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科技传播的现状、问题

摘 要 科技传播作为一种有效的科普方式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国家政府对于科技传播的投入虽然逐年上升,但国民的科技素养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新传播技术的出现不断更新着人们对科技传播的理解.微博、微信的出现和普及,使得科技信息又有了新的传播路径.本文以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微信的传播特性,结合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基于微信平台的科技传播的路径和对策.

关 键 词 互联网;科技传播;微信;关系资源;应用插件;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193-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去中心化已越演愈烈,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走上历史舞台,并且逐渐占据的舞台的中心.2009年微博的出现,成就了全民“织围脖”的媒介盛世,同时衍生了无数媒介事件和全民话题,标志着“微”时代的来临.美国媒介批评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提出著名的“媒介补偿”理论.他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先天的局限或者缺憾,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自2011年1月21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以来短短两年间,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三亿人,它不仅通过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插件,突破了微博等社交网络等多种壁垒,更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发挥,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成就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类型.[1]

本文尝试对微信语境下的一些新的传播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借以探讨“微”时代科技传播的现状基本走向.

1.微信传播的特点

2011年腾讯公司正式推出了微信这一款软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用户数量直线上升,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突破1亿,耗时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不到6个月.截至2013年初,微信用户达3亿,时间缩短至不到5个月,而且仍在加速推广中.

“语音短信”、“朋友圈”等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微信的诞生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传播工具以极其便捷的切换方式整合在一起,只要有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微信便可以施展其强大的功能.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除上述通信服务的优势外,微信还有一些无可替代的特点,使其成为新媒体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1即时性强,低廉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假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实现,网络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空间被极大地压缩,身处于不同空间的人通过网络可隔空对话.

微信从诞生起,就是寄生于移动智能设备,与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相比,则更为便捷也更加接近用户.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底,手机网民已占整体网民的72.2%,成为中国网民第一上网终端.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调查数据显示,手机使用时间已远远超越碎片化时间,手机成为人们每天接触次数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在连接人们的关系的过程中,全媒体的关联方式的出现,将会成为技术竞争的一个基本逻辑”.[2]

微信依托于网络,将文字信息、图片、语音、视频等通讯功能进行整合,在任何有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微信即可和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另一个微信好友时时联络,此外,微信的功能界面十分简洁明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功能切换也几乎都能在1-2个步骤之内完成,大大降低了使用的技术门槛.

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功能键之间根据所需要表述的内容进行选择.而微信通讯的费用仅收取上网的流量费,而从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来看,微信通过互联网上网每小时只产生2.4K流量,支付的上网费用也很少.[3]

相比跨省或跨国通信的或短信费用,微信低廉的无疑吸引了大批用户.基于上述的及时、方便和优势,以及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沟通形式的可选择性,这使得微信具有长远的市场前景.

1.2平台属性及用户关系

不同于微博的开放性社交,微信一诞生就先天占有腾讯的关系资源,好友以及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作为主要的两个好友添加渠道,在一开始就筛除掉了一批不相关用户的信息,奠定了微信“熟人社交”的基调.

此外,对于被筛选出来的所谓“熟人”仍有进一步的权限分类,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进行设置,向部分好友展示自己的公共信息、博客和图片,同时屏蔽另一批好友.这样有选择的设置一方面使用户避免不必要的隐私外泄,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收到垃圾信息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了社交关系的选择.在用户关系上,不同于微博或博客,微信是一个更加私人化的网络.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博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之间的关系非对等,是多向错落,一对多的.从姚晨的一周内微博互动情况的社会网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周内姚晨没有和任何一个草根用户发生互动关系,发生频繁的互动关系的是文化界人士和娱乐界人士.这体现了一种弱关系传播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信息传播快,传播结构稳定,微博的媒体属性是大于社会化属性的,在传播模式上更接近带有互动的单向传播模式.[4]微信传收的双方是对等关系,模拟面对面的对话的方式,另外,微信用户之间需要经过身份验证方可成为好友,从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传统通信功能、软件.

1.3应用插件设置

微信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对用户关系资源的有效掌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种应用插件的有效植入,大大加强了软件使用的效率,提高了用户黏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微博的发展不仅仅是关系资源的掌握,下一步发展的制胜点就是功能性插件、应用型插件的插入.”[5]

这样的评价在微信上同样适用,微信发展至今,已发布超过40个版本,先后推出了“朋友圈”、“LBS”、 “二维码扫描”、“摇一摇”、“漂流瓶”、“对讲机”、“微信游戏”、“扫街景”等应用插件.笔者认为,微信应用插件的功能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关系资源为基础所建立的娱乐休闲取向的功能,如“朋友圈”、“飞机大战”,第二种是以实用为基础的生活工作取向的功能,如“二维码扫描”,第三种是提高通讯质量的功能,如“对讲机”.如果说微信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传播空间,这三种功能则是构成空间的X、Y、Z轴.提升了通讯质量的同时多样化了的社交的方式,增强了微信的实用性. 除此之外,最新推出的微信5.0版新增加了“扫街景”的插件,将触角伸入了物联网的属地.作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基本应用模式之一便是:对象的智能标签识别.通过NFC、二维码、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用户可将街景用过手机摄像头进行扫描拍摄,随即将有相关街景的信息呈现出来,这无疑给人类信息沟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实现了人与物的连通和互动.

2.科技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2010年11月25日,中国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进行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2.1网络的属性特征阻碍了科技信息的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提升,现代人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即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感官,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撩动他们因海量阅读信息所麻木的神经.此外,网络载体的特性也决定了这并不是一个适合于深度阅读思考的媒介,注重感官的体验是网络媒介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介的特点之一.

更有学者指,网络的属性是女性的,因为它更感性.这与科技内容所要求的严密逻辑和学科积淀并不相符甚至相矛盾.另外,长期以来的大众传媒所形成的价值观和新闻的特性也影响着科技信息的传播.大众传媒文化更倾向于选择有轰动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内容,而科学的价值观则更倾向于强调科技价值,前者与后者的价值观很难通分.

2.2科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质性

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注意到科技是如何影响社会,而往往忽略了社会是如何影响科技传播的.事实上,科技传播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社会是推动科技传播的主导力量,社会状况如何,决定着科技传播及其发展的状况如何.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时产生于大众内部,而非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自上而下文化工业.自媒体的普及更激发了大众文化的盛行,它是一种商业偏向的文化,也是一种强娱乐化的文化.他因为其娱乐、轻松、受众本位的特质,借助大众传媒很容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是一种同质文化即标准化文化.而科技精英文化以论文、专利、实验等形式体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科技精英文化以其特有的研究领域,专业的规范准则、术语、工具和方法致力于追求学术的纯正和规范,普通大众自然难以理解那些专业、深奥、枯燥、抽象的文化内容,[8]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众对科技精英文化传播疏远.

2.3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逻辑的差异

任何传播行为都必须有其传播载体,大众媒介多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遵守日常语言文字的使用习惯,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然而科学语言更强调用语的准确、严密和逻辑性,除了用日常的语言文字之外还有大量的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阅读起来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门槛.另外大众传媒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引人注意,甚至“标题党”,但是这样的语言逻辑用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上则会造成信息的失真,甚至引起歧义.科学共同体不满大众传媒对科技信息的解读,大众传媒也对科学共同体的不认同难以理解,最终两个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被强化,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活动受阻,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将被耽搁.[7]

2.4被动的信息发布

根据2011年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调查显示,30.9%的网民会访问科普网站、科技博客以及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数量约为1.4亿人.

目前,阅读科普文章依然是最重要的网络科普方式,超过八成(81.6%)的网络科普用户通过科普文章获取知识,61.1%的网络科普用户会下载或收看科普内容的视频.[8]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其构成必然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属性的用户对于科普内容的选择也是有所不同,不同年龄、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的人群,对于科普信息的诉求都有所不同.

然而现阶段网络的科技传播还停留在被动检索的层面,仅仅用到了简单的信息发布功能,需要受众主动登陆页面检索其需要的信息,这样很大程度上将一些对网络检索掌握程度以及目的性较低的用户拒之门外.

2.5用户对网络传播的质疑

J.D. 贝尔纳( J. D. Bernard) 作为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 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 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吴国盛在《科学走向传播》也中指出.

“传播”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传播”就是把“传播”的理念引入对“科学”的理解之中,用“传播”的态度看待科学、对待科学.既科学的“传播”化.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9]据此,面向公众的传播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我们已身处于“微”时代,但仍有大量网民拒绝将网络作为其了解科技知识的渠道.根据调查显示,网民不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其中65.6%表示网上科普知识内容太少、找不到,网络科普应用的推广方式还有待加强.


另外有44.0%不信任网上的科普知识的来源,由于网络上传播主体的多元,除了专业机构和组织,许多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相关知识,但是科普知识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个人在内容上进行把控,而互联网传播方式在这一点上有所欠缺.

3.微信语境下的科技传播的路径及对策

科技传播的形式和路径从来都是随着大众传播的的进步而改变,在步入“微”时代的今天,随着新的技术不断应用于传播的各个领域之中,科技传播的形式和路径理应随之发生变化.此前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应该在新的媒介技术和形式中,全部或部分的得到弥补,从而提高传播速率,扩大传播范围. 3.1内容兼具话题性与时效性

据调查,通过网络获取科普知识的动机分析中,“通过互联网获取科普知识从而更好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动机占调查人数的65.0%.[10]

尽管上文所述,科技传播有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对科技传播有所限制,但是传播者仍然可以同过从时事中提取可以为科技信息传播所使用的内容,并通过微信进行传播.在科学传播中存在着“圈层结构模型”,即核心层(标准科学)、中间层(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边缘层科学(标准科学与中间层科学的通俗普及读物,也可以称为大众科学).其中边缘层科学与中间层科学的内容,追求表述的通俗化、生动化与形象化,以及快速、准确向公众传递科学信息.在面对海量信息的今天,这样的信息符合受众对信息“多、快、浅”的需求.

如果将热点事件中的相关知识信息通过微信得以快速传播,必然会成为最优质的谈资,满足用户与他人沟通的需求.例如,微信平台上近期比较火爆的公共账户——“罗辑思维”,总是以其受众人群中最为热点的话题作为科普的引子,如“拖延症”,并以音频的形式对此进行简短的科普介绍,同时用户可以回复相应关键字,会有相关文章推送至户用的微信,进行深度的解释.

这样的形式不仅使科普内容结合热点,并且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内容服务.

3.2个性化推送

传统的科技传播更多的需要受众主动进行信息的搜索,不但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并且无形中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微信从2011年最初的一个聊天工具到取代运点心营商短信,再到拥有若干插件和超过3亿用户的庞大帝国,微信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而与此同时它的用户数据积累也是在快速的增加,数据的丰满度也在快速的提高,也越来越贴近微信开发时的想法——一个私人信息数据中心,而且由于微信本身是私密空间的闭环交流,主要交流都是点对点的,也就减少了很多PC互联网上因为、机器等产生的垃圾信息干扰,所以微信的大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11]

传播者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对信息进行深度智能分析,以实现用户个性化、动态的需送相关的科技信息,在海量信息聚集的今天,收集信息不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从纷乱的信息中找到用户最需要的并第一时间推送给他,正如Frog Design咨询公司时尚观察家所言:“我们正离开信息时代,迈入推荐时代.”[12]

3.3嵌入圈子,关系资源助力信息传播

如上所述,非网络科普用户在拒绝使用网络科普的缘由中,44%的人认为网络信息缺乏可靠性.然而这种不信任很大程度上处于对网络本身的固有偏见,然而这样的顾虑在熟人之间却很少发生.

微信社交圈的构成是建立在原有的以及手机通讯录好友,与微博用户的“弱连接”相比,微信社交圈的“强链接”更为接近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这样的熟人圈中积聚着较高的信任度,用户之间相互的认知关系可以很好的为信息的传播背书.

微信的信息传播很大程度上打消了用户对信息真实度的顾虑,使信息更有效的传播.然而这样的社交圈相对比较封闭,伴随着现实人际的缩减而变化,所以嵌入圈子的关键在于在朋友圈中确认其意见领袖,并对其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未来的媒介发展,要在更贴近的程度上是媒介的内容和形式产品成为某一个特定人群的所渭意见领袖、信息管家和时事顾问.站在他们的角度,成为他们跟社会沟通、实现各种社会功能所借助的平台、助手和窗口.这就是嵌入圈子.”[13]

3.4人与人、人与物互动

在网络科普知识获取方式的调查中,31.9%的用户会在论坛、社交网站上交流讨论科普知识.相比单方向、一对多的传播,这种互动性较强的交流方式要求用户的介入程度更高,用户的使用兴趣和访问黏性也会更强.[14]

微博作为一个富媒体,其最大的特性之一便是互动性强,它为传播者和用户提供了可能,接下来就看科技传播的传播者如何使用它.普通人关注的公共,一定是要能给他提供真正价值的,或者说是能实实在在给予自己帮助的.而给用户提供价值,无外乎几个方面:用户碰到麻烦了,它可以给解决;用户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它能给解答,并且综合利用富媒体的多样性,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用户之间也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包括“搜索附近的人”等插件,都可以更好的帮助用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人与人的交往只是信息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交流则是更为丰富的一部分.这种人与物的沟通将从本质上影响交流互动的方式.[15]微信最新推出的5.0版本的“扫街景”功能,以及google公司发售的谷歌眼镜,都是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例如用户通过扫描建筑物等,得出与之相关的参数信息.

然而除了简单的数据之外,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想更加繁复的信息内容发展,包括与建筑物相关的历史人文信息以及建筑设计等相关的科技信息.这样的一种人、物间的互动,使科技信息更加直观的得以传播,是现实与虚拟的无缝对接,不但提升了科技传播的趣味性,同时降低了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类似论文

科技微时代

苹果手机的真正对手在哪里?马继华网易博客10月24日就目前的手机市场而言,苹果太强大,其对手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大&。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3308 点赞量:9562

微博时代的亚文化传播

【摘 要】微博引入了一系列新的传播手段,包括传者、受者、途径和内容在内的传播要素在微博营造的大环境下均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新变化 在微。
更新日期:2024-4-15 浏览量:55899 点赞量:12682

微博的科学传播机制和策略

摘 要:微博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传播工具,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一大重要方式 文章研究分析了微博时代科学传播的。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3070 点赞量:30643

微博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个案

摘 要 运用传播学理论剖析一些科技微博的传播个案,总结特性与规律,从注重微博信息的通俗性、可视性、贴近性和互动性等方面。
更新日期:2024-12-13 浏览量:155210 点赞量:33210

成本管理的现状、问题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应该不只注重生产成本,也要注意。
更新日期:2024-8-7 浏览量:15532 点赞量: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