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为体现这一理念,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展、动手操作、大胆质疑、合作交流,探究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力图实现从传统的“教会”向现代的“学会”“会学”的转变.但是,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的现象.

一、把“问题串”当做学生的探究

“问题串”就像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豆腐串,一环连着一环.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系列细小问题的指导下,通过一问一答打乒乓球似得过程,“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规律或解决问题.如“《蜗牛》一课教学,教者布置学生观察蜗牛,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蜗牛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蜗牛有没有嘴?蜗牛吃什么?怎样吃?......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去探究蜗牛的秘密.”看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心“探究”,其实学生的“探究”活动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空间小,并牢牢地被老师束缚在预设好的问题中,围绕着“问题串”进行着被动思考的活动,缺乏自主思考探究的余地.

二、“指令性”操作等同于学生的探究活动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探究,为了节约探究时间,有的教师总是帮学生讲探究活动,“掐头去尾”,主动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如一位教师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中,当学生提出了“利用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教师及时引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证明”.出示操作要求:1.在两个烧杯里倒一样多的水,分别放一样多的高锰酸钾.2.一个杯子用筷子搅拌,另一个杯子不搅拌.3.仔细观察,如果搅拌的那一杯溶解快,就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来进行实验.从学生的操作过程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动手实践,探究未知.可实际上,操作过程的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会很容易得出结论.整个探究活动无需学生猜测、思考转化方法,无需学生创新,而是在为操作而操作,为探究而探究,失去了科学探究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三、把“放任自流”当作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保证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就要越“放”越好,不需要指导,更不需要讲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如《制作我们的小乐器》一课,执教教师出示一把自制的小木琴,要求学生也来制作“小乐器”,而且可以自由地与别人交流.于是学生纷纷上台拿材料,各种声音在教室此起彼伏.十几分钟后,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表面上在这节上充分体现了”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学生在”没头没脑“地漫无目的的探究中,科学知识已经支离破碎,学生的探究乐趣得不到体验,探究方法得不到提升,探究成果得不到共享和内化.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大胆地尝试,总结出了应对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为“问题”创设适宜的情境,为问题的解决搭建一个平台.这样,问题的情境性就能一下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引入到一种称为参与者的渴求状态,极大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究,使学生的探究毫无被迫的痕迹.

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有结构的材料指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学生的次序,必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原有知识会与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之间形成认知上的冲突.从心里角度讲,这种认知冲突的产生,会迫使学生形成解决这一冲突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时,学生产生的一个个问题也就随之提出来了,并会促使他们运用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想办法追求问题的答案.

三、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乐趣

教师要控制自己的讲解,减小无谓的演示,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通过亲历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科学的乐趣和魅力,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发展,课堂也由此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四、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动态把握课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富有个性的生命历程.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等的差异,使探究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以教学目标为“圆心”画定一个动态生成的“圆”,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每一次探究活动都要有它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这些,教师才能围绕它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学生才会有目标地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在不断地调整中,找到发挥引领、组织、参与作用的最佳切入点,创造性地成功组织教学.

五、给予学生赏识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当今形势下,教师要树立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观念,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中对评价问题做了新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在科学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采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把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从而保护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作者单位:莱西市马连庄镇洼子小学 山东】

类似论文

关于对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

内容提要: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课学习的方法 在实际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探究要贯穿学生科。
更新日期:2024-7-25 浏览量:95812 点赞量:21325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综合性学习,要求更加关注“人”这一独特的主题 需要教师在课前的备课阶段和实际的教学中去。
更新日期:2024-4-24 浏览量:59706 点赞量:14255

关于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的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
更新日期:2024-5-10 浏览量:68348 点赞量:15438

关于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

摘 要: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角色,合作学习,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3726 点赞量:8638

小学语文高年级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更新日期:2024-3-4 浏览量:11690 点赞量:4483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对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来说既是一个新的理念,现在大力。
更新日期:2024-9-4 浏览量:17157 点赞量:5027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独立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摄取知识、总结。
更新日期:2024-12-28 浏览量:155528 点赞量:3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