2.1.2 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 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恶化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4].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的非市场化方法,即农村政策性金融.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政策性金融还远不能满足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运作倾向.目前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都承担着部分政策性职能,从各自业务职能定位看,都同时具有商业性和政策性双重业务,这种双重性使得政策性金融商业化运作明显.其次,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和农业投保人低收入,使纯粹商业性农业保险很难运作.在我国尽管国家在部分地区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但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基本虚位.第三,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缺位.由于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缺位,在金融机构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于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农村经营主体来说,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直接制约其发展壮大.

2.1.3 合作金融:实力有限 从理论上讲,合作金融是由社员入股组建而成的,由社员管理,为入股社员服务,与其客户(含社员)之间信息交流应该是比较充分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不对称信息造成的农村金融弱化问题[3].但是,在农村信贷市场的内在矛盾和现实的约束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基本上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其次,民办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演变成具有“官办”性质的金融组织,已经失去低成本、互助合作的性质.再次,合作金融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使资金大量流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第三,农村合作金融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太多,通过改革,虽然财务状况得到一定改善,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但整体风险仍然十分突出.


2.2 民间金融:交易活跃

民间金融利用了私人的相互信息和民间道德规范,构建了看不见的自选择机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高交易成本.民间金融具有的灵活性,社区内的亲情特征的合约具备更强的解决不对称信息的机制,因而能减低融资壁垒,更好地满足农户的融资要求.李锐等的调查显示,农户借款数额中有72.8%来自非正规渠道,其中,农户之间的借款占非正规渠道借款的93.2%,而来自正式渠道的只占27.1%.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百村金融调查结果,农户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资金占样本的62.2%.

民间金融在缓解农户融资难,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方面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使农村民间金融存在较高的风险.首先,民间借贷仍然游离于国家政策法规之外,缺乏制度保障,经营秩序难以规范化.若出现问题,民间金融的参与方往往难以获得法律救济.其次,由于民间金融组织结构松散,管理方式落后,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民间金融的风险.如2006年12月,浙江东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第三,农村民间金融活动隐匿分散,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这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3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

3.1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阻碍.著名学者哈耶克提出的局部知识分析论为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出了方向.哈耶克认为竞争有助于发现这些知识,促进分工合作.

3.1.1 建立多元化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第一,政策诱导商业金融重回农村金融市场,修补农村金融市场单一主体结构的缺陷.第二,合理定位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即通过金融机制或载体来提供公共产品.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对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金融组织,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第三,培育农民的合作意识,引导农民组建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政策,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明确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第四,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发展地方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支持;适时推进民间金融公开化、合法化,将其纳入农村金融体系范畴,并将民间金融活动纳入正规的金融机构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5].建立多元化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应解放思想,吸取城市、企业改革的经验,在政府整体规划的框架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整体推进.

3.1.2 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首先,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要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二是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其次,创建和谐的信用环境.利用各种媒体向群众宣传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增强群众的信用意识;金融机构要对评出的信用户优先进行支持,并为他们提供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推出他们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再次,构建完善的法制环境.一方面,加快立法,以规范农村地区的金融工作;另一方面,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惩戒制度.第四,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有利于降低借贷项目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各类金融组织的交易成本.可以考虑由财政对进入农村领域的保险机构给予专项补贴,或出资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第五,完善农村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农村信贷风险分散机制,并由政府财政资金设立贷款风险救助基金,对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成本.

3.2 加快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步伐

金融信息化是在金融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智能技术更新改造和装备金融业,使金融活动的结构框架重心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提供了便利条件.

3.2.1 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 ①建立健全信息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信息规范化、透明化、共享化方面的做法,消除产生信息隔膜的空洞;畅通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渠道,制定重大信息披露制度.②加强农村金融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6].实施渠道信息整合,逐步建立统一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和数据库;提高信用信息采集质量,加快档案电子化进程,加快推广农村信用信息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③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信息科技队伍建设[6].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培训机制,系统开展对员工的信息科技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注重人才引进,面向信息技术和研究部门、高校招聘信息科技专业人才.

3.2.2 加强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控制农村金融风险 充分的信息是实施金融监管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危机预警和应对的基础[6].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农村金融风险.加快推进农村的征信数据库的建设,实行信用主体的信用评级制度,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对农村客户信贷记录有据可查,对其资产和抵押品、信用道德的记录,建立信用道德信贷积分制度.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技术等,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体系,开发各种风险评估模型,及时地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提高了金融监管的准确性.技术及其应用的标准化有利于节省资源,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同时也有助于实融信息共享.一是金融监管信息的采集统一规划,统一格式采集;二是技术平台、开发方法等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

类似论文

江苏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出效应

[摘 要 ]江苏农村金融供给主要为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 上述各类金融供给的产出效应表现为。
更新日期:2024-7-18 浏览量:94156 点赞量:20755

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

[摘 要]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呈现出旺盛的态势 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实践中其&。
更新日期:2024-12-23 浏览量:155630 点赞量:33057

农村金融供给: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摘 要 :现有农村金融体制最根本的问题是金融供给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河南为例,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基。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8505 点赞量:5996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实证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 (一)文献综述 在学术界,自著名学者费孝通把农村经济行为定性为“乡土性”以来,有国内学者援引“乡土。
更新日期:2024-9-18 浏览量:118871 点赞量:25810

需求视角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娄底市农村金融需求呈现新特点 娄底市地处湘中,多山地丘陵,面积8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2公顷,人口412万,其。
更新日期:2024-5-10 浏览量:68973 点赞量:15755

引入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供给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深水区”,在这个时期,很多困扰金融业。
更新日期:2024-3-7 浏览量:10840 点赞量: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