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在科学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调动他们的认知学习潜能,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养成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对于如何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个人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究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此,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知.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他们非常渴望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是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的.如上《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三年级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如常见的铁钉、石子、铜钥匙会沉入水底,木块、泡沫会浮在水面上等自然现象,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做石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从而引出课题,然后提出“这些物体在水中为什么会沉浮”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根据思考出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积极投入到探究物体浮沉的实验中.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参与研究,掌握基本的各种操作方法,亲自感受操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快乐地学.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了真知,从实践中获得了认识,这种由亲自体验获得的经验是刻骨铭心的,是教师任何说教都无法代替的,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二、游戏活动中深入探究

学习科学知识时以组织游戏的形式尤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就越短.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15~20分钟,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游戏中学,能主动愉快地探索科学知识,精神愉快,不知疲倦.我认为组织学生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秋游、踏青、竞赛、参观等.如学习三年级《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我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每个学生明确踏青的任务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踏青中考察的重点是认识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它们各自生活的地点等,并要求学生一边踏青一边把观察到的物体记下来或画下来,把能采集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学习气氛活跃,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活动中激活探究

讨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踊跃参与讨论,通过语言描绘学习过程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会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这样一个转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靠学生的语言了解他们理解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限制学生说话自由,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提问题就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展开讨论,要启发学生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如授完《声音的产生》一课后,我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老师,动物的叫声是怎样产生的?”有学生忍不住地说:“老师已经讲过了还问.”这时,我微笑地说:“问题提得好,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自己解答这个问题?”这个学生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叫声一样,都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说得好,你敢于举手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他鼓掌!但是,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有些动物的声音不是声带发出的,课后大家自己上网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在这节课上,学生从动物想到乐器,从电器想到汽笛等思路活跃,问题非常多.我采用讲解、讨论、实验、阅读课外读物等方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应用知识,还养成了遇事爱问为什么、探个究竟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课后活动中拓展探究

农村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科学教学课后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拓展性探究:首先,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甘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等).其次,师生动手建设、管理生物园.教师课后指导学生在生物园中按教学需要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喂养家蚕等,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最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探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进行考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土壤等,都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自然课取得综合的教学效益.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科学课中适当运用操作、游戏、讨论、拓展的教学方法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培养学生个性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

类似论文

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探究式的科学教。
更新日期:2024-3-13 浏览量:45305 点赞量:11105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几种基本方法,同时对教师可以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提出了自ð。
更新日期:2024-3-6 浏览量:8496 点赞量:2813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摘 要:本文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意义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进行论述,力。
更新日期:2024-7-21 浏览量:93622 点赞量:20371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3619 点赞量:8586

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摘 要: 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 科学探究永远是科学课中的主题,它不仅。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20481 点赞量:5922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

摘 要: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探究过程,本文就科学课堂的教学中实施有效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实践过程。
更新日期:2024-2-12 浏览量:30476 点赞量:7380

小学科学探究中的意外和精彩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预设,因为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但是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设的,而是学生与教师、。
更新日期:2024-12-9 浏览量:21802 点赞量: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