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 要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关 键 词 ]品德 社会 人文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一个完整实在的人.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讲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为核心.它包括一种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通俗来讲,就是人的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体现.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一个人来讲是何等的重要,它使人不断地去思考自己的一切,重新审视自己,关注自己的一切变化,并努力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可以说人文精神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就是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材资源,以人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从小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合作、学会生存,使每个人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而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正是依赖语言才得以体现、运转、展开.所以说人与社会不可分离.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就是指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由于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人文性,它的教学也就具有了人文性.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必须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人文化改造,培育学生自尊、自主、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培养有完善人格、有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场,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的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在特征.教师以关注社会,关注整体人类的博大胸怀,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场所.

(一)学会反思,认识自我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习惯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课堂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培养反思力.比如《我有一把金钥匙》,把课文中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反思,知道学什么本领都要有有耐心,肯下苦工夫.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

(二)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对于教材内容来说,由于生活经验差别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认识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今天我进步了吗》这一课,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不同,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就会乐意地、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在学习《我爱我的家人》时,我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都十分自觉的进行了准备工作,汇报时都用不同形式的表演表达了对家人的爱,比如小品,朗诵,诗歌等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展现个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品德与社会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常识,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品德与社会所载负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内涵是寓于教材之中的,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建构.但这种建构的途径是复杂的、多元的,暗示中有熏陶、感悟和体验,在体验中也有熏陶与感悟,只有把各种人文因素在课堂中优化组合,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体验熏陶,才能构建、内化,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沐浴着人文关怀的阳光,使之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辽阳市白塔区新华小学)

类似论文

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文。
更新日期:2024-1-9 浏览量:8966 点赞量:367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文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
更新日期:2024-2-24 浏览量:32383 点赞量:7896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 要】人文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而语文作为最丰富的学科之一,更具有了很强的人文性 特别在聋校&。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4055 点赞量:10518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刍议

摘 要: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做了阐释,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做了剖析,并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
更新日期:2024-5-14 浏览量:69611 点赞量:15924

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针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地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我们要改进这门学科的教。
更新日期:2024-5-11 浏览量:68108 点赞量:15282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 要:“联合国教科组织早在70年代和80年代末就把‘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作为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
更新日期:2024-8-18 浏览量:105514 点赞量:2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