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文化之

如果把战争看作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开始,那么从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缓慢转型期;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中速转型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整个社会则进入全面的快速转型期,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社会结构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由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社会结构的转型也相应地带来了社会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转型,从而使我国社会步入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型时期. 在这个特定的时期青少年以其特有的感觉、感知、认识能力,形成了其特定的道德文化体系.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转型的敏感地带.社会转型客观上要求并直接导致道德转型,社会转型期快速的经济增长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特别容易使人受到新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少年.社会突变时期,道德体系往往尚不健全,建构与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的新道德体系自然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因此,新道德体系的建构在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的发展及人的精神提升具有独特的价值.我国目前道德领域异常复杂,社会主流道德因社会改革、利益重组而变得“山重水复”,西方的“狼子野心”始终不会放弃,其道德思潮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传统的以宗法、血缘、情感、人情为核心的道德固着许多人的意识,国人的道德世界经历从未有过的混乱、迷惘、冲突与裂变,也预示着新的整合.

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逐步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社会义务的社会人的过程,随着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性的增强,青少年已不再盲从既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甚至产生心理逆反性和行为抵触性,在道德生活中,不再被动地受制于社会主流道德规范的束缚,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吸纳社会突变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并根据自身所特有的规则建构自己的道德文化体系.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文化反哺”,“年长者不得不向孩子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文化反哺现象动摇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地位,也动摇了由长者操纵的主流道德规范体系,使传统道德典范丧失了权威,这种道德生活的革新与“文化反哺”促使青少年对社会主流道德的渗透和改组.

社会转型客观上导致了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转型.现代德育已逐步向“学会选择的德育”、“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开放性德育”迈进,德育方式的改进促成了青少年德育主体的形成,他们能积极地作用于社会道德生活、评价现有的道德规范,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探索新的道德准则,从而形成青少年道德文化体系.

青少年的道德文化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创造性.青少年道德体系就其本质而言,反映了这一群体对“德性的创造”,随着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其创造性道德需要也日益增强,在社会转型之际,传统道德规范往往难以使其“就范”,发展新的道德价值取向、尝试新的道德行为方式是青少年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②独特性.青少年道德体系是与社会主流道德相对应的一种道德体系,是体现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价值,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道德体系,它较好地概括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时代性、创造性和自主性.③反逆性.青少年道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社会主流道德的一种反叛,他们追求独立选择、尝试新的道德生活和摒弃陈规道德戒律的愿望使其成为道德的反叛者.因此,他们竭尽全力以克服严重的心理问题反对那些令他们感到陌生、有害并和21世纪主导价值观念相距甚远的制度、标准和模式.反逆性常使青少年产生道德偏离和失范.④前瞻性.青少年道德文化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对社会道德生活具有前瞻性,具有“文化反哺”功能.在道德转型过程中,青少年的道德生活最接近转型社会的要求,也最能反映现代社会的特点,因此,青少年道德体系的一些价值取向对成人社会具有示范性,并有可能被纳入新道德体系.⑤享用性.青少年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青少年对道德生活的享用密切相关,青少年从其道德生活中能够实现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追求的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享用性对青少年道德理想的确立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青少年期被称之为“疾风怒涛时期”.特殊的年龄、特定的经历使他们难以安于现状,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社会产生某种影响,在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年青人总是以“弄潮儿”的角色出现,对社会存在一定的冲击力,就青少年道德文化体系对社会主流道德的影响来看,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积极作用.年青人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变革的主导,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首先是在他们身上发起的,我国走向现代社会进程的“五四”和“四五”爱国运动就是以青年作为先驱的,社会道德转型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一些落后于时代的旧道德必须被无情地抛弃,而一些代表新时代的道德新质将被补充进来,社会主流道德对道德新质的选择往往是通过青少年道德文化的渗透达成的,青少年对现代社会超强的适应性、较少受传统定式影响的思维方式以及青少年群体内价值多元性等特点,使他们有充足的条件在社会新道德建构中担当重要角色,起到道德示范作用.与成人相比,青少年更易形成一些极富时代特色的道德新质,如现代人际道德、科学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国际理解道德、人口道德等.这些道德新质恰恰代表了现代道德发展的趋势.

消极作用.青少年道德是与主流道德相对的一种道德体系,在很多方面表现为对社会主流道德的“反叛”,从而产生偏离和失范.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过多地否定,甚至将一些优秀道德遗产作为排斥的对象,致使青少年道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失却了“道德母体”所奠定的赖以生存的根基;另一方面,不少青少年往往错误地将“西方道德”等同于“现代道德”,不加选择地予以接纳,从而让西方一些腐朽的道德思想有了可乘之机.上述两个极端的综合使得我国青少年道德文化体系的许多层面暴露出一些幼稚、无知乃至消极、颓废的缺点,如自我中心,缺乏谦让、崇尚权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倾向,这些不良倾向客观上对主流道德产生了一种负面影响,既影响青少年道德体系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流道德对其汲取、接纳和整合.

从青少年道德文化体系的发展来看,一方面要不断接受社会主流道德的导向,这是青少年社会化所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在社会主流道德之外,青少年又按自己的规则形成特有的道德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既依赖于青少年身心发展与成熟,也依赖社会的快速变化.当然,青少年道德体系的发展表明了转型社会青少年道德发展的一种状况,这是一种处于开放发展状态中的道德体系,其主要要素为:①道德规范 .它是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的评价个人或群体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青少年道德规范往往既受社会主流道德的调节,也体现群体的特点,是一种折衷的形式.青少年的行为道德首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又不仅仅是主流道德的摄影,更主要在于群体的协商和规约,因此,青少年道德与社会主流道德之间的碰撞、磨擦也就不可避免.可能尊重主流道德准则,视之为解决难题的探照灯,但也可能随时准备放弃这些准则,或者在某一境遇下把它们搁到一边.青少年道德规范的形成存在如下特征:一是实用性,即从青少年群体需要出发,使道德规范符合群体利益,满足群体的享用;二是相对性,青少年道德规范是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的,如果将主流道德规范看作一种刚性的准则,那么青少年道德规范则是富有弹性的,这种规范是青少年自己约定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通的;三是公正性,青少年道德规范是基于公正、公平的观念而共同商定的,就象“游戏”规则一样,失去公正性,游戏也无法进行下去,道德生活中“违规”则会受到群体的谴责;四是践行性,青少年道德规范是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各自的践行而逐步生成的,它不是理念的法则,而是践行的规则.例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许多青少年道德践行过程的一种行为准则.②道德价值观.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一种评价系统,道德价值观则反映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评价.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发生紊乱,道德价值观体系异常活跃,青少年道德价值观也随之膨胀起来,从而使主流道德价值观与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使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进行整合并吸取其合理的成份,为自身输入新鲜血液,从而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多元性,主流道德价值观是一元的,而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在对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批判与逆反过程中更崇尚多元性,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及辩证思维的发展也为多元的价值取向奠定基础;二是个体取向性,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是当代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一大特点,在我们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中表明:青少年在认可个人价值之时,比较偏重从个人需要的满足,不太强调从个人对社会贡献中去认同个人价值,似乎个人价值就是对个人而言,忽视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三是功利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较为崇尚功利,惯用世俗的态度来理解现代生活,道德生活中注重互利互惠,青少年之间注重“物质交往”、“礼尚往来”就是明证;四是不稳定性,从总体上看,青少年道德价值是一种未定型的价值观,这在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对诸多道德问题的评价往往显得幼稚而游离不定,因而价值观的多元色彩较浓,需要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引导.③道德理想 .它是对社会道德关系的预见以及对理想人格和至善品质的设想.青少年期是道德理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道德体系中,道德理想与生活理想往往是协同发展的,只是道德理想更为突出与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的结合.青少年道德理想的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道德理想与主体需要密切相连,青少年人生发展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理想,这种理想是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中就有这样的观点:“青年对道德问题具有敏感性,遵循一种道德理想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二是偶像崇拜中尚欠缺理性思考.偶像崇拜反映了青少年的一种道德理想,只是许多人习惯于以“感觉取代思考”、“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性的思考,致使偶像崇拜中良莠不分,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成了“追星族”、“发烧友”们效仿的主流对象,甚至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反面人物也成了少数人的崇拜对象,而一些值得崇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这说明青少年道德理想还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三是同辈群体道德期望的世俗化、幼稚化明显,道德期望是道德理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青少年同辈群体对其成员的道德期望常常有世俗的气息,幼稚化明显,比如,“为朋友两肋插刀”被认为是讲义气,“能攀龙附凤、左右逢源”被认为是有本事,“保守朋友某种罪恶的秘密”被认为是信守诺言;四是青少年道德理想的内容较为丰富,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理想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全面性,从科学创造到崇尚、从生态保护到可持续发展、从弘扬人伦到重视审美、从互利互惠到和平共处,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是青少年道德理想的场所.④道德心理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社会道德活动所必备的本领,是一种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践行能力,是道德结构的基础.在社会转型、道德转型期,道德心理能力是驾驭人的道德生活的重要心理品质,在青少年道德形成发展过程中,道德心理能力的发展有下列特点:一是道德认知能力基本达到“普遍原则”水平,即青少年能够根据自身的判断选择特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价值,当道德生活突破某些道德准则时,青少年也可根据群体规范及平等、尊重的原则重新制订道德准则;二是青少年道德情感逐步由直觉、想象为主体的情感能力过渡到以理性为核心的情感能力,比如,青少年“同情心”的发展使其能够对他人的道德情感产生共呜,“同理心”的发展使其能够领悟理解人的道德生活,“道德义务感”的发展使其能够在内心产生自我规约、明确自身的道德职责和权利,“正义感”的产生则使其道德生活步入道德价值的最高层级;三是青少年道德践行能力逐步由外在控制转向内在控制,在青少年道德文体体系产生之前,其道德行为方式主要受外在控制,听任师长的“摆布”,随着青少年道德的发展,他们的道德生活已不再一味地听任他人支配,而更多地指向自我控制和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四是青少年道德评价能力已经逐步摆脱他人影响,能进行独立地、全面地道德评价,当然,其中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部分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总之,道德心理能力的发展为青少年道德的发展奠定了心理基础,也为青少年道德向社会主流道德的提升及对主流道德的“反哺”创设了有利条件.


社会的转型、青少年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评价进行全方位地转型.为此,我们认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应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①道德价值由一元向一元与多元的结合转变 .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应该是一元的,但如果片面强调一元的价值取向,最终只能使之成为僵化教条.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与青少年道德价值是辨证统一的,传统德育只重一元的价值取向已不能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应将社会主导价值的一元性与青少年道德价值的多元性结合起来,使德育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②德育目标由教会顺从向学会选择的转变.传统德育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教会顺从”的教育,要求青少年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在社会疾速转型的今天,“教会顺从”的德育已经过时,社会的转型、青少年道德的形成发展迫切需要建构一种主体式的、参与式的、创造式的“学会选择”的德育目标体系.③德育方式由灌输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变.传统德育的内容强调道德知识的接纳,致使德育内容严重脱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青少年道德的形成发展表明:灌输道德知识、道德信条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道德生活,唯有发展青少年各种道德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现代社会的道德生活中立于败之地.④德育过程由认知性德育向参与性德育转变.传统德育过程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展开的,注重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及道德概念、道德准则的解释与说明.对于社会转型期正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年青一代来说,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生活,而“参与性德育”则是道德教育的最佳选择,这种德育是在活动参与中展开的,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让青少年在活动参与中学习、思考、领悟,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⑤德育视野由小德育向大德育转变.传统德育内容贫乏、方法单一、视野狭窄,是一种"零打碎敲式"的小德育,而在信息社会中成长发展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视野开阔,这迫使德育必须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加以全方位地拓展,以适应青少年“德性”的整体培育,也只有在整体的大德育视野中,才能培养出青少年的现代道德素质.

我们认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学生有其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道德修养,又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讲话、看小说、吃零食等对教师劳动不尊重的行为,本应受到严厉的谴责,如果教师不管或懒得管,这就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书不育人是教师的失职,是教师责任和道德素质偏低所致.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题研究,根据青少年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学校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较少,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以学优遮百丑”,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负担,放纵自己,如果长此以往势必国将不国.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在教育的方式上,要以身边和现实中,特别是青少年可以直接感觉感知的典型事件、人物为材料现身说法.要抓住青少年最敏感、最热心的问题展开教育.

类似论文

社会转型期的乡村文化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而农村又是我国最基层的社会群体,乡村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但是,城市与。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18861 点赞量:5116

道德与法律关系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构建

摘 要德治和法治是中华法律体系两大基本社会规范和法律体系两大重要构成部分,在社会的发展管理中起着相辅相成的。
更新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58229 点赞量:34247

道德对社会转型期思想行为的调控

摘 要:社会转型期思想行为的调控,仅靠市场机制本身及政策与法律是不能奏效的,更多的是应通过道德对其。
更新日期:2024-1-5 浏览量:8474 点赞量:3572

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教育

摘 要:社会转型将把我国公民的道德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层次的进化状态,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催生并呼唤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作为人们Ð。
更新日期:2024-7-15 浏览量:93085 点赞量:20327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和重建探析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革,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社。
更新日期:2024-5-15 浏览量:69734 点赞量:1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