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文与赋看贾谊的人生态度

摘 要:贾谊作为西汉著名的散文家,其政论文与赋在文学史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政论文与散文中也蕴含着贾谊不同的人生态度,通过对两种文体的对比,对贾

谊的精神作更深的了解.

关 键 词:贾谊,政论文,赋,人生态度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西汉作为继秦之后又一个统一的、强盛的帝国,其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广袤,都是前所未有的.处于这样一个上升的历史时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们自然是充满豪迈情怀

,对参与国家政治建设都有着极高的热情,除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外,在文学上也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写出了许多出色的政论文,也成就了西汉独具风貌的的赋,为西汉逐步走向国

力强盛作出了贡献.这其中重要的作家之一便是贾谊.但他的政论文和赋在整体面貌上却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从其中可以看出贾谊在面对不同环境是所呈现的不同人生态度与心境,从而更能深刻感受到

贾谊的文章何以会在文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一、政治命运始终对其精神态度有着巨大影响.

贾谊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政治道路始终起起伏伏,而这也使他在散文的创作中,形成使用不同文体表达不同情感的一面.他的政论文呈现出的精神面貌是积极昂扬向上的,而赋却略显消极,这两种不同


的精神状态随着其政治命运一直呈现在他的人生中.

西汉前期,采用黄老思想,主张清静无为,注重社会的休养生息.黄老思想实质上就是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结合,汉初在上层统治者的推动下,思想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发挥,形成的全新思想

体系.表面是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但在实质上却是严守法家的基本立场,刑德结合,两手并用,并且认为真正的“大治”应该是君无为而臣有为.这种思想激励了很多士人积极入仕的态度,陆贾、贾

谊等的政论都有受到这种新思想深刻影响的痕迹,他们将与追求投入到政治的建设中,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奋斗,追求人生的不朽.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

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贾谊亦是如此,这种精神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有着鲜明体现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1](《贾谊集》)

即使是叙述秦始皇时候的事情的,贾谊也写得气势恢宏,语言上排布铺陈,极尽夸张和渲染,即使身处几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此处,亦能感觉到秦人统一六国时的势不可挡.贾谊在叙述了秦国强大的原因

之后,亦指出了秦国经二世而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并且做了层层严谨的分析,说理透彻,言辞严谨、有说服力.不仅体现出了贾谊才华与思想,更体现出他对参与国家建设的积

极热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完全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前的人物形象.

但在贾谊的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贾谊.《吊屈原赋》是贾谊在赴任长沙王太傅的途中所作.《汉书贾谊传》中记载:“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2]

贾谊本因学问渊博,“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受到文帝的赏识,召为太中大夫,可却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其经历与战国屈原是如此相似.在

赋的一开头,他就将自己的经历与屈原相联系: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汉书贾谊传》)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缥缥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

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汉书贾谊传》)

这时的贾谊,完全没有在《过秦论》中表现出的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反而是消极、伤感,甚至产生出远离尘世去隐逸的念头.从这两种不同的文体所表达出的精神态度来看,外在环境的变化对贾谊的

情感影响甚大,人生往往是有多少的期望,才会在心中产生多少的残缺.正是因为在贾谊的心中,对于国家建设有着极大的抱负,才会在受挫后从充满斗志变为消极.这种人生态度的变化,在董仲舒、

司马迁身上都有明显体现.

二、外在价值的实现与内在追求之间的转换

贾谊的政论文中,除了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对国家建设所应该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其《论积贮疏》中,他建议汉文帝重视农业发展.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则

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3](《汉书食货志》)

文章关注了农业生产对治国安民的意义,指出了生产者少于消费者的严重后果,并从预防灾荒、战祸两方面说明了积贮食粮,使民务本归农的重要性.短短几百字,就将其对民生,对社会发展和长治久

安的关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又真挚感人.《汉书》记载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因其学问渊博,年轻有为,受到文帝的赏识.《史记》记载:“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4]贾谊少年得志,年轻有为,对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也抱有极大的热情,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好时期.可是无奈却受到来自功臣显贵们的重重阻力,使得渐渐地被文帝疏远,不但不能施展自己

的才能和抱负,甚至在朝廷中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在被贬长沙王太傅的时候,贾谊所作的《鸟赋》在遭受挫折之后真实的心理反应.

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

无累兮,知命不忧.(《汉书贾谊传》)

赋中贾谊对人生作了很深的思考,他以老子所谓“天道无常”“福祸相依”,庄子极言超脱尘累、体道逍遥来生发,他认为万物变化不息,福祸相互关系,命运不可以预知,且“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但是,“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只要道高德隆就没什么可以劳累,通晓生死就没什么可以忧虑的,渲染了一种无欲无求、悠远宁静的生活态度.由“远浊世而自臧”到“释智遗形,超然自丧

”,反映了贾谊谪居长沙期间心境的变化.赋中所写&# 30340;只是贾谊自身的心境、情感,并无在政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贾谊是期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但当实现价

值的外在条件已无的时候,他选择追求内心的独立,体现个体的独立价值.

贾谊的人生态度的变化,始终是与其人生追求有关的,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更加真实的体现了贾谊,而他在外在价值的实现与保持个人独立价值的转化上,对后世的文人们在面对出世与入世

之间的难题时,是不无影响的.

类似论文

思政文发表2023年,思政文发表年度

教思政〔2016〕360号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奖评选的通知各高等学校:根。
更新日期:2024-10-24 浏览量:132432 点赞量:28723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政文汉英翻译

【摘 要】政论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语言严肃,具有政治性、准确性,旨在宣传国家政策方针 与法律法规文件的翻译相。
更新日期:2024-3-18 浏览量:45881 点赞量:1121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看政文的翻译

摘 要: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从词汇和句子的不同角度分。
更新日期:2024-8-1 浏览量:16375 点赞量:5110

政文英译方法的探究

【摘 要】带有中国特色的政论文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政治形象,而且让世界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因此更要克服文化差异对。
更新日期:2024-5-17 浏览量:67975 点赞量:14999

贾谊的行政思想刍议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贾谊行政思想的思想属性,评析贾谊行政思想对西汉行政思想的影响,阐述贾谊行政思想对中国行政思想。
更新日期:2024-5-26 浏览量:69151 点赞量:15257

思政文发表2023年

武汉大学文件武大人字〔2016〕101号关于印发《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试行办法》的通知全校各单。
更新日期:2024-5-14 浏览量:67022 点赞量:14631

探析政文英译原则

一、引言 政论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通常被使用于正式和严肃的场合 政论文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更新日期:2024-12-24 浏览量:154696 点赞量:3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