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旅游管理的

鼓浪屿,1.87平方公里面积的小岛上,老别墅林立,5景区内旅游景点密布.鼓浪屿申遗已入围国家文物局2013年五大申遗备选项目之一,而且是最被看好的两个项目之一.鼓浪屿一直以来,拥有“梅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音乐之乡”、“钢琴之岛”等众多美誉,蜚声海内外,是中外游客心中的“梦幻之乡”.

近年来,对鼓浪屿的诟病却日益增多,一是鼓浪屿社区功能日益弱化的问题.人们提出了担忧,认为鼓浪屿的人口持续减少,医院外迁,学校外迁,老居民外迁,无证导游和拾荒民工盘踞岛上,人居环境总体恶化,琴声不再,鼓浪屿人曾引以为豪的许多东西,正慢慢消失.二是鼓浪屿旅客流量增长迅猛的问题.据鼓浪屿管委会数字,2010年游客达700万人次,远超400万的最大规划容量,2011年的流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巨大的人流量带来岛上交通拥挤、空气和噪音污染、遍地商贩、产生各类垃圾超过负荷等,人流过多问题日益突出,破坏力较强,不少知名人士向媒体呼吁,鼓浪屿快要被“踩沉”了.三是遗产保护的问题.“现在鼓浪屿有56项文化遗产,涵盖‘多国共治’、‘多元文化’、‘国际社区遗址’等.”鼓浪屿旅游热造就旅馆投资潮,加上管理滞后,违建问题较多,对历史建筑等岛上文化遗产的破坏令人扼腕心痛.

可以说是旅游的迅速发展给鼓浪屿及关心鼓浪屿的人带来了以上的困扰.本文试图从旅游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困扰的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鼓浪屿是社区与景区并存的旅游胜地

鼓浪屿是社区,还是景区,或者是社区与景区共存,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确实成为一个大问题.这关乎鼓浪屿旅游发展的走向.

2002年出台的《鼓浪屿发展概念规划》,鼓浪屿被定位为‘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艺术的风景旅游区”,常住人口规模被控制在1万~1_2万人,此举直接导致鼓浪屿人口急剧下降.当时的鼓浪屿区区委学习中心组撰文提出:“打破狭隘的旅游观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不只把眼光盯在区属的三个景点上,而是放眼全岛及周边岛屿,把整个鼓浪屿看成是一个大的景区,整合资源,做大‘蛋糕’,构筑大旅游框架,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上岛一票制’,把它作为壮大我区经济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3年底思明、开元和鼓浪屿三区合并后,设立了厦门市鼓浪屿一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鼓浪屿管委会),2005年,鼓浪屿管委会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鼓浪屿的主题形象定位是“海上花园音乐之岛”,提出“建设协调发展的旅游景区、文化教育区与和谐社区”.

上述的不一致,是定位不清的表现,原因在于把鼓浪屿作为观光性景区开发是一贯的主导思想.这种思想主导下,鼓浪屿旅游发展的过去,更多地是关注旅游人数的持续增长,甚至认为把整个岛屿作为优质资源圈起来,提高票价,坐收门票,就是在发展旅游产业,扩大经济实力.直接后果是岛上医院外迁,学校外迁,居民只出不进,原住民纷纷搬迁,琴岛已名不符实.大力开发鼓浪屿旅游业,增加绿色GDP,本无可厚非.但鼓浪屿百年来主要以社区形态存在,也即多元文化密集的地理单元和独特的国际化居住型社区形态和建成环境,鼓浪屿并非纯粹景区,现在岛上的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等,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景观系统,却也仅是岛上一部分.因为岛上有许许多多的历史遗留下的教堂、别墅等中外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在有识之士长期呼吁和近年来申遗的推动下,这些成了不可多得的稀缺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与居住区相互混杂,和那些饭馆、酒店、商场等都属于社区的范畴.但真正的社区及居民和景区及其旅游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没有参与或者说参与被忽略了.景区决策没有他们的身影,在经济收益上和景区运作方面更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在就业、经营活动等方面,也与景区没有多大联系,他们整体呈漠不关心或者呈失望状态,有不少人认为,现在人流的剧增,影响了岛上居民的生活,最具代表的就是媒体上报道的声音:“鼓浪屿最大的特色是宁静,宁静得可以听见远处的钢琴声和海涛声,但如今没有任何诗情画意.”这种不断强化景区的旅游功能,继续弱化鼓浪屿的社区功能的政策导向,如不及时遏止,势必会造成岛上原居民的持续流失,人文环境继续恶化,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出现白天岛上热闹非凡,拥挤嘈杂,晚上则是游人散去,死寂一片.这和白天游人如织,晚上一座空园的万石山植物园又有什么区别呢

旅游业是以持续为目标,需要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鼓浪屿除旅游景观资源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环境.鼓浪屿与万石山植物园不同,后者只是一个公园,鼓浪屿则是人文居住区,岛上各式各样的建筑,曾经的国际社区,老别墅里飘出悠扬的琴声,鼓浪屿更多的是一个休闲岛、生活区、艺术岛.更有甚者,鼓浪屿是“国际社区,代表精英文化.”因此,鼓浪屿不但要成为游人的天堂,更要成为广大艺术家和精英们的乐园,为艺术家和精英筑巢.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可持续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明确提出了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进一步确立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鼓浪屿如果要持续发展,应该从景区与社区共存的一个岛屿的方向发展,一定要着眼于这个定位,才能更好地使鼓浪屿景区历史风貌与人文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二、鼓浪屿应发展精品文化休闲旅游

《厦门市旅游产业集群2009--2015年发展规划》提出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的发展势头应该说非常看好,由于福厦动车开通,2010年厦门游客突破3026万人次,随着今明两年厦龙、厦深动车开通,估计游客量将突破4000万人次.但这大好势头,对鼓浪屿来讲却不一定是好事了.从鼓浪屿要被“踩沉”的呼吁中,不难看出,鼓浪屿作为厦门旅游的核心区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鼓浪屿此前追求大流量旅游者的流量型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了.


在这种情况下,鼓浪屿如何解决既要控制上岛人流,又要继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难题现在,有不少人呼吁实行登岛一票制,提高票价门槛,从而限制人流.这当然是可选项之一.不过,这样发展下去,鼓浪屿就不是社区与景区并存的旅游胜地,会成为和万石山植物园、天竺山公园一样的观光景区了.提一票制根本目的还是提高收入,没有考虑厦门和鼓浪屿人的感情,没有搞清楚定位.这明显不是最好的方案.

本人认为,发展鼓浪屿旅游,要跳出鼓浪屿看鼓浪屿,把鼓浪屿放在整个厦门的旅游产业中来看待和发展.控制人流保护鼓浪屿,现在的轮渡就是一个现成的非常好的方式.我们可以给鼓浪屿一个重新规划,一年、一月、一天岛上能容纳多少游客,要公之于众,并时刻显示给公众.然后,通过轮渡来控制上岛人流量,岛上超负荷了,对不起,进岛的轮渡暂不售票了.或者已经售票了,但要等候排队.这样一来,要给来厦门观光旅游的旅客多一些选择,虽然他可能把登上鼓浪屿作为当然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他如果必须上鼓浪屿,他可以在厦门旅游中心区多待些天.因此,发展厦门本岛 450;其他区域旅游显得迫切.

那么,在上岛人流总量受控的情况下,鼓浪屿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要从流量型向收入型转变.其特点是不追求最大流量的旅游者,但是要最大限度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形成一个收入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这样可以减轻基础设施超负荷和对岛上文化遗产的破坏.从鼓浪屿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发展精品文化休闲旅游比较合适.

鼓浪屿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殖民历史给鼓浪屿带来了沉痛记忆,也带来了诸多繁华与传奇.中国有很多租界,但像鼓浪屿这种13个国家共管,是世界罕见的.鼓浪屿还是当时国内金融业最发达的地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源地,也是西方各种文明最早引入的地方.岛上设立了慈善机构、学校、医院、私人银行、侨信局等,很多设施都是国内首家.鼓浪屿在近代还举办过不少国际会议,包括袁世凯与孙中山谈判的“南北政府议和会议”等.此外,鼓浪屿还有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当年鲁迅曾多次拜访岛上居住的林语堂;巴金也在鼓浪屿住了4次,写下了《南国之梦》等著作;写下《致橡树》的舒婷至今还蛰居岛上等难能可贵的是,鼓浪屿在自1931年起,就引进了西门子公司的自来水供应设备,是全国最早的自来水供应系统,至今仍在使用;鼓浪屿街道仍然依照1878年英国人设计的道路的原态,至今没有改动,展现当时原始的生活空间.

人文精神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灵魂.在全世界旅游产业的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人类文明及其人文精神始终是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的灵魂.毫无疑问,倘若缺乏历史厚重的沉淀和文化灿烂的光彩,那么,无论是八达岭的长城、西安的兵马俑,还是耶路撒冷的“哭墙”、麦加的“圣石”,它们皆毫无价值.鼓浪屿是一个具有文化标本意义的地方,将它定位为兼顾社区和景区的文化艺术教育岛,发展精品文化休闲旅游是可行的.厦门市原文化局局长彭一万指出“寓开文化艺术教育,鼓浪屿将一事无成.”因此,鼓浪屿旅游发展要深挖文化内涵,进行人文再造.要紧紧抓住音乐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开发这两大特色,尊重它的历史,尊重它自身的独具魅力,深挖内涵,积极引进原创音乐、文学、摄影、影视等创作,将修学、休闲、考察、高端金融会议等融入其中,甚至可借鉴桂林、武夷山等地做法,打造“鼓浪屿印象”这样的文化休闲旅游精品,必将成为一个利润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

三、鼓浪屿遗产保护应修旧如旧

鼓浪屿申遗,和民间都高度一致.它有利于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延续,有利于促进鼓浪屿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升鼓浪屿的旅游文化品质.但现实并不乐观.文史专家表示,目前政府的工作仍然过于重视申遗和商业规划的短期收益,在鼓浪屿历史文化回填上,仍然缺乏长远考虑,如果再不重视,今后付出的治理成本将更为高昂.也有学者担心,为了申遗,政府对鼓浪屿随意地拆或者不拆;申遗成功后鼓浪屿将更加喧嚣与嘈杂;申遗不成功后政府可能会放弃等.

不管如何,当前都要面对一个难题.鼓浪屿上的老别墅是华侨私有产权,目前产权人纷乱复杂,政府无法注资处置房产,人气衰败后,公共服务质量下滑,恶性循环.相比于年久失修,乱拆乱建更令人担忧.旅游热造就旅馆投资潮,据统计,岛上一百五十三幢民国年间的古建筑,全变成家庭旅馆,其中三分之一存在违建问题,先装修后领牌,更随意破坏建筑结构,把原有红砖、灰墙的外观转为红黄、翠绿.工程亦令街道沙尘滚滚,空气质量转差.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一条,应该是当前的管理体制二元化造成的.《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虽然明确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对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实施统一管理.设在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但管委会不具备政府职能,不是执法主体,没有行政执法权,遇到土地、规划、房屋拆迁、社会治安等问题,就只能靠协调,由思明区解决.

对于二元化体制,有人建议将鼓浪屿管委会并入思明区,由思明区直辖管委会;也有人建议强化鼓浪屿管委会职能,实行政景合一的管理模式.本人认为,旅游管理体制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的体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逐步建立和完善从实际出发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旅游管理体制.在中国特殊的体制下,以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为核心,设立―个有直接权利的行政指导机关,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旅游管理新机制,把鼓浪屿的研究、复建、再造和发展放在一个独立的位置,才有利于鼓浪屿遗产的保护,有利于提升鼓浪屿的旅游文化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盘活鼓浪屿房产产权,导之有序,修旧如旧,“面对拍卖,我们不紧张,买下后不能拆建,倒掉了就收回”.也才能按照申遗的要求,以“控制性发展”的思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对每个街区、每个路段的功能进行定位,对商业发展进行规范,完善鼓浪屿业态布局,使鼓浪屿再生.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给鼓浪屿以正确的定位,瞄准现代旅游新趋势,着力打造鼓浪屿旅游新特色,鼓浪屿将会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及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类似论文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不稳定因素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酒店实际相结。
更新日期:2024-6-10 浏览量:83317 点赞量:19272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提升策略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不可少 目前的专业实习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岗位单调、。
更新日期:2024-3-14 浏览量:44148 点赞量:10494

旅游管理文提纲2023年

2016年10月教材大纲说明——面向社会开考的专业本科段hbee edu 2016-1-1010:22湖北省教育考试院&gt,&gt,进入论坛本科段 。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18701 点赞量:5067

中美酒店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

摘 要:在我国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对中美两所高校。
更新日期:2024-7-8 浏览量:17480 点赞量:577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探析

摘 要 :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几。
更新日期:2024-2-15 浏览量:32727 点赞量: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