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在分析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过程的角度研究理实一体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重构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最后介绍了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 键 词 :成本会计 理实一体化 工作过程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24-02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继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之后,为研究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开设的一门课,在会计核心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少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角度来重新设计成本会计的教学.

1.《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1.1 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转变

绝大多数会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对企业的生产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简单认知阶段,难以把握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特点等具体实践问题.而现在的高职《成本会计》教材虽然版本很多,但基本体系都是一样的,先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再介绍成本核算,具体是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此基础上总结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最后就是成本分析.教师基本都习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对熟悉成本会计整个课程内容的人来说,这个体系非常系统,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前后的内容很难联系在一块,譬如材料费用的分配,首先要分析是直接计入费用还是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的话怎样分配,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分配,起初学生还有兴趣学;学完材料之后,又要对职工薪酬、折旧等等费用进行同样的分配,而学生有的还不知分配有何用,慢慢的就对分配失去了兴趣,到后面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甚至产品成本计算时就与前面的数据很难联系在一起.

1.2 表格过多,计算工作量大,授课难度大

成本会计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表格来讲解成本核算的过程,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表格都占有很大的篇幅.另外计算方法特别多,每一方法都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公式,计算工作量大.另外成本会计前后表格联系密切,在授课时往往为了说明一个数据要把教材前后翻看,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思路而不知所云.

1.3 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效果不甚理想

绝大多数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是文科生,她们对数字和图表敏感度不强,数学归纳总结能力差,而成本会计这么多表格和公式对于她们是个不小的挑战.成本会计前后联系密切,有时前面的某一个数字出现错误,导致后面的结果不正确,学生费了很大的力气计算却得出错误的答案,这样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计算产品成本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到底采用哪种方法须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特点决定,而对于从未涉入到具体实践中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陌生的.最后,成本会计应当在掌握好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开设,有些学生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掌握的不是很好,导致成本会计根本就听不明白,而成本会计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特别强,章节多、方法多,前后联系密切,若前面章节没有学好,后面的根本就听不懂,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4 考核形式单一、制度不严格,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现行的成本会计考核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都是对书本中基本知识的考查,甚至有些还是原题,学生在考前突击两天就能考个很好的成绩,难以测试出学生真正掌握的程度;虽然有些老师平时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但基本上平时成绩都是满分,分不出优劣.还有的学校考试制度不严格,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还有一次免费补考的机会,而且在补考时管理松懈,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学生对待考试不认真,学习积极性差,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教学具体设计

2.1 设计理念

为了理实一体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本文从工作过程的角度重构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工作过程是指工作人员为完成某一项任务,并达到最终工作效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行动程序.从具体岗位的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的特点,加强了学习与工作间的融合,有利于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2.2 具体设计思路

具体设计时,我们打破原先的模式,把整个知识重构、序化,构建以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模块,如下图所示,第一模块讲述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成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成本会计研究的对象、职能和任务,如何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第二模块讲述成本核算,这也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部分我们打破原来的模式,直接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详细重点讲述,辅助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简略讲述;第三模块就是成本分析,简单介绍成本分析的方法,重点讲述相关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重构序化后的教学模块如图1.

因为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而基本方法可以单独使用,辅助方法不可以单独使用,必须结合基本方法使用,所以在具体讲述基本方法时,我们又分为六个任务,即熟悉生产过程、要素费用的分配(以材料费用为例)、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每一具体任务中再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3.理实一体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本文以品种法为例,简单讲述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教学的实施情况.首先联系了相关的企业,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的流程,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品种法作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然后以某一月份企业的资料为例,具体看材料如何分配、工资如何分配,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什么是直接分配法,怎么运用,然后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做完这些之后再加上期初的成本,这些总成本月末时有多少是完工的,多少是未完工的,怎么分配,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设置疑问,使他们对这些问题充满了兴趣.

在具体教学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一般5人一组,选举一人为小组长,其他四人分别担任材料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等其他任务,当然在过程中要轮岗进行,使所有学生都能熟悉整个过程.在分组时,注意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点的学生搭配、外向和内向的学生搭配,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活跃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小组讨论完之后,每一小组选出一人来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若对回答有异议可以提出,然后整个班级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

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本人对1和12级会计电算化的8个班采用了这种模式,从最终的效果看,学生普遍反映自己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并且能够运用相关方法进行费用的分配,基本上能解决成本核算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从工作过程的角度设计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具体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内容,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类似论文

中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制造类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改革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让其。
更新日期:2024-7-9 浏览量:16499 点赞量:5246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

【摘 要】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对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探。
更新日期:2024-1-9 浏览量:9852 点赞量: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