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之我见

摘 要:所谓“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境界.

关 键 词: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工学结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4-0098-02

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其实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定位的认识,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关系问题.只有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才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应然”状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了理性的认识,才能在办学实践中真正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把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

1.1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然”状态

1.1.1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是一种类型,并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前者具有职业技术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一是能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去的以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二是能把决策者的意图具体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一线管理人才;三是具有特定高素质专门业务知识技能以及某些特殊的智能型操作人才.而后者的培养目标则具有学术和研究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科学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发展科学技术.[2]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都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但是两者分别属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适应面比中职的专业适应面大,不是对应特定的职业,而是从属于一定的行业或较大的职业群,培养目标适应于行业发展需要.总之,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所以,应该理顺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关系,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


1.1.2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定位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普通教育系统,包括普通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职业教育系统却只有职业高中、职业技校或中专→高职(大专).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社会对劳动力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视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被誉为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是劳动密集型与高科技知识密集型并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生产将不断向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如果把高职教育的最高层次仅定位在大专,甚至把它当作是安排高考“落榜生”的渠道,那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3招生体制不合理,造成人们思想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生源主要来自高考,而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来自两种渠道,一部分来自高考,但却是那些普通高校的“落榜生”,其录取分数线不仅大大低于普通高校本科分数线,而且还低于普通高校专科分数线,这不但给人们造成高职低人一等的误解,而且也是造成高职生源质量远远低于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生往往缺少继续深造的后劲的实际原因;另一部分来自“三校生”(即技校生、职高生、中专生),就目前来说,“三校生”尤其是前两类却又往往是那些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如“普高生”扎实,专业适应能力较差,这就为今后进人高职学习,尤其是进入高职本科以上层次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

1.2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然”状态

1.2.1“高”和“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决定了它必须以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知识及其学科为基础,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对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适应性,这是它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征.“职”,则决定了它主要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知识及其学科基础注重综合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这是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4]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两个本质特征,其实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明确定位,既与普通高等教育作了区分,也将其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别体现出来.

1.2.2完善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的体系,培养多层次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更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应改变现行高职教育体系只有大专层次的落后状况,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大专一本科-硕士研究生一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同时,建立高职教育本科以上体系,可以纠正人们认为高职低人一等的观念,有利于缓减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为考生架起进入高等学校(主要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另一座桥梁.

1.2.3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办法和政策.当前,由于我国现行高考制度有不尽合理之处,使得高等职业学校在生源选择上基本没有自主权,在人们思想认识上,仅把高职当作“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因此,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是确保高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关键.如果采取两种不同的招生制度,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资格参加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高职招生除了应测试考生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测试考生的专业技能.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则侧重于文化知识.这样,一方面,给考生提供了二次“高考”的机会,减轻了高考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职的生源质量,为提高高职教育层次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真正体现服从学生个性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弊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数为本”,为素质教育解困.尽管任何事物的“应然”状态都难以真正实现,但这种状态是人们行动的指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状态在当前也同样难以实现,但对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2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思想

2.1市场需求论

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 人才,真正办出特色.”可见,高等职业院校要立足区域,着眼当前,面向世界,研究市场,学校要围绕市场办,专业围绕市场设,质量检验靠市场,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实用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要求学校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出发,确定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运作体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要紧紧抓住市场脉搏,对市场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充分了解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作出科学预测,采取积极主动的办学应变措施,创造条件开设新专业.另外,由于市场的千变万化,必须建立灵活的反应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设置积极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将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2.2创业教育的思想

1998年10月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一思想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谋职或就业能力的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应聘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有信心和勇气,有能力干出一番事业.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学生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体现.创业教育的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其实,创业教育的实质还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师资力量配备的一个高度检验,没有合理的课程体系,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无从谈起.

2.3终身教育的思想

建立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制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在纷纷制定实施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都已制定了实施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和法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要求各国政府把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之中.1999年4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则将大会的主题定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大会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会议号召各国政府要以终身教育思想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等”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加速,从业人员在一生中会多次变动职业和更新职业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应尽可能综合化,拓宽专业服务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技术结构变动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建立与中职相通、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连的“立交桥”,为具有不同禀赋的社会成员提供多种成才的途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多种多样的人才库.

2.4工学结合的理念

高职工学结合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使德国从废墟中崛起,使日本从低谷中起飞,使美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也使世界其他国家更清醒地认识到工学结合的必要性.工学合作的典型模式国内外基本相同,按年份来分,有“2+2式”、“3+1式”、“3+2式”等;按是否是全日制学习或工作来分,有全职交替式(即全日制在校课堂学习的学期和全职工作的学期交替进行,工作学期与在校学习学期的时间长度大致相等)、平行模式(即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组合交替式或组合平行式(即两种模式的组合).工学结合的组织形式呈多样化状态,从空间上分,有院外基地、院内基地和高职办学集团中的工学结合,有按专业或者分年级、分班组开展的工学结合;从时间上分,有先“学”后“工”、边“学”边“工”、“工”后又“学”.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精神的途径之一.

2.5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开发理论建议,应提供给学生想像的学习活动,而教学者着重于如何增进创意成果的呈现.创意成果的呈现与“个人兴趣”有关,这些兴趣可以是任务或目标.只要学生的兴趣越协调、越强烈,那么创新力就会越强.课程需强调学科的结构化训练,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思考.但是,课程也须弹性调整,以适合不同学生的独特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而课堂活动也应将学生作为学习领域中“专业询问者”的角色,这种角色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思考、感知和专业实践.同时,在开发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作用是“良师”与“角色模范”.事实上,大学教师的下列行为会激励学生的创力:(1)认真备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效知识和信息;(2)以非正规的方式授课,加强师生互动;(3)欢迎独特的观点,奖励创意和创新;(4)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话,学生会觉得更容易接受,愿意进行创新,情绪乐观时,在智力上极富有挑战性.激发创新力的六种资源包括:(1)智力(2)知识(3)思维方式(4)人格(5)动机(6)环境情境.其中智力有两个方面与创新能力有关:问题的定义再定义和洞察力.有创新力的人不仅只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会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应该对所选择的问题负责到底,而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寻找问题提供机会.关于那种富有洞察力的思维是人们在寻求解决弱结构问题的好方法时会用到的一些技巧.建议教师多提出一些弱结构问题以促进学生富有洞察力的思维[5].

类似论文

法德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

摘 要:法德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领域取得公认的成就,尤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向导,重。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1598 点赞量:7806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

[摘 要]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概念入手,从以下两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进行了解析: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į。
更新日期:2024-3-13 浏览量:43598 点赞量:10264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ऴ。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3406 点赞量:10206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之我见

摘 要:此次,本人有幸携论文参与2011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参观了侨光科技。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0674 点赞量:559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背景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应。
更新日期:2024-4-15 浏览量:56946 点赞量:13214

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节奏,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6154 点赞量:11139

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教学

摘 要: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提出了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论述了高职教育。
更新日期:2024-11-7 浏览量:20716 点赞量:5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