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如何紧接地气儿?

(根据“《翠苑》作者读者群2014年9月4日、10日对话记录整理”)

主持:王建湘

2014年9月4日

王建湘(编辑)(715376128) 14:45:04

现在热爱写作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以文学创作为最,文学创作中又以写小说为最.但是很多人的创作,不是建立在人生经历的基础上,也不是出于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而是凭空臆想而来.怎样使得文学创作“接地气”?热爱写作的群内朋友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的作品真挚动人?欢迎大家发表各自观点.

周来阳(常州)(920083616) 14:58:04

所谓的“接地气”也许就是指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文字中的故事、情感,似乎就在周遭,能够让人真切可感.本人觉得纪实文学、散文、戏剧等倒是可以提倡多“接地气”一点,但也未必要多设限,非要接地气不可.特别是小说,更不必那么强求,因为小说的可能性无穷无尽.凭空臆想的部分并不代表就不接地气,阅读体验也多种多样,文字驾驭力有高有低,文学从来都是写给一部分人看的,只要人类还没钝感到所有阅读的审美情趣完全一致,那么各种接地气不接地气的文学形态,不妨让其野蛮生长.

陈聪(南京)(1363671427) 15:12:20

纵观现今文学现状,似乎可以偏颇地把它分为两个层面,即上层建筑和底层文学.而所谓的底层文学,也就是我们说的接近地气的文学.

我最近发表在《时代文学》上的中篇小说《艾草的守望》,可以说就是一个接近地气的文本.小说从乡村走向城市,又从城市回归乡村,最后又被迫进入城市务工,这些是我曾经有过的真实经历和切实感受,无论是写工地上的建筑场景还是乡村里的农忙劳作,我都有过实际的亲身经历,因而不会显得娇柔造作!

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写作,虚构是很重要的因素,然而我们自身的切身体验也必不可少.当然,接近地气的文学创作,并非是要求一个高雅的人躬身于底层,刻意地去作践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心怀天下,慈悲为怀,放低目光,不俯视,平等待人.

徐向林(1261489298) 15:36:48

小说家如何接地气,我觉得有两个误区需要矫正:

其一,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被一些小说家认为就是“接地气”.事实上,小说家受所处环境、人生经验、感知视野等诸多因素制约,自己熟悉的,未必就是大众所熟悉的,个体小众化的认知,取代不了大众化的共同认知.因此,书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还不够接地气,我认为小说家要善于从“独唱”转变到“合唱”,书写大众共同熟悉的生活才算得上真正接地气.其二,部分小说家将底层写作视为接地气,小说的主人公几乎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误区认识,大千世界,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地面上,无论是高官、权贵、土豪还是金领、白领、粉领,他们与小人物一样,都是“地气中人”,因而,小说家是否接地气不是看他写出哪类人物,而应该看他所写人物是否与其职业、情感、生活相吻合.

王善余(宿迁)(870644027) 16:34:55

“接地气”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考察,对底层生命的体恤,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关照与触摸,用文字再现生命和情感的深度与向度.脱离生活的“虚构”,所展示的仅仅是作者的想象力和写作技巧,但绝不会达到让读者走进生活、认识人生的效果.


朱秀坤(兴化)(474275345) 16:35:24

首先要写自己熟悉的有切身体会的生活,将目光投放到最需关注的百姓之间,最好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也就是要有生活.其二要怀一颗悲悯之心,真正写出百姓的喜怒哀乐,写他们的真实情感与生活,写出其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第三还得有一定的升华,接地气,也不是原生态的日记,还得有自己的创作,当然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周荣池(高邮)(972013006) 16:47:34

我觉得接地气不仅仅是面对自身,也不仅仅是虚构与真实的问题,而是要有一种“当下”意识.正如叶兆业所言,一个作家如果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那是无能的.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深厚的过去,这是我们写作的源泉,然而写作者要警醒的是,我们不能沉湎于回忆本身.

要让往后看的写作爆发出其正能量,作家就要时刻有一种“当下”意识,要能够自觉地将写作与当下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作不能成为产生问题的工作,应该更多地去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文字才能在回望过去、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让作品能够有能力面向未来.

所谓的接地气的文学作品就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甚至能够解决很多年后的问题.

王夔(泰州)(7866588) 17:26:44

接地气,一个最重要的关键之处在于介入当下.这又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当下错综复杂的表象;另一个是在表象之下,我们内心世界那么多的喜乐哀愁.描写错综复杂的表象是介入,但深入内心世界,描写错综复杂的表象在内心深处的投影,才是文学所要努力的方向.我不认为所有的“过去时作品”都不接地气,要看,能不能从“过去时”里看到当下.当下的作家和评论家,在谈到作品创作时,往往都会谈到“悲悯情怀”或者“悲悯之心”,这个悲悯,就是体察社会底层生活的不易,写出贴近底层生活的作品.文学作品中的悲悯情怀,无疑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

黄国建(江西)(693756239) 17:37:07

“地气”是指饮食五谷之气,百度直接给解释:接地气”说白了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所以在这个纸质市场萧条和工作格子化的时代,紧接地气实际更多的已经转变为“紧接手机党”.现在有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中老年知识分子已经有意无意排斥年轻作家的作品了,比如最近张纪中就在采访中否定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我想更多的否定是关于思想内容上吧!这是难以避免的“新旧摩擦”,因此,谈到接地气,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文学创作的接受者!老龄化和早熟化的事实让文学创作陷入了一个更加尴尬的接受危急中,读者年龄的跨度让作家们难以驾驭文字和感情! 说到关注底层,在新闻媒体“有图有真相”的快餐式底层生活的报道下,如今的文学创作应该更加没有市场啦.

王善余(宿迁)(870644027) 17:41:55

根据新闻写成的小说,其实也大有市场,如刘庆邦的《神木》(改编电影《盲井》)、傅爱毛的《嫁死》(改编电影《米香》)所写的煤矿黑暗与人性纠结,新闻早有报道,一经用文学进行包装,还是拥有众多的读者和观众的.

王夔(泰州)(7866588) 17:50:06

新闻报道不属于艺术的范畴,但从其信息接受的角度来讲,自然“有图有真相”以及视频更具视觉冲击力.在一个“速食”的时代,艺术的“慢”的特性显然很难与时代同步.承前所说,真正的文学比美术、音乐更慢,因此严肃文学的受众降低并不奇怪.

电影改编小说走红,在于它艺术形式的改变.

2014年9月10日

王痴痴(常州)(88489115) 10:05:19

个人认为,狂接地气的也有很多,自己的文学水平不够,就只能写写所谓接地气的文字,其实是即使让他写有些层次的文字他也写不出,所以有时候接地气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而已.

朱海峰(南通(412676355) 10:08:55

首先得明确一下接地气的概念.究竟何谓接地气?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就是接地气,写小我的情感就不是接地气了?以时下生活为写作对象的就是接地气,写古代生活的作品就不是接地气了?表现手法上,写实主义的就是接地气,超现实主义的就不接地气了?我倒一向认为,接地气,本身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文学本来就是以人类生活为写作对象,所有真诚的写人类的文字,都是接地气的.

王痴痴(常州)(88489115) 10:09:10

作文和做人是一样的,是一个循序渐进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正如作文,有与世隔绝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那么文学创造也是一样,有紧扣日常生活的浅显道理可说,也有飘然世外的感叹与境界,这些不可割裂.甚至,只有当人透彻地进入某个高境界之后才能回归脚踏实地的生活,才能更加接地气.

老夫子(常州)(444910751) 10:47:01

关于文学创作接地气的的话题,我认为对待接地气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接地气拒绝庸俗化.从文学的格调来看,特别是散文、诗歌应该说是在文学大范畴内是属于比较高雅的文学形式,所以在接地气的创作中首先要保持文学的艺术高雅格调;其次就是文学作品内容内涵,要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不是闭门造车,片面追求所谓的“接地气”而使作品庸俗化.

二是接地气拒绝随波逐流.“接地气”从内涵上和“与时俱进”可以辩证的理解成同义词,回顾那些传世文学作品的经典大作,为什么通过上百年的时代变迁和历史的淘汰而积淀流传下来,我认为是作者对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有着具有独自的定力,不被“当下”的官场政治、流行文风等左右,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政权政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的发展轨迹,都是有着起伏曲直、低谷的历程,文学作者如果没有自己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取向而一味的附庸,所创作的作品往往经不起历史长河的冲刷和考验.所以说作者在理解接地气、当下意识的同时,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

王建湘(编辑)(715376128) 11:02:49

这一期大家围绕文学创作的“接地气”各抒己见,对“接地气”这一说法本身也展开了严肃的讨论.著名编剧作家王海在接受采访时说:“想写什么写什么.真诚地写、接地气儿写.相信你是人,你写的是人,就会有人找到共鸣.但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不论怎样,当我们拿起笔进行创作之时,要真诚地写,写熟悉的人与事,让那些愿意看我们文字的人,能够与我们的心意相通.

以上对话只是这个话题的一部分,未经本人审阅,所提之时各自观点.

类似论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中的言意之辩

摘 要:言与意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滥觞可追溯至《周易》,而对它的探讨则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本文就南北朝。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4028 点赞量:31125

文学创作的通俗化与民族化

内容摘 要:通俗的文学是大众化的文学,但并非是要让文学流行化,流行化的文学只以消遣和娱乐为宗旨,忽视或&。
更新日期:2024-8-4 浏览量:15858 点赞量:4744

文学创作(创作)

我从事多年文学创作,主要以长中短篇小说为主,在不停的创作过程中,一直在探索总结创作经验 初学时,觉得要遵。
更新日期:2024-5-10 浏览量:66309 点赞量:14419

文学创作中的翻译掠影

摘 要:文学创作和翻译构成了文学的两大主要形式 这两个方面相互争鸣,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 遗憾的是,人们忽略了创作与。
更新日期:2024-8-25 浏览量:106245 点赞量:22891

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特征

摘 要:川端康成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文艺美学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常运用新感觉派和意识流手法,借情景表达内心,时空跳跃变。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4442 点赞量:4363

赵树理的文学创作

赵树理,一位为农民写作、呐喊的朴实正直的人民作家,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他以简洁质朴的风格、生动细腻的笔触、。
更新日期:2024-7-17 浏览量:92274 点赞量:19846

欧阳修文学创作

摘 要: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一代文学巨匠、史学大师、学术泰斗欧阳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
更新日期:2024-2-12 浏览量:29827 点赞量: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