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新闻联播》这样炼成

比央视历史还要长

警车开道,一直开进了电视台.从上面下来的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而是新闻胶片.洗印工人已经做好准备,胶片迅速被洗印出来,“然后由编辑一点一点地把它剪接起来,同时文稿编辑就写稿子,然后马上就播出.”据原央视主持人赵忠祥介绍,《新闻联播》刚开办的那几年,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一开始,它还不叫《新闻联播》,而是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1976年7月1日开播.新闻片由全国各地电视台提供.当时由于技术落后,新闻片由胶片拍摄,运送新闻片都是通过飞机或者火车进行,“加上洗印编录,有的要几天后才能与全国观众见面.”赵忠祥说.

经过近两年的试播,1978年《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原来冗长的名字被弃用.当天的头条新闻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在串联稿上,这条新闻本来排在中间的位置,后来被一条长长的箭头勾到了第一条,原位置上的“河北马万水工程队勇夺新高峰”被安排到了第二条.

当时还没有电视台,这档节目是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新闻联播》正式开播三个多月后,1978年4月18日,据当时的广播事业局办公室下发的第001号文件,北京电视台才“经华主席、党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电视台”,对外简称CCTV.

《新闻联播》不是电视台的

当时的《新闻联播》并没有受到今天这般重视.据《南方周末》报道,最初几年,国家领导人到哪个省去,都不愿意让《新闻联播》的人跟随报道,因为觉得可能不太重要.

情况在1980年11月发生了变化.《新闻联播》陆续播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反党集团的报道,一时万人空巷,创造了《新闻联播》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视高峰.亿万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

共同目睹了国家重大时政事件,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开始为国人瞩目.

第二年四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台提供新闻,并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由此,《新闻联播》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再过一年,1982年9月1日,恰逢十二大召开,时任总书记的明确指示,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到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新闻联播》权威严肃、及时迅捷的形象和上情下达的角色开始确立.

形式内容也逐渐确立下来: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日活动为头条,25分钟国内新闻、5分钟国际新闻;按照赵忠祥的说法,主持人播音要“字正腔圆”“庄严”“严谨”;16秒的《新闻联播》片头曲,从1988年3月起沿用至今,从未改变;甚至连主持人的服装、发型都很少出现变化.已故播音员罗京曾想改变自己的发型,结果台长没有批准.

像解读一样看《新闻联播》

对许多人而言,《新闻联播》就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晴雨表.“我们就像解读一样看《新闻联播》.”一位西方驻华媒体记者表示,在看《新闻联播》时,主持人播音时的语气,都会成为他们重点分析的“蛛丝马迹”.此外,有关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新闻和报道细节,也是很多外国机构研究的重点.

并非只有关心政治的人才看《新闻联播》.《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就将新闻联播的观众群定位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富有的商人,原因是“商人需要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

一条名为《浙商理财22条规则》的帖子曾在网上流传,披露了浙商理财的一些秘招.这“22条军规”中,位列第一的就是收看新闻联播.

改革,细微的形式变革

1986年1月29日,当时的副台长杨伟光拍板决定,打破该栏目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将前一天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新闻放在头条播出,并播了足足6分钟.对一向严谨、刻板的《新闻联播》来说,这是最为大胆的一次突破.


2005年报道三峡工程时,《新闻联播》讲了一个《陈大爷的鱼塘》的故事,折射工程的综合效益.这让许多业内人士发现,《新闻联播》也开始讲故事了.

即便是一些细微的变化,都可能遇到阻力.节目开播之初,片头的问候语是“观众同志大家好”,后来依然是为了更为亲切,改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结果一位领导把打到了台里,建议仍用“观众同志”的称呼.但不少观众认为,“朋友”的称呼有着更广泛的涵盖面.经反复考虑,片头语仍然采用了“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当然,对观众而言,更大的问题并不是这些.新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要进一步改革的,

恐怕也在于内容.但这35年来,《新闻联播》作出的改变,大部分都集中于形式方面.

目前,央视又再次宣布,对《新闻联播》进行改版.2011年9月底,《新闻联播》“变脸”揭开神秘面纱,郎永淳和欧阳夏丹的新“国脸”首秀迎来观众“小清新”的评价.立秋时节,秋高气爽,《新闻联播》又传捷报:央视推出“各栏目新评价体系实施方案”,取得丰硕成果.在以“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体系中,《新闻联播》以87.44分排名第一,这充分展现了央视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新闻联播》的吸金术

2012年度广告招标会开始之前,央视已开始为此预热.谁是标王,收入多少,将成为经济界的一件大事与风向标.

而这一切的源头,源于杨伟光在央视做台长期间,决定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加上广告.从此,《新闻联播》成为央视的吸金大户,中国最具政治性的节目与最有商业价值的节目,巧妙地结合在7点至7点半之间.

1991年,杨伟光任电视台台长时,正值央视的困难期,当时广播电台的情况都比电视台好很多.

1993年底,广告部主任向杨伟光汇报,有企业想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做广告,费用还挺高.这当然是个好事情,但杨伟光心里也有疑虑,依据惯例,作为央视政治性最强的节目,《新闻联播》前后都是不能加广告的.但是杨伟光与其他台领导商量后,决定尝试.到了第二年年底,就有190多个企业竞争1995年这个时段的广告.为了让竞争这个时段的广告机会更公开,杨伟光决广告的公开招标,那一年,央视第一个标王诞生,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中标.

在《新闻联播》之后播广告的决定,成了央视广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依托《新闻联播》前后的广告单元逐渐形成,这个广告单元也成为央视广告招标时最热门的时段.

“1997年,我们对《新闻联播》后的一分钟和《焦点访谈》前的三分钟进行公开招标,收入28个亿,占到央视全年广告收入约三分之二.”杨伟光说.

2007年度,黄金时段招标总额突破80亿;2010年破百,达到109.6645亿,其中《新闻联播》吸金20亿.而2010年11月8日,在梅地亚中心上演的那一场竞标大戏后,2011年央视广告的招标总额达到了126亿元,创造了1995年央视广告公开招标以来,一个新的高度.

类似论文

《新闻联播》改版的传播学

【摘 要】2013年央视公布了《新闻联播》改版后的第一份成绩单,平均收视率较2012年上涨超两成,改版后的《新。
更新日期:2024-10-6 浏览量:18510 点赞量:5269

《新闻联播》的改版空间

要改变《新闻联播》的面貌必须要有充足的动力 业内普遍认为,《新闻联播》由于承载使命太多,时效、形式和语态的变。
更新日期:2024-5-25 浏览量:69715 点赞量:15577

《新闻联播》幕后揭秘

“观众朋友晚上好,今天是×月×日星期×,农历×月×日,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首先向您介绍这。
更新日期:2024-12-10 浏览量:153753 点赞量:32590

《新闻联播》改版看播音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电视频道资源匮乏的时候,业界还没有“主持人”这一称谓 在固定的时间播报事。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7101 点赞量:11897

《新闻联播》“小清新”风要常吹

赵薇的粉丝最近挺高兴的,因为他们的偶像前几天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媒体记录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6165 点赞量:21427

《新闻调查》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从1996年5月17日开播至今,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走过了十个春秋 播出的459期节目,记录了一个栏目对真相的不懈探寻,记录了转型。
更新日期:2024-8-8 浏览量:17430 点赞量: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