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

摘 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入学后的一门公共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具备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为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81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内容,理解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生修完该课程后,应具备以下技能:一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能力;二是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Access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三是多媒体信息(声音、图像)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四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如信息发布、文件传输、信息检索、邮件服务、信息安全等).

1.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水平差异大

大学新生来自于不同省市、地区,由于国家对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统一的要求;加之,受学生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生入学后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见到过有些新生可以很轻松的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可以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软件,但是有些学生却连关机都不清楚,差距之大不言而喻.这就给我们一线教师设置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1.2 课程不受重视,学时削减

好多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都要削减学时,在削减学时时首当其冲的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之类课程进行学时压缩.因为好多人对这门课程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学过计算机基础类的相关课程,并且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不需要再用那么多学时来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了.其实,现在所谓的学生熟悉计算机,只不过是他们对比较熟悉,对网游、网购、听歌、看电影比较熟悉而已.好多新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根本不熟,就更不用提Excel等其他软件,当然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1.3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这门课程,认为对自己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好处.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投入也相对较少,一线教师没有太多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

1.4 教学内容不分层次

对于这门课程,大多学校都是不分专业、不分学生程度的统一教学,完全按照同一个教学大纲、同一个课件进行教学.这对于文理科学生今后的学习是不利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有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听他会的知识时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又会觉得老师讲得过快,跟不上,而丧失学习的自信.这些都是在建设本课程时、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1.5 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目前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大多院校都采用理论课与上机课相结合.理论课是教师讲授为主,上机课是以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操作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实还算是填鸭式教学.

2.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一克服,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2.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重视该课程,纠正对本课程的粗浅知识,对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加投入,让一线教师有机会多参加培训、会议,不断充实自己,以拓宽眼界、拓展课程建设的思路.

2.2 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其他高校经验,可采用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结果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设免修、快班、慢班三个不同层次,快慢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进度,但要求学生最终都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又利于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充电提高[1].

此外,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经济管理系的学生要在数据库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上多花时间,因为这和他们日后的工作紧密相连.对于艺术类的学生要在多媒体这部分内容上多下功夫,同样也是由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后会和多媒体技术打交道较多,诸如此类,为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以前的不分专业统一教学的模式.


2.3 改变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主体”,现在我们应该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信息安全这部分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整理好.上课时,抽选一个或几个学生让他讲解他总结的信息安全隐患有哪些,有了这些隐患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再来讲解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比如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大家给他打分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均可以采用.

在考核方式上,不能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积累也可以考评一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分数比例上应该提高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所占的比例.此外,期末的考评应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等形式,这样对学生来说更加公平,对教师来说也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3.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建设中必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计算机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其发展及更新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在对这门课程的建设中要不断更新理念,合理解决问题,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类似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PPT改革之路

【摘 要】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本文论述了大学计算机。
更新日期:2024-6-7 浏览量:14878 点赞量:487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

摘 要: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达Ò。
更新日期:2024-1-5 浏览量:7417 点赞量:304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摘 要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一系列的改革,该文从高校的特。
更新日期:2024-1-8 浏览量:7500 点赞量:297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教学

摘 要:针对如何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这一热点问题,首先从不同侧面分析了。
更新日期:2024-3-14 浏览量:45637 点赞量: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