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经营:基于能力理的动因

摘 要 :对于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学术界一般从金融需求及金融管制等外部因素来进行研究,也有学者讨论由于技术的进步及金融创新的加快,导致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可少有人从金融组织能力积累及扩张的角度在探讨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文章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研究金融组织内在能力的积累及扩张问题,文章认为在监管许可的环境下,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内生性发展的一种选择.

关 键 词 :金融;混业经营;能力理论;动因

一、 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金融混业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混业的动因分析,金融混业的绩效分析、风险控制及监管等方面的研究.在金融混业经营动因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讨论:一是将金融混业看成是金融机构的相关多元化经营,使用多元化理论进行分析;二是金融资产同质性理论;三是金融才能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最早为金融混业提供理论支持,Rumelt(1974)比较了相关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业绩,认为相关多元化整体表现更为优秀.1982年,蒂斯(Teece)提出了多产品理论,他认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现有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成为市场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当企业内部存在过剩的管理资源时,进行多产品(多服务)的多元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存在内在激励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充分利用剩余的管理资源.

王常柏、纪敏(2002)则利用金融资产的同质性理论分析了金融的混业经营.他们认为金融企业的经营要素主要包括资本、信息及企业家才能,这三类要素构成了企业的金融资产.由于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特点,流动性好,金融企业变更经营业务的成本较低,容易进入其他领域,同时退出成本也较低.因此,金融机构具有动力去经营更多的金融业务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这也是金融集团主要的效率来源.徐颖真(2006)也从资产专用性角度进一步讨论,由于金融业的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强,专用性差,不同金融机构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及高度相关的金融市场,其信息积累及人才资源的知识积累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信息及人才的专用性弱,要素进行转换的阻碍较少,其成本也较低.

秦力(2003)建立了金融才能观的理论框架来解释金融的混业和全能化趋势.秦力认为,金融才能是金融所具有的知识及技能的集合.这些知识及技能的不断积累导致了金融的发展.金融才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能力;二是对外传递这一匹配情况的能力.金融才能的不断积累导致了金融产业内的分工,出现了专业化和全能化两个发展方向,同时也使金融具有了不同的经营能力.邢乐成(2006年)在秦力有关金融才能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能力因素与金融控股公司演进的关系,他指出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是一个能力积累和成长的过程,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能力包括金融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能力、传递能力及企业管理能力.这些研究对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因进行了剖析,引导研究者从企业能力这一较新的角度来研究金融企业混业经营的动因.

二、 基于能力理论的金融混业经营研究

1. 基于能力理论的金融产出分析.企业能力理论为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彭罗斯发表了《企业成长理论》一书,通过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提示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企业能力的概念最早由理查德森在1972年提出,此后,企业能力理论不断完善,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包括企业资源理论学派、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学派、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学派及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学派.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学派认为企业就是资源的有机组合体,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异质性及不完全流动性.Bally建立了VRIO模型来分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对拥有的各种技术和技能进行协调、整合的能力.企业的竞争表面上表现为产品(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但实际上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主要研究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企业如何顺应环境变化,克服核心刚性,通过企业能力的调适来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学派强调对知识运用的协调及激励,但该理论在知识界定、知识度量及知识交易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的产出是在企业所拥有能力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组织特有的能力对资源进行利用,以获取相应的产出.对于企业能力的分析,一般要考虑金融企业的资源积累能力、制度能力、运行能力及整合适应能力.资源积累能力反映企业进行对生产经营所需资源的占有及积累能力,制度能力是企业组织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包括各项制度的制定,涵盖了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能力是公司运行机制,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公司整体赢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内容;而整合适应能力考察的是企业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及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情况的适应及调整情况,研究企业如何克服核心刚性,获得竞争优势.

金融企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提供,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资源.能力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是有形资源;专利、品牌、声誉及企业文化等则属于无形资源.金融企业的物质资源主要表现为实物资产及各种形式的货币.各种形式货币(从M0到M3)的流动性不同,但总体而言,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货币资产,其资产专用性弱,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间流动的障碍小、成本低.从人力资源角度看,由于不同金融业务的相关性强,人力资源要求的共性大,人员在不同部门间流动的转换成本也较低.从信息积累角度看,金融经营中需要收集整理宏观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及客户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不同金融业务来说,在收集的途径及处理的方法上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在运用上具有普遍性. 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形资源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但能力资源中的无形资源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流动性差.企业文化、品牌、声誉等无形资源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综合反映了企业资源的积累水平及利用程度,这一状态直接影响到金融企业的经营状况.再加上金融行业内各组织机制的制度能力、运行能力、整合适应能力的机制及能力状态不同,因此,各金融企业的产出水平也随之产生差异.在能力理论下,金融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Y等于F(R,C)

其中:Y代表企业的产出,该产出是企业拥有能力资源及企业能力基础上的产出;R代表企业所拥有的能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及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而C代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所需要的企业才能,是企业制度能力、运行能力及动态能力的一个综合表现.这里,Y的产出既与企业所拥有能力资源相关,也与企业的能力C相关.投入要素只有通过在企业中进行相应的选择,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分工,才能产生相应的产出.而且,公司的组织、协调能力越强,其产出越就越高.这个模型分析了企业才能因素对产出的贡献,金融企业在其所拥有能力资源的基础上,由于具有不同的能力机制及能力水平,其产出也就不同.这正如彭罗斯所分析的那样,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是资源提供的服务,它是资源使用方式的函数,基于不同的目的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同样的资源,其所产生的服务或服务集合是不同的.

2. 混业经营的动因分析.金融企业的组建需要资源,发展需要能力,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总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力与经营的匹配有三种状态:

第一种,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与企业当前的金融服务活动相匹配,企业维持当前经营状态及规模.

第二种,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低于金融企业当前提供金融服务活动所需,企业难以维持当前经营状态及规模.企业要不收缩当前经营规模,进行经营聚焦,对细分市场提供更专业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要不发展金融能力以满足当前经营状态及规模对金融才能的要求.

第三种,金融企业在现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源与能力超过了当前经营活动所需,形成了剩余资源及超额能力.此时,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剩余资源予以出售或出租.但部分资源及超额能力具有异质性,深深嵌入企业内部,难以出售、出租,或者出售出租的成本过高.此时,拥有剩余资源和超额能力金融企业在监管制度的许可下,可能会选择进入新的金融产业来使剩余资源及超额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企业资源、能力与经营活动的匹配.贝政新(2003)认为金融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核心能力,在原行业确立垄断或优势地位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才能获得成功.多元化的目的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获得范围经济、品牌溢出效应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金融企业进行新金融产业的行为便导致了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有关金融经营状况、金融能力剩余及金融监管环境制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中,金融企业的能力与其经营方式及金融监管制度间存在着一定的匹配关系.Sl表示金融企业的能力与现有的专业化经营模式匹配较好,其能力剩余较少,企业继续保持专业化经营.当企业的金融资源及金融能力因积累而扩大时,企业出现了剩余能力,这时企业有两个选择,一种选择是提高现有专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从S1发展到S2.第二种选择是,如果金融监管制度允许企业混业经营,企业也可选择适时扩大企业的金融经营活动,进行混业经营,从S1过渡到D1.当企业处于S2状态时,继续进行金融资源及金融能力的积累,企业再次出现剩余资源和能力,面对外界激烈的竞争时,在监管制度允许的情况下,企业有动力选择混业经营,由S2过渡到D2.D2状态的黑色箭头表示,即使企业当前属于选择金融混业经营,一旦外部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企业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混业经营,则企业只能收缩经营活动,回归专业化经营.

三、 金融能力与混业经营相匹配的简单模型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企业利用所拥有的能力资源,在不同的企业能力下,会产生不同的产出效率,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匹配关系.企业总试图寻找活动与能力间最佳的匹配关系.那些在资源和能力方面有剩余,经监管制度许可,可以进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有内在激励来提高现有能力的利用效率.他们通过开展新的金融业务来实现这一目的.这里,可用简单模型加以说明.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企业的产出函数为Y等于F(R,C),其中:R代表金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C代表金融企业能力.由于企业能力与经营业务的配比情况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能力效率,以?兹来表示.则当金融企业只从事单一经营业务时,其产生函数改写为:

Ya等于?兹af(ca,R)

这表示a业务的产出Ya是以Ca和资源投入R生产出来的,金融企业将全部资源及能力配置在现有的经营活动a上,以?兹a等于?兹进行专业化经营,若R的为P,则其利润函数为: a(?兹a)等于π(C,?兹a)等于?兹af(Ca,R)-PR.随着能力的增加,企业能力出现剩余,a(?兹a)曲线出现先升后降的特点.

如果金融企业在现有a业务的基础上,开展新的经营业务b,实施多业务经营,则此时企业的产出函数为:

Ya等于?兹af(ca,Ra)+?兹bf(cb,Rb)

Ca是分配给a经营业务的能力数量,Cb是分配给b经营业务的数量,假设能力是线性可加的,则C等于Ca+Cb,如果分配给a经营业务的能力比例为?姿?琢(?姿i∈(0,1)),则C?琢等于 ?姿?琢C,Cb等于?姿bC等于(1-?姿?琢)C.同时,R等于Ra+Rb

由于企业开展的经营活动不同,金融能力C的效率也有差异,能力效率?兹i也有差异.假定?兹i也是线性可加的,它代表了企业总的能力匹配效率是各经营活动的匹配效率?兹i与?姿i为权数的加权平均和:?兹等于?姿?琢?兹a+?姿b?兹b,此时企业的总利润为: β(?兹b)等于π(λC,?兹a)+π[(1-λ)C,],等于?兹bf(?兹b)d?兹b,是?兹b的期望值.企业从原有经营业务a及新的经营活动b中取得利润.

企业的现有能力究竟适合专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难以判断,因此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ax[a(?兹a),β(?兹b)]来选择如何将企业能力与其经营业务进行匹配.在一定范围(如图中的 所对应的范围)时,将能力配置到a这一单一业务上能获得更高的盈利,专业化经营是企业的最优模式.当企业的经营活动超过图中?兹o所对应的范围后,企业出现了较多的剩余能力,由于单一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能力与当前经营活动的匹配效率下降,引起企业利润下降.此时由新的经营业务b来使用剩余能力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此时,企业的盈利情况为:π(C,?兹a) <π(Ca,兹a)+π(Cb,兹b),则企业选择在原有a经营业务基础上,增加新的经营业务b,实施混业经营.


图2描述了α,β的形状,其中,α反映了专业经营下企业利润与能力效率的匹配情况;β反映了综合经营下企业利润与能力效率的匹配情况.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当企业的总体能力效率低于 时,企业能力与经营活动的匹配情况较好,企业无剩余能力,企业采取专业化经营能带来更高的利润.而当企业的整体能力效率较高,超过 时,企业内出现了剩余能力,此时将剩余能力配置给新的生产活动,即进行混业经营,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从企业能力匹配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金融企业内部的能力积累是影响金融混业经营选择的重要因素,金融混合经营是企业能力的动态调适过程.在监管制度许可的情况下,当金融企业的金融能力与其经营活动出现匹配不良的情况,金融企业很可能进入新的业务,通过混合经营战略来获取更大利润.

结论:金融制度是一国基于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比较后的理性选择.这一选择既受到金融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金融企业内生成长的要求.在长期的经营中,金融企业积累了一些资源与能力,当这些资源和能力出现剩余而又难以对外转移或转移成本较高时,金融企业总有动机来推进金融的混业经营,通过开展相关的金融业务来提高现有能力的利用效率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在监管许可的情况下,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内生性发展的一种选择,是金融组织内在能力的积累及扩张的结果.而金融能力的积累程度及运用水平,决定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深度和广度.

类似论文

金融混业经营的渐进路线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体系从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应采用的“渐进路线”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4000 点赞量:10382

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而转向混业经营 英国从20世纪80。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58258 点赞量:13716

金融分业与混业选择之框架

【摘 要 】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经历了由混业、分业再混业经营的历程 而危机发生后,一些国家应对危机的举措是。
更新日期:2024-5-1 浏览量:11745 点赞量:3894

银行入股保险:金融混业风生水起

2008年1月16日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签署了《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更新日期:2024-5-5 浏览量:13142 点赞量: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