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县域经济现状

[摘 要]怀化市要在短期内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是重要途径之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特色经济和区域市场的构建,制度创新和区域协作等方面将是发展县城经济的行之有效的方略.

[关 键 词]区域经济;县域;方略

[作者简介]曾梦宇,怀化市委党校副教授,湖南怀化41800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063―03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辖10县1市2区和3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该市区位条件独特,交通优势明显.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东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的桥头堡和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并有望成为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中心城市.但目前怀化市本身的经济实力仍嫌不足.笔者认为,要快速提升怀化市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竞争力,进一步重视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怀化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怀化市各县(市)生产总值203.8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地方财政收入6.72亿元,占全市的7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占全市的68.4%和75%.怀化市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立足资源,投资拉动,国退民进,城乡统筹”.

――县域经济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土地面积占全市的97.2%,人口占93.4%.各县(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南林、北电、中果”的区域产业格局.同时把资源加工业作为推进山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医药、竹木、食品、电力及电化学等支柱产业领域逐渐崛起一批龙头企业,目前有国家级龙头企业l家,省级企业4家,市级企业26家.2004年,县属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4%,占全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97.2%.

――在当前消费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对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怀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6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投资率为22.8%.各县(市)投资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地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2004年怀化市实际利用内资36.21亿元,增长87%,

――随着企业改制力度的加大,怀化市县域经济“国退民进”的步伐不断加大.2004年底怀化全市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176家,主要集中在工业、房地产、建筑、贸易等第二、三产业,其中建筑业有23家,批零贸易餐饮业有11家,工业有112家,房地产有30家.通过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共吸纳6.5亿元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改造,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2%,累计盘活企业320余家,盘活存量资产21.6亿元,安置就业1.8万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3.4亿元(小口径),占怀化市生产总值的45.8%.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小城镇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怀化全市建制镇达88个,城镇人口134万人,城镇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7.4%.各县(市)先后启动了一批小城镇建设工程,大力推动乡镇合并,小城镇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怀化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怀化市的县域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已占全市的3/4强,县域经济已成为怀化市经济的主导力量.然而,在看到县域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特征非常突出:一是怀化市县域经济发展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怀化市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3%和7%,2006年的GDP仅占全省的5.4%,人均GDP为6540元,比全省低2577元、比全国低3962元.二是产业结构雷同.“五小”工业在县属规模以下工业中仍然占相当比重,没有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三是自然资源加工转化率较低.竹木加工率不到26%,水果加工率不到4%,肉产品加工率仅5%.四是县级财政相当紧张.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93元,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五是“三化”进程滞后.目前,怀化市农业产业化率为20%,工业化率为23%,城镇化率27%,都低于全省、全国水平.特别是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1344元,而全省、全国分别是2659元和4832元.六是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低.2004年人均消费品零售额1947元,低于全省的3090元和全国的4150元;人均出口额只有6.8美元,低于全省的46美元和全国的457美元.

三、怀化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周边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对怀化市的追赶挤压效应.怀化市与贵州的玉屏、黎平、铜仁,广西的龙胜、三江,重庆的秀山等接壤,这些地区均已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财政政策,除了主要的补助项目外,周边地区多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边远民族地区津贴补助、天然林保护环境补助、以奖代补等;二是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怀化市为65%,广西的龙胜、三江为95%,贵州黔东南州为100%;三是税收政策,周边地区企业所得税率已由33%调整至15%,在税收返还、工商税等方面也比怀化市优惠;四是规费政策,周边地区的收取标准比怀化低得多,导致车主纷纷到周边地区上户,全市仅交通规费年均流失1000万元以上;五是投资政策,周边地区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后,得到许多国家级投资项目,贵州的锦屏县仅三板溪电站投资就达70亿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怀化市周边地区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投资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怀化市在区域内扮演的商品流通中心和经济二传手角色有所弱化,怀化市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削弱.

(二)内生增长机制发育不完善,县域经济自身造血功能较弱.从总体上说,怀化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较为稀缺,经济发展受政策性、偶然性、突发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某些周边地区.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例,怀化市有辰溪、沅陵、麻阳、芷江、新晃、通道等6个贫困县,尚有40万贫困人口.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扶贫力度,2004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621万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元,增长lO.6%.尽管怀化市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但由于县域经济内生增长机制不稳,使怀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论是增长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某些周边地区.2004年怀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71元,增加138元,增长6.8%,而全省农民
人均纯收入2838元,增加305元,实际增长8%.另外,行政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县级政府往往责大于权甚至有责无权.如农村义务教育下放地方,教师工资由县乡财政统筹解决,基层财政完全成了“吃饭财政”,很难安排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项目.

四、怀化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怀化市应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尽早出台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如浙江省委、省政府扩大绍兴等17个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将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空降”至经济强县,涵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扩权事项,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各县市加快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 二)调整“三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措施和农村土地制度;二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以及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和其他性质的户口类别,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居民户口,把县域经济“短腿”变长,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四是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五是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

(三)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无工不富”是历史的经验、现实的真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最大落差就在于工业化落后,欠发达就欠在工业的发展.因此,怀化市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并以此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摆脱县域经济的困境.

一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要通过股份制、联营制或民营化等方式彻底改组县属国有和集体工商企业;第二,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开发本地资源;第三,大力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在用地、供电、供水、企业所得税、社会环境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第四,规划搞好生产力布局和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的重点应是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建设工商企业,特别是投资建设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壮大县域经济创造条件;第五,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发展县域经济,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以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城关镇和中心集镇为重点,壮大经济强县,提升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经济欠发达县;其次,要认真搞好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力度,走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互动的路子;最后,要鼓励私营个体业主、有条件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中心集镇流动,优化农村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

三是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首先,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扶持适合山区、农村的工业项目,特别是资源开发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项目,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其次,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基地,促进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产品和名牌,带动广大农民致富.

(四)积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和区域性市场.怀化资源丰富,县域特色各异,不能千篇一律搞一种模式.一是要从本县(市、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宜牧则牧,宜种植经济作物则种植经济作物,创造出自己的经济特色就有了市场竞争力.二是各县(市、特区)可根据自己的优势产品,有组织地建立起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形成区域性的特色商品集散地,以此刺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要营造和实施人才强县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开发和人才培训,积极引进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等各类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完善激励制度,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


(六)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虽然县域内各县(市、特区)的经济条件和资源环境不同,但各县(市、特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和制度创新.改革和制度创新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由直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转变为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在执行政策时要有全局观念,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

(七)强化区域经济意识,加强区域合作,整合经济资源.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但并不是说县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只能局限于县域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市场是没有边界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范围也没有边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区域经济意识,县市在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随时都要面对内外两个资源、两个生产要素、两个市场,这既需要立足县域经济,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又要眼光向外,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舒 生]

类似论文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建议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建设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深入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及巩固提高工程,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量:157786 点赞量:34389

县域经济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016-01 摘 要 目前,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19048 点赞量:4732

县域经济金融需求现状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800多个县、市。
更新日期:2024-7-16 浏览量:92861 点赞量:20177

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现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化改革与快速增长,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取得了突出成就,农村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经济。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6746 点赞量:23105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现状

摘 要 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基础位置,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受诸多因素。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1612 点赞量:3644

县域经济政府负债的经济学

摘 要: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县乡政府以其财政收支活动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督促政府合理负债。
更新日期:2024-7-14 浏览量:93486 点赞量:20560

襄樊县域经济模式

[摘 要]论文在分析襄樊县域比较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山区、平原两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对。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5773 点赞量: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