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的索取还是激励的必然?

在委托理论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出现满足了经理人决策的过程控制与企业利润剩余的结果控制之间的统一,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效用函数趋于一致的同时,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在现实中,股票期权容易被单方面理解,或者被视为激励机制的产物,或者被视为报酬的索取,因此反映经济现实的会计对此的确认也存在争议和分歧.新准则实施已经一年有余,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不在少数.本文从报酬性和激励性股票期权的基本方面入手,讨论其会计确认问题.

一、股票期权的缘起与基本概念

股票期权是舶来品,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但股票期权被设计的初衷并非出于激励或解决问题的目的.1952年,美国菲泽尔公司为避免公司主管们的薪金因高额的所得税而遭受损失,在雇员中推出了世界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到了上世纪90年代,股票期权作为企业一项新的金融创新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在美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得到成功实践和推广,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推行了股票期权计划.安然事件后,股票期权会计准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股票期权作为企业经理人激励约束制度和薪酬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所有者赋予经营管理人员的一种特权,购买是一种优惠价或锁定价.股票期权实际上是一个未来概念,只有经企业经营者若干年努力,使企业得到发展,每股净资产提高,股票市价上涨后期权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从而使企业经营者个人收益与企业经营状况高度相关,有利于激励经营者对企业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期权拥有者只有等企业股票上涨到一定程度后行使这种权利才有意义,因而股票期权制度也成为一些企业留住人才的措施之一.在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引入这种机制,如联想集团、方正科技都正在实行这种制度.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股票期权在国内也逐渐盛行开来.在.省略公司的从业者在为高薪和期权而激动时,突如其来的纳斯达克股市风暴却让大多数的.公司上市之路迢迢难望,而且不得不解雇曾为公司发展出了不少力的员工,为此留下了一个有关股票期权本质问题的争议:股票期权是企业出于激励员工的设计还是出于员工对企业剩余的索取?

二、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之争

其实,这种争议并非是截然对立的.美国《国内税务法则》第422条款将股票期权划分为两种――激励型股票期权(Incentive Stock Option)和非法定股票期权(Non-qualified Stock Option).这两类期权的特征不太相同.总体而言,激励性股票期权是指符合美国国内税务法第422款规定的、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股票期权,且收益中符合规定的部分可以作为资本利得应税;而非标准股票期权是指不符合美国国内税务法第422款和第423款规定的、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股票期权,该类股票期权的实施不受国内税务法则限制,可以由各公司自行规定,但个人收益不能从公司所得税税基中扣除,必须作为普通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行权日股票市价高于股票期权认购价的部分即作为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股票的出售高于行权日股票市价的部分作为资本利得缴纳资本利得税).可见,美国国内税务法将激励型股票给经理人带来的收益视为经理人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所得的价差,即企业给予经理人的激励;而将非法定股票期权的收益视为两部分:行权日股票市价高于股票期权认购价的部分作为经理人从企业取得的报酬的一部分,因此同经理人薪酬的其他部分如工资奖金等同样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对于股票的出售高于行权日股票市价的部分亦视为经理人个人的投资收益,是企业对经理人持有股票期间经营活动的激励结果.

鉴于这两种分类,在会计的确认上,便存在“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的不同.费用观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与交易的经济实质,是经理人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劳作交换股票期权,是企业的成本;而利润分配观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与交易行为的经济实质,是股东出于激励员工的目的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进行的让渡.前者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一项费用计入利润表,而后者认为股票期权是对企业剩余的分享,应减少未分配利润.

对于“费用观”,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认为,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并且“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但对于股票期权,第一,作为看涨期权,当经理人在行使股票期权的时点上所得到的股价高于行权价时,相对于企业来讲,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出是对经理人服务的补偿,与经理人薪酬的其他部分如工资、奖金等无本质差别,可被确认为企业的费用;第二,股票期权的赠予会导致现时企业或有项目的增加,由于符合这两点判断标准,将股票期权确认为费用是合理的.而实际上,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均采取了将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处理方法.这两大会计标准认为,股票期权是有价值的;对股票期权不确认报酬费用,破坏了会计的中立性;股票期权费用化可使财务报表更具信息含量,改进报告盈余的可信度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同样确立了以费用化确认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方法.

对于“利润分配观”,股票期权作为激励制度创新的产物,其设计初衷就是试图通过将企业经理人的自身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而对经营风险制造者最好的激励与约束就是让其自身承担经营风险,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使企业经理人能够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之一,进而得以激励与约束经理人为企业剩余最大化而努力行使好剩余控制权.因此,经理人股票期权是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经济实质之所在.虽然经理人股票期权合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经理人薪酬的一部分,但本质上仍是股东向经理人让渡公司部分净资产的要求权,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不会影响公司实体的利润数额,在经理人行权的情况下,此项交易只会影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可见,“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从形式上看,其共同点在于都承认股票期权是职工薪酬的一部分,正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所规定的“企业授予职工期权、认股期权等衍生工具或其他权益工具,对职工进行激励或补偿,以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而争论的焦点聚集在对股票期权的要素确认上,职工薪酬所带来的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是否都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进而是否一定要在费用中列支呢?

三、费用还是利润:我们的观点

观察我国股票期权的实践,实际上存在两种分类:一种出于对经理人的劳动进行补偿,称之为报酬型股票期权;而另一种则出于激励经理人的目的,通常称之为激励型股票期权.而在我国的会计确认中,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此并未加以区分,而是借鉴国际上的做法一律将其确认为费用,进行费用化处理.我们以为,虽然我国新准则的做法是与国际接轨的,但这种做法对于我国的实际来讲却有些偏颇.报酬型股票期权是对经理人已付出劳动的补偿,是企业在确认时点上对过去交易的确认;而激励型股票期权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结合,促使经理人不断提升企业价值、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促进.这样,股权激励计划和报酬计划本质上就存在差异,会计确认又如何能对此“一视同仁”呢?我们认为,性质未界定明确,既是我国企业对不同性质薪酬实行不同会计处理的理论障碍,也是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相持不下的矛盾之源.企业在制定经理人薪酬计划时应认清报酬计划与激励计划对企业目标和战略的不同作用.因此,我们认为:

对于报酬型股票期权的确认,虽然现在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的会计处理相同,会计处理上是在增加“管理费用”的同时增加“资本公积”,而且按照FASB的解释,该笔分录表明经理人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是一项特殊资产,在企业获得时立即被消耗,所以立即转化为费用,而经理人作为准股东以经理人服务的形式投入资本换取到股票期权,进行了资本易,所以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我们认为,报酬型股票期权作为经理人薪酬的组成部分,与经理人的其他薪酬交换而来的经理人服务是同质的,没有任何差别.在具体的确认方面,应该将报酬型股票期权视同于两笔独立的交易:一方面应解决经理人服务回报问题,即企业先对经理人提供的服务确认应支付的报酬,在增加管理费用的同时,增加负债;另一方面将企业经理人应得的报酬转为对企业股票期权的投资,即企业一方面应付工资减少,另一方面所有者权益增加.

而对于激励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众所周知,解决激励型股票期权确认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经理人身份转换的时点.因此,只有实现经理人从经营者的单一身份成功转型到“脚踩两只船”的兼具经营者和所有者双重身份的角色转换之后,股票期权才能真正实现其激励作用.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同企业股东一样,在经理人被赠予股票期权的授予日到经理人实际行权的行权日的这段时期内,承受股价涨跌的风险,股价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并不全部属于现存的全体股东,还有一部分被暂时存放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经理人行权日当日,这部分波动收益最终定量为行权日股票市价高于股票期权认购价的部分,转化为经理人个人的可实现收益.在这段时期内,经理人虽不是企业股东,却拥有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参与企业未来的盈余增长和股票升值的分享.因此,自授予日始至行权日止,激励型股票期权一直在发挥其激励作用.虽然经理人在可行权日获得了股票期权的行权,但直至行权日,由于其未将股票期权实际转化为股票,这段期间内股票期权价值的变动仍然影响着经理人的潜在收益,因此其激励作用没有改变.而行权日之后,经理人由企业潜在所有者的身份转化为正式所有者即股东,其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方式由潜在收益变为可实现收益,股票期权的价值变动过程已经全部完成,其激励作用亦被股票所替代,因此对其会计确认也应终止.从而,激励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即为在每个会计确认时点上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减少,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披露研究中心

类似论文

管理者报酬激励影响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 要 :管理者报酬激励被认为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文试。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5238 点赞量:9361

党校教师的激励措施

摘 要:党校既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学校,又是党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党校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肩负着神圣的政治使命与。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19390 点赞量:5124

保险试水股权激励

华康一旦上市,就意味着,入围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外勤队伍中将诞生一批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 这就是华康股权激励的魅力 有分析认。
更新日期:2024-4-27 浏览量:56573 点赞量:12582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人激励机制

摘 要:针对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中拥有项目控制权的代建人有效激励不足,提出了一个运用项目治理理论构建的代建。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20671 点赞量:5871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2 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147-02摘 要本文阐述了员工激励机制的。
更新日期:2024-11-23 浏览量:143430 点赞量:30604

评语在小学课堂上的激励作用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配合课程功能的改变,评价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
更新日期:2024-9-9 浏览量:18096 点赞量:5316

奖学金对提高生培养质量的激励作用

【摘 要】在“以奖代免”收费制基础上,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公平竞争、培养创新意识、导师监管制等方面阐述了奖。
更新日期:2024-1-4 浏览量:8775 点赞量: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