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

摘 要: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了新的传播方式,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从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转化做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2-0038-05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中华民族的迁徙、融合,传统文化也不断地积累、沉淀、传播和发扬,成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奇葩.当人们翻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时,就会发现传播技术和手段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文化正是在传播中得到升华,借助传播的方式得以积淀,可以说,没有合适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传统文化就无法传承和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没有恰当的传播方式,“六经”之一的《乐经》才会失传;正是因为没有先进的录音手段,我们才永远无法听到被称为“天籁之音”的《霓裳羽衣曲》和白居易所描绘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的时候,传统文化又有了视频、图像、计算机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正在和将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什么变化,它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的历史绵延走来,千百年来不断地传承、积淀和更新.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的局限,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文化传统保存和传承也各有特色.

1.瞽记事,口耳相传.文化起源之初,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宗教礼仪,都是靠口耳相传而得以流传.据说,原始部落的历史就是靠盲者的记忆而口口相传.为此,要专门把明眼人的眼睛搞瞎,让他心无旁骛,毕其一生记忆和背诵部落的大事,盲者也就成了最早的史官.至今,人们还能够从先秦的典籍里看到这种文化传承的痕迹.《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氐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郑玄注云:“凡乐之歌,必使瞽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又说:“瞽掌播、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由此可知,瞽是乐官.《国语•,周语》记录单子谓鲁成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可见,他们的工作不单单是奏乐,而是连带诵诗,其内容多为政治.《国语》中还有其他类似的记载.《晋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蓍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齐姜曰:吾闻晋之始封也,瞽史之纪曰唐叔之世,将如商数.”《楚语》:“临事有瞽史之惧,燕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不失诵.”[1]由以上典籍可以看出,“瞽史”一体,各有所司.瞽者把有关政治的说教唱出来,史者把有关政治的历史写出来.

2.文字出现,钟鼎留痕.上个世纪之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实了商周时期已经开始有简单的文字记载.由于迷信,商周帝王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结果和验证情况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进行保存.甲骨文献档案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成为保存和传承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蛮荒年代.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00年.甲骨文之后,中国文明史上出现了金文.金文是指西周至春秋时期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这些带有文字的青铜器不仅传承了历史,也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和物质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师徒教授,薪火相传.中国文化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当社会组织出现精细化分工,非农业的手工劳动者成为社会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某些拥有专门技能的劳动者往往用私相传授的方法,使自己的技术得以流传,并成为子孙后代赖以养家糊口的本领.另外,一批不从事农业劳动的知识分子用广收门徒的方法,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并使之成为一种学术流派.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纷纷把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社会的反思,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写进自己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教授弟子,自成一家.这种分门立派、揽徒授业的方式,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奠定了封建王朝主要思想体系的基石.这种方式的继续延伸下去,就成了今天常见的学校、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绘画、雕刻,传统手工技术如陶瓷、铸造、建筑,等等,都是靠着这种师徒传授的方法得以传承和发展.真可谓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4.造纸与印刷,开辟新纪元.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这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了文字作为载体,师徒传授作为手段,但是它的推广发扬仍然受到物质基础的局限.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推广,只有占社会极少数的知识阶层才能有机会加入到传承者的行列之中.由于精神文化产品载体保存条件的限制,许多唐以前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流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突破了精神文化产品传承的“瓶颈”,使当时乃至后世有机会接触和传承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以绘画为例,自元代画家开始,绘画就以纸为画本,“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受教于赵孟,师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所作《富春山居图》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由于黄公望的名望太大,明清画家争相临摹,除了著名的沈周摹画的那幅《富春山居图》外,有籍可查的临摹本就有十余幅.在这之后,黄公望的画风风靡三百年而不衰.试想,如果没有纸张作为画本,《富春山居图》及黄公望画风的传承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技术的更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明和技术的进步.

二、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

历史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不亚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新技术革命诞生了,这就是计算机互联网络.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成就了人类新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新的载体和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以它传播广泛性这一最不可替代的功能被社会所接受.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联上互联网,就立刻可以传输和接受海量信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大大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早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前,上个世纪70年始,随着电视机的进入普通家庭,电视网络逐渐取代了电影院,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节目在报导时事新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评书、相声、地方曲艺,还是京剧、昆曲和地方戏剧,无一不是在传播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种传播是单向的、被动的,但也表现出对文化的“反哺”.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本来只是自上个世纪80年始的一档迎新春的晚会节目,因其深受大众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了“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的新民俗,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带来了全新的手段.

1.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存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图书文献的保存和继承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历史上《册府元龟》、《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是典籍文献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借助于私人藏书楼形成了现代图书馆的雏形,使图书馆成为文献收集、加工、保管、传播的信息场所.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文献存储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显著特点就是文献存储形式的数字化和传播方式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时代,所有的可视听信息资源都可以用数字编码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之中,并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管理并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数字化可以把馆藏图书转换为磁介质的数字文件,形成信息数据库,再通过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情报检索系统实现对海量数据库的快速检索和查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演变为网上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图书馆的延续.

2.音乐戏曲的影视化传播.科技进步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保存、传承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服饰、建筑、石刻、器皿、金石等物质文化就是借助影像资料作为传承的载体.至于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作品,更是借助于数字化、高保真的存储技术得以流传.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从影像数据库看到传承着中国文化传统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借助VCD、DVD等存储介质,在计算机或电视机里观赏到这些资料.传统文化的影视化传播,弥补了声乐艺术和表演艺术不能再现的遗憾,老一代艺术家所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终于在当代得到了有效的保存,并为继续传承打下了基础.

3.电视媒体的传导性传播.毫无疑问,电视网络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利用电视网络(有线电视、无线电视、互动电视)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栏目(如“百家讲坛”、“文化中国”、“国学天空”、“国宝档案”、“国学堂”),向广大的电视观众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古装电视剧(如《康熙王朝》、《大明宫词》、《成吉思汗》)的形式,演绎自三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利用改编著名文学作品的方法,艺术地再现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道德法则,使之成为再现历史文化的艺术长卷.借助于电视网络和电视节目,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同身受地接触和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情感.这样的了解与感受比从典籍中学习、从历史书籍中领会,要来得更加直接.可以说,没有电视这种表现形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不会这样深;没有电视网络,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广.

4.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传播.电视网络的传播属于由点到面的单向被动传播,电视受众只能通过手中的遥控器体现自己的主动性,这种情况直到网络电视(互动电视)的出现才发生较大的变化.互联网则打破了单向传播的模式,进入了互动式传播的历史时期.互动式传播是双向交互而又循环往复的信息运动过程,即传播活动中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作用,传播者和受众各自都兼有双重身份,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互联网接受信息,又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互动式传播的基础.在传统媒介(电视、广播、出版物)单向式传播中,传播者拥有绝对的信息资源,受众只能接受经过过滤的信息.在互动式传播中,信息资源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检索和查阅,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每一个受众又都是信息资源的再生者,可以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中补充新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为文化传播拓展了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文学作品只能通过报纸副刊、书籍杂志等出版渠道进行传播,而互联网传播方式催生了新兴的网络文学,并借助于网络与读者形成互动.文化传播由大众化转变为大众化和个性化的兼顾,既能保证大众用户的需求,也有足够的信息空间满足其他个性化受众的需要.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广阔、丰富和个性化使文化的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越性.

三、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

当今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三网融合”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三网融合”的本质是利用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承载更多的信息化业务,通过业务的相互渗透,创造出多种融合业务.“三网融合”后,每个家庭可根据需要选择任何一种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就可完成通信、电视和互联网接入.这种多功能一体化网络媒体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

1.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把几千年来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的确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家级的传统文化数据库有三个主要方面: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数据库、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本世纪初,国家图书馆已经启动了“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共分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综合4个库,20大类和100个细目,收先秦至民国年间历代典籍1万余种,总计全文约20亿字,图像约2000万页,内容总量大约相当于3部《四库全书》.与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相对应,各省市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区域或地方文化特色开发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数据库,如河南省就计划开发“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2]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可以作为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地方子库,通过网络的方式互联,为全国性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奠定基础.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出版、旅游等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计划中的“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上网运行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采取馆藏方式,建设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库.它囊括了中国文化各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崭新成就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出来,以信息形态进入当代知识创新体系,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体和平台.[3]

2.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出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传统的纸介质图书出版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也大行其道,呈现出数字出版多样化的特点.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消解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媒体的界线.凡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乐、歌曲,均可以称为数字出版物.数字出版物的载体可以是磁盘、芯片、光盘、碟机、电子书,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转换,使用相应电子设备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光盘、芯片、集成电路卡等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可以单独销售,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也可以作为信息资源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基本元素,为电视、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片库).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数字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已经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的流通和交流,将成为“网购一族”的寻常事.因此,未来的数字化出版的传播路径将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封装式电子出版物,通过销售点直接对受众出售;二是以网络为出版和销售的主要手段,有局限性地直接对接受众.

3.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网络的普及和大众化传播使网络媒体的受众层次广泛.如何采用通俗的方式来满足大多数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达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传统文化的通俗化传播就是在充分考虑现实的文化生存环境和文化传播目的前提下,站在体谅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的角度,用大众广为接受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通俗化方式首先是对古代典籍的“解读”,对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志》、《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用通俗易懂语言“翻译”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用电视、网络媒体的方式,由作好充分准备的学者加以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明白无误又趣味横生.其次是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正说”或“戏说”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故事情节的观赏中了解历史.对少年儿童,则用动漫的方式,把《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古代励志的故事变成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寓教于乐.甚至可以用网络游戏的方式把三国的人物作为游戏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地体会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战争场面.《百家讲坛》就是把传统文化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成功范例.有人说《百家讲坛》是把埋藏在历史深处中华文明的宝藏挖掘出来,还给最大数量的普通人.传统文化对于多数受众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大家从小或多或少接触过这样的知识,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百家讲坛》只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这样的舞台,顺应了传统文化热的趋势,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

4.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应用.古代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不在于放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归根结底是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例如:已经开通的中国孔子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由于互联网的互动式特点,直接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无论学问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在BBS、博客、社区论坛以及各式各类的网站是发表自己的文字,或提出问题,或解疑释惑;或吟风弄月,一发古人之幽思,或指点江山,评说世界风云变幻,其中不乏渗统文化精髓的佳作.新浪、搜狐等网站的“读书频道”就包含了旧的文学形式和新出现的体裁、题材.风行一时的“穿越”小说,以古今时空变换的方式,把古代历史环境换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演绎出一场场糅合古今的悲喜剧.“穿越”小说是一种基于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历史重构,体现了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当下意义的强调.[4]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引用了古代或现代流行歌曲来显示主人公的与众不同,借助于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技压书中男女英雄人物.最为典型的是,唐宋时期婉约经典的歌词成了大多数“穿越”小说的最爱,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知不觉间从书中渗透出来.[5]

四、应对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的新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承载者.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新的文化媒介往往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的演进正是以网络为基础,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三网融合”将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而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必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但是,网络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利器,也会成为泼向传统文化的污水.1999年2月,故宫曾因被搬上了INTER的主页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三周内点击率达到了150万人次.但是INTER公司为了自己的广告效益,对故宫进行漏洞百出的介绍误导了西方民众,损害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历史文化在网络传播上遭遇到了最直接的挑战.直到2001年7月,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网站正式开通.60万次的日最高访问量重新夺回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把我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转制成数字化产品,掌握网上文化竞争的主动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占据网络资源优势.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坚决抵制和清除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尤其是那些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要提高全民的互联网道德意识,不允许出现“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和亵渎传统文化的行为.

传统文化的网络化时代,既是传统文化和网络传播方式紧密结合的时代,也是传统的传播方式和网络传播方式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充分利用好网络自身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有序、有效的传播,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类似论文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新模式的

【摘 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奏响了建文化强国的最强音,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播,更需要传承 本项目依据国际交流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
更新日期:2024-9-10 浏览量:120556 点赞量:2694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共通与兼容的一面,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
更新日期:2024-12-28 浏览量:158799 点赞量:3446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包含着诸多的哲学道理和管理思想,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大放。
更新日期:2024-6-9 浏览量:14375 点赞量:4552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

作者简介:王静,河北石家庄,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经过。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21909 点赞量:6750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

摘 要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封闭性的内陆环境、原始协作式的小农经济和被强化了的氏族血缘关系使得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习俗。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22187 点赞量: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