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能力培养

本课题为2011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以张家口教育学院国培计划为例;课题编号S2011—518;课题主持人:陈延东,课题组成员:赵江岩、张海、田晓冬、张海斌、张海涛、贾立真、杨昌军.


摘 要: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培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能力,其自主性、互动性、快捷性对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 键 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海斌(1978年9月生),男,张家口,汉,大学,张家口教育学院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郑晓春(1977年3月生),女,唐山,汉,大学,张家口教育学院护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五官护理.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4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仍为3.13:1.而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四成以上.传统的农业生产由于原始的生产方式,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难以使农民过上小康生活.这使得大量青年农民,逐渐疏离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但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依然从事技术要求不高、就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脱离了乡村原有的人际网与内聚性,又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中,农民劳动力文化状况成为自身参与竞争的障碍.而失去大量拥有一定文化的劳动力的农村,农业发展速度愈加缓慢,农村自身的发展也缺乏知识基础.农村的繁荣、城市的生长和现代化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工作在广大乡村的农村教师担负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拥有一支能够解决农村教育症结,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农村发展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根本性问题.

农村教师的定义:农村教师是指工作在广大的县以下的乡镇和村落学校,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农村劳动力的培养者;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主导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实现着培养人与培养农民的统一.他们的主体是农村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

农村教师自身所处的环境:生活乡土化,工作场所偏僻,农村学校又往往是当地的科学、文化、体育中心.工作量超常,生活质量有待提高,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教师群体掌握较少,拥有的教师教育资源贫乏.经过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寄宿制学生增多,教师又比以往承担更多教育和管理责任.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

对于教师的教育能力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应明确教师教育能力是成功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仅只包括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体.从教育学角度看,它包括教育预见能力,传道授业能力,教学过程控制能力,专业的扩充能力.从心理学视角看,教师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研究能力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教育能力包括促进个体的参与集体、个体相互作用及和睦关系构建的能力,唤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鼓励其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等.作为农村教师还要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由于环境的原因对农村教师教育能力的要求要高于城镇教师.

二、提高农村教师教育能力的方法——培训

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示范性项目,这种集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首先是培训时间短,任务重,难以解决工学矛盾,容易流于形式.其次是部分教师对培训的认识不足,对网络培训的形式不适应,难以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培训效果不佳.再次培训资源不足,忽视教师发展的实践与环境因素,实际操作过程中避重就轻,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教师形成职业倦怠,培训的考核机制又不尽合理,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形不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培训被当做职称晋升的条件,无法实现教师培训的目标.

草根化的自下而上的校本培训,更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它是以本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

目前,校本培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缺乏培训者.农村中小学知名教师数量少,外聘的专家又不完全适合自身情况,教师与专家互相不了解.其次,缺乏培训资料.农村学校由于地域原因相对闭塞,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困难,培训的内容也不足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再次,由于管理的问题更习惯于把校本培训当成上级交予的任务来完成.严重偏离学校实际和教师的内在需求,造成培训的形式化.

教师职业的性质使培训成为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活动,建立一套符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特点的培训体系.将教学研究、人员互动、反思实践相结合,“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为主要模式的校本培训方式,应该是今后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的方向.

三、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实效,不流于过场.增加教育智慧构建哲学思维,通过培训真正能提高教师水平,能够解决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培训内容适应教学实际,对农村的生产实践有帮助,不仅只面向于升学还应对包括适应农村实际的职业技能教学培训,应该能够减轻教师的职业疲惫,提高工作兴趣,提供有益的材料减少备课时间.能够改善教师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2、发挥创新性,改变评价体系.培训不应是结果,而是手段,让教师真正体会到培训的作用,把参训作为工作一部分,从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改变教师对培训的抵触情绪不能强迫教师培训,将培训与职级晋升脱钩.3、研究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领导层面解决培训管理问题.教育管理机构也应加强研究教师培训问题,不仅仅作为政绩工程,为完成任务而走形式.

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培训的技术手段已经提出多年,对于解决培训过程中地表现出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在培训中采用信息技术作为平台,可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降低成本.这种方便灵活的培训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减轻学员负担.它的应用拉近了学员与教师的物理距离,使大家沟通拥有了一个快速方便的平台,给教学研究和教育专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方便他们开展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可以建立统一的资源库,扩大了知识的传输量,促使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具体做法有利用教师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有益的经验与培训专家和学员分享,通过教学论坛,搭建虚拟的学习网络.远程教育方式改变现有培训模式,利用信息网络构建大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平台,解决图书资料问题;运用流媒体服务等方式,实现远程示范课,通过远程通讯,与专家交流互动,提出问题;利用网络将距离较远但情况相同或相近的学校联系起来,编制适合自身的乡土教材;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网上电子档案袋,为管理机构对培训、决策提供依据.

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工作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首先要求教师掌握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1)对获取有用信息具有很强的嗅觉,能够跨越时空广泛地接受各种信息源.(2)动态的知识观,能够不断调整更新的知识储备,对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3)熟悉现代化信息工具(如计算机、网络、运行网络中的各种平台)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有信息的检索和鉴别能力.

随着教学手段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还应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开发并合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的能力.但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和方法并不能完全成为内容,不能不顾及外界条件随意滥用.

在农村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对于工作的开展有大有裨益.

类似论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法探究

【摘 要】农村教师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他们的素质情况、工作情况与生存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į。
更新日期:2024-4-12 浏览量:57397 点赞量:13541

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现状

摘 要: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现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4623 点赞量:29705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各地区各学校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本身。
更新日期:2024-10-22 浏览量:132874 点赞量:29013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其培养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被逐步的改革升级 因。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21744 点赞量:6375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1] 《标准&。
更新日期:2024-9-15 浏览量:119243 点赞量:2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