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课文注释之我见

摘 要:新编中学文言文课文的注释有着少许疏漏和失误,是需要加以补正的;还有一些原注并无大的错讹,但似乎未能尽善尽美,是可以进行补充的.如:“越”是“度过、超过、经过”;“讥”为“批评、指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句意思是“沙鸥时飞时停,鱼儿时浮时沉”;“或”训为“有”.

关 键 词:岳阳楼记;注释;商榷

新编初级中学语文教材,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无疑将对新一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很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篇目,注释曾经过千锤百炼;就是一些新选入的课文,编者在注释时也尽量吸收了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颇费了一番苦心.因此,就总体而言,课本的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对教学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是金无足赤,碧玉也有微瑕.在我看来,新编中学文言文课文的注释有着少许疏漏和失误,是需要加以补正的;还有一些原注并无大的错讹,但似乎未能尽善尽美,是可以进行补充的.就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来展开讨论,以期使课本日趋完善.下面我对中学第四册文言文课文《岳阳楼记》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商榷.

一、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人教社200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越明年”的注释是“到了第二年”;人教社编写的2002年版(2003年12月第一次印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越明年”的注释则改为“到了第三年,就是庆历六年(1046)”;同样还是人教社编写的200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在2005年10月第三次印刷时,“越明年”的注释又改成了“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及、到.”由于两种解释都没有注明具体依据,改来改去,越发让人莫衷一是了.

1.理解“越明年”的含义,首先要对“越”进行考察.“越”历来有两种解释:

(1)超过、度过、经过、越过.“越”作“逾”讲,这是《说文》的本义.《说文解字》中“越”释是:“过度也”.《玉篇》:“蝓也”.《说文解字今注》中注:越,度也,从走,戊声.本义为度过、跨越.又有“坠落”之义.《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毖于车中.”杜预注:“越,队(即坠)也.”古人乘车作战,越车(即翻过车厢板)必坠,此为“越”在特定语境中的灵活义.

《广雅释诂》也说:“越,渡也”.

《古代汉语字典》注:越,越过,跨越;超出范围或超出时间.

《现代汉语词典》注中有:跨过(阻碍);跳过.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

(2)“越”作“到、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王引之举了《尚书》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如《尚书召诰》中:“惟二月既望,越六日等”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又《古文观止》中对“越明年”的解释为:到了第二年,越作“到、及”讲.

看起来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但我认为此处“越明年”的含义是“到了第三年”还是“到了第二年”,都显得错误或欠妥帖,因为这两处编者在年份上存在明显差别,须加以确定并对“越”作适当补充.

2.理解“越明年”的含义,其次需联系语言环境、时代背景、主题等.

《为学》主题是通过贫和尚立志从四川边境到南海又返回的时间短与富和尚准备的时间长却一事无成的对比来说明“为学难与易”的道理.所以此文中的“越明年”的含义为“到了第二年”,“越”作“到、及”讲.可《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的含义则不同.根据《岳阳府志》及《岳州府志》①“职方考”的《宗谅求记》“去秋以得罪守兹郡”“明年春等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是庆历四年,并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和修建成岳阳楼的,范仲淹记也是庆历六年.从庆历四年到庆历六年前后共三年,中间隔了一年,故“越明年”是“度过第二年”,即“到了第三年”,其中“越”为”“度过、超过”.

综上所述,《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的注释应为“度过第二年,即到了第三年;越,度过、超过、经过.”才显得完整.

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其中“忧谗畏讥”一句,课本注释为:“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有些选本注“讥”为“讥刺”或“讥笑”.在现代汉语中,“讥讽”与“讥刺”、“讥笑”义近,大体上指“不负责任的挖苦、嘲弄”,含贬义.然古代汉语中的“讥”,其含义与此却有较大差距,不可不察.

《汉书冯奉世传》:“京兆尹王章讥凤专权不可任用.”曹操《军策令》:“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与工师共作卑手刀.时北海孙宾硕来候孤,讥孤曰:‘当慕其大者,乃与工师共作刀邪?”此二例中的“讥”,都指严肃、郑重的批评.

《楚辞大招》:“诛讥罢只.”王逸注:“讥,非也.”“非”即责备、责难之意.《公羊隐公二年传》:“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休注:“讥犹谴也.”《广雅释言》:“讥,谴也.”《说文解字》:“讥,诽也.诽,谤也.”“谤”古义亦为谴责.如《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辞源》修订本:“讥”字条下第二义项为“讥刺”,其书证是《汉书梅福传》:“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事实上,这里所说的“讥刺凤”,不能以今律古,理解为“讽刺王凤”.在古汉语中,“讥”与“刺”义近.“讥”是严肃的批评,“刺”是尖锐的指责.如《汉书龚遂传》:“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说文解字》:“刺,数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数其失而谏之.讥刺字当用此.”可见,&# 8220;讥刺凤”应释为“批评指责王凤”.②《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其中“刺”亦为“指责、批评”之意.《左传隐公元年》:“称郑伯,讥失教也.”“讥失教”即“指责庄公有失教诲.”据此,《岳阳楼记》中“忧谗畏讥”的“讥”,是指“严肃地批评”.这句是说那些受降职远调的迁客,登斯楼睹此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担心会受到坏人的攻击诋毁和好人的批评指责,有此两层忧畏,故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情绪.《古代汉语字典》注为:“讥,非议、指责”,并以《岳阳楼记》中“忧谗畏讥”为书证,可见释“讥”为“批评、指责”是符合文义的.“讥”这个词,在宋代是否已演变成为表示“讽刺”、“讥笑”的意思呢?我们可以从宋代欧阳修《上范司谏书》③中找到答案:“然宰相、九卿而下失职者,受责于有司;谏官之失职也,取讥于君子.有司之法,行乎一时;君子之讥,著之简策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惧也.”“范司谏”即范仲淹.本文之“讥”,皆“批评指责”之意.欧阳修说的“君子之讥等甚可惧也”,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畏讥”二字的最好注脚.

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其中“或异二者之为”一句,课本注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乎‘或许’、‘也许’的意思.”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执此说,似乎这已成定论,然而我认为此说尚可商榷.

首先,从文意看,尽管各选本都认为“或”表示揣测、估计和不肯定的语气,可是文章前一句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既已探求,怎么又只是揣测?既是揣测,又怎么可以据此立论,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中心思想呢?可见,“或”绝不能理解为表揣测不定语气的副词,而应当解作动词“有”.

其次,从词义看,“或”训为“有”,于古有征.《广雅释诂》:“或,有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注云:“或,犹‘有’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三注云:“或犹‘有’也.古‘有’字通作‘或’.”“或”的这种用法在古代典籍中并非鲜见.略举二例:《尚书古义》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吕览》④引此“有”作“或”.高诱曰:“或,有也.古‘有’字通作‘或’.”鲍照《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君士联句》:“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无”“或”对文,即“或”犹“有”也.“或”与“有”,古音同属匣母,“或”属职部,“有”属之部,之职对转.“或”“有”二字古代经常通用.在《岳阳楼记》这句中,“或”即“有”的通假字.“或异二者之为”是说有异于上述两种人的所为,这是在经过探索之后,而语气肯定地指出“古仁人之心”与当时迁客骚人有根本差别,从而为下文表达中心思想打下稳固的基础.


总之,为使文言文注释失误少,需要广大语文工作者共同努力研究.

[注释]

①见语文报刊网

②转引何世英论文《文言文注释商兑》对“讥”的商榷

③《欧阳修文选》第21页

④《吕览》即《吕氏春秋》

类似论文

略读课文教学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23 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74-0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
更新日期:2024-7-9 浏览量:14078 点赞量:4038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

【摘 要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所。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612 点赞量:11152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之我见

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课后教学效果的反思,以便随时提高自己的。
更新日期:2024-6-16 浏览量:80977 点赞量:17885

少儿美术教育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美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是美术。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8498 点赞量:4968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幼儿教育在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更新,我也在主动积极的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1063 点赞量:18002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之我见

摘 要:所谓“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
更新日期:2024-4-22 浏览量:57184 点赞量:13068

新时期政治经济学教学之我见

【摘 要】在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课程不受欢迎,学生兴趣不大的现象 许多政经教。
更新日期:2024-4-21 浏览量:57840 点赞量:1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