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双师型”教师专业化中的引导作用

摘 要: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规律,从“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对政策导向、专家引领、职业规划、环境影响等影响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Abstract:Accordingtothelawoftherelationshipbetweeninternalandexternalcausesofmaterialistdialectics,thispapermadeusefulexplorationonfactorsofpolicy-oriented,experts'leading,careerplanning,andenvironmentalimpactinfluencingdouble-certificated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fromtheperspectiveofdouble-certificated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proposedsomeideasandmethodorreference.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s;double-certificated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78-03

0引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引导”作用必不可少的“外因”.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或成长)的外在动力.

1政策导向

1.1行政性政策导向

由于高职教师自主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高职教师自身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和认识水平的个体差异,高职院校出台相应的行政性政策,以规范和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院人事政策规定:凡新聘或调入的专业教师必须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准入条件、有企业一线实践工作经验者、持高校教师资格证者优先,凡在岗教师必须在2年内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必须在2年内晋升上一级职称,必须在2年内取得合格的职业资格,凡竟聘专业带头人者或院级以上“名师”者必须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等.

1.2激励性政策导向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的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易兰华和邬移生在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主张“建立适合‘双师型’教师特点的薪酬激励体系,等”[1]要利用声誉、地位、参与决策等激励来充分发挥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按上述思路,我院出台了有利于高职“双师型”教师自主发展的激励政策.例如,“双师型”教师岗位补贴政策,“双师型”教师享受学术休假、出国培训、进修、项目开发补贴政策,“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晋升加薪优先政策,“双师型”教师排课优先政策,“双师型”教师聘用、入编优先政策,“双师型”教师享有充分的教学改革权、学校管理参与权等.通过这些激励政策的落实,以突出“双师型”教师的优势地位和待遇,从而激励广大教师以获得“双师”素质为荣,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

2专家引领

在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专家引领是引领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稀有资源,是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航标.[2]在此方面,我院的做法是:第一,聘请专家讲座实施“专家引领”.例如,利用每学期放假前的3-5天时间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按照教师自主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讲座的内容和聘请相关专家.其内容有《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形势》、《高职教师职业规划》、《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高职示范性专业建设》、《高职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虚拟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教师健康与营养》等专题讲座;第二,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实施“专家引领”.例如,将姜太原、石伟平、徐国庆、赵志群等专家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论著挂在校园网上让教师选修,并向教师开通了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论文网,以及数字图书馆,职业技术教育专著下发到教研室学习;第三,委派代表出校“交流”、出国“取经”、参加高层研讨会,然后以报告会的形式传达给教师,实施专家引领.

3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借鉴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经验,对教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包括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选择、对专业素养的具体目标的设计、对专业发展阶段的设计和所采取的措施等.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如果发展的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其发展就缓慢、被动,甚至无效.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教师看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如果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停留在评职称、加工资、怕下岗的层面,那就失去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师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我院用积极先进的目标体系引领教师的价值追求,使教师不仅认识到还要体验到“我”应该往哪走?“我”应当做什么?“我”应当如何做?让教师找到、找准专业自主发展的切入点,从而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评价,进而达到自主发展.

3.1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符合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教师来讲,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不断构建、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实施高职教育改革和创造教学魅力的需要.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教师.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是教师个体区别于其他人的发展,是自己的发展,是根据自己实际提出来的,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因此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客观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估.只有准确、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需求、学识、技能、智商、情商、行动、经历、社会关系等个人的素质、智能和资源特点,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教师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3.2引导教师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制定符合现状的职业生涯规划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究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具有阶段性,教师在各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一定的心理、认识与能力特征.因此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对“我”处在哪一发展阶段、现在主要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有充分的认识.伯林纳提出的“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五阶段说,司德菲提出的“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教师生涯五阶段说,以及本课题提出的“准‘双师型’教师、初级‘双师型’教师、中级‘双师型’ 教师和高级‘双师型’教师”五阶段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给高职教师合理定位专业发展阶段以启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只有适合对应的发展阶段,才能成为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3.3引导教师适时修正规划内容,制定符合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

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无论多么富有前瞻性而完善的规划总有跟不上环境变化的时候.所以,根据时展和个人发展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适时调整和修改,这是制定和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然环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发展性,又要具有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否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3.4制定适用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标准

在国家尚无统一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标准的情况下,我院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等文件精神,参照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评价标准有关研究成果,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标准,为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可参照的目标.

4环境影响

学校环境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因素,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学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萌动到行为发展,需要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和一种潜心研究的氛围.当教师耳濡目染的是自主学习,是自我反思,是自我成长,是“双师素质”,是专业建设,同时也能感受到“非升即走”和“末尾淘汰”舆论的刺激,那么如何提升专业水平、如何专业化发展就会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也就会成为可能.

为了激发和唤醒、维持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我院大胆地进行了如下尝试:

4.1适当营造具有“危机感”的工作环境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教师对自身的“铁饭碗”有一定的职业危机感、竞争感,有助于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外延”的扩大转向“内涵”的提升,使每一位高职教师面临着重新“洗牌”挑战,教师在这场“牌局”中能否赢得主动,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投入改革,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变革行动,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更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直至达到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目标.因此,让高职教师认清当前面临的职业形势,意识到相应的职业危机有助于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4.2积极建构具有“敏感性”的专业环境

目前,以“内涵”提升即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学质量为核心内容的高职教育改革,无疑给广大高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专业发展机遇.但俗话说得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能否真正拥有和把握这一机遇恰恰取决于高职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专业敏感性,也即教师能否打破思维定势和审视自已的教育实践,能否对高职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困惑和自已教学行动的背景有所思考等.

在此方面,我院的主要做法是,第一,通过走近教师,从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给予人文关怀,使教师获得自信,同时从工作上给予精神鼓励,使教师勇于面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提供尝试空间,以及适时适度地指导、示范,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敏感性;第二,重视教研室在专业建设上的核心作用,由专业带头人做引领,骨干教师唱主角,全体教师共参与,营造一个具有专业感染力的类似“专业教研沙龙”的专业氛围,让教师在对话中改变意识,催发行动,在行动中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不断地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4.3努力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本文化

“校本文化”也称之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我院主要是通过院徽、院训和院史宣传,校园网和文人校园建设,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等方式来创建校本文化.例如,“立品、为学、禀艺、励身”的院训,“给我三年时间,还你一个‘有教养、有本领’的孩子”的办学宗旨,“机械塑象”式校园,“政务、财务和教务三公开”的管理,“信息化、规则化、有用即人才”的办校特色等.充分发挥校本文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突出教师主体性地位.在校本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关于主体的规定性,马克思认为:主要是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3].在校本文化中,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起到主观能动的作用.因此,要确立教师在校本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强烈地感受到主人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第二,指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与校本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沿着校本文化发展的轨道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校本文化必须具有共同的方向和群体意识,使教师与学校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校本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营造学校的文化环境,沉淀学校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努力和发展方向应建立在校本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用校本文化全局的影响和潜在的熏陶来规范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自主发展.


5结语

作为一名高职“双师型”教师除了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有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建设之外,还要充分用好这些政策和环境资源,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评价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类似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要多些什么

摘 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需要,又是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一种特。
更新日期:2024-5-27 浏览量:71889 点赞量:1659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涵义行为特征

【摘 要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骨干成分和核心力量,是推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增长的力量源泉和关键因素,。
更新日期:2024-10-8 浏览量:21039 点赞量: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