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

摘 要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年青家长或因自己的工作繁忙,又或因怕费神,图省事,将孩子的生活、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老人由于赋闲在家,难耐寂寞,也乐于代劳.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教育,专家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笔者在本文中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隔代 教育 利弊 对策

1.引言

前不久,笔者就我市“隔代教育”情况,趁我市某小学开家长会之机,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学生是随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长大的.对于老人带孩子,76%的年轻父母表示对孩子的生活及安全很放心,但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不放心;有58%的年轻父母认为孩子可以学到尊老爱幼、礼貌、谦让、节俭等传统美德;94%的年轻父母认为孩子和老人在一起养成了一些不好的性格或习惯,孩子在家里变得任性娇气、惟我独尊、霸道蛮横、懒惰散漫;56%的年轻父母同时觉得孩子在外面变得胆小、过于听话、无主见,偏于内向;有86%的年轻父母认为自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会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82%的年轻父母表示如果有时间会选择自己带孩子.

2.隔代教育的优势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带出一宝”.首先,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由于不再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老人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因而更有精力和耐心去陪伴、教育下一代.

其次,老人有着比较丰富的育儿经验,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起码是教育了两代人,有了儿女辈的实践,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知道应该怎样去处理,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经验是很重要的,现在各种类型的育儿书籍、教育书籍,也都离不开实践的经验.小孩生病大家都乐意去咨询一些老医生,也都是看中了他们的经验.

第三,老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是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飞人乔丹就曾这样说过:“其实变老是我由衷期待的事之一,做个老人应该是挺有趣的,我可以跟一堆心爱的孩子们吹牛讲故事,甚至撒点小谎,这听起来不是挺有趣的吗?像我就常向家中的长辈请教一些问题,问一些他们那个时代的事,看得出来那让他们觉得好开心.从回答问题中,他们仿佛寻回了那个时代,也让我知道了他们曾经经历过多么重大的事件.比如说象我太太那边的人,他们最爱聊我还没有到芝加哥来之前的事,谈以前的芝加哥是什么样子的,像帮派、政治等等的重大事情,等我老的时候,大概也会跟孩子们说我这个时代的芝加哥是什么样子吧.”

第四,有学问、有才能的老人教育孩子能达到很好的启蒙教育效果.隔代教育中,孩子与有学问、有才能的老人家在一起,自然可以学到知识,坚定信心,树立远大理想.老人对孩子的启发和教导同样能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脑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启蒙教育效果.

第五、多数老人们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3.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

隔代教育虽然好处多多,但年青家长并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在隔代教育上.由于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对此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1)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多数老人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老人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老人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不能得到矫正.我市枫树山某小区有一住户,母亲为督促儿子改掉粗心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大声朗读检查一遍.可孩子嘀咕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替孙子改正错题.孩子毛病未改,期终考试数学刚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乱成一团.


(2)老人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由于隔代家长的教育思想存在的年代与孙辈们所处年代在时间上跨度大,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各时代的经济差误不同,地位不同,时代给予各人的压力不同,他们在对子女如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目前很多新兴时尚事物,隔代家长们很难接受,也很难学习例如电脑已普及化,但隔代家长对此看法不一由于自已不了解,又得很难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得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变少了.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当不出格,而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这样易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3)过分保护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孩子的依赖性,易使孩子变的更加娇气.在家庭中隔代家长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隔代家长种种做法,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已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祖辈们的包办代替只是短暂的这种怕孩子吃亏怕孩子摔倒的心理不仅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包办代替不可能代孩子做一切事,包办孩子的一生,孩子未来的路很长需要自己去体验和尝试,相反这种包办一切,只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4)隔代教育引起家庭内部教育现象的不一致.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祖辈在生理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而年青父母们对现代教育观念吸收较快,两代人在对待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出现不一致,如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易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们对孩子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儿童最需要的是对父母的情感依恋这种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的祖辈的爱更多在于满足幼儿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 4、对策

显然,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如何扬利除弊,充分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是祖辈家长和年轻父母们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此提出的一些建议:

4.1 年轻父母

(1)明责任、不推脱.作为孩子的父母,要端正父母育儿观念,不要轻易将责任推向祖辈.众多有识之士郑重指出 “父母有教育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是的,父母不应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轻易交给祖辈,即便要将子女托给长辈,也要意识到其不利因素而加以消除.不因工作忙为“借口”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使孩子的心灵渴望和痛苦埋藏心底,无处释放,造成亲子隔阂,更不能将孩子轻易交给长辈就“万事大吉”,以此丧失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年轻的父母只要有情点击,合理安排,就能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多沟通、互学习.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已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如周末带孩子外出,睡前讲故事,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读物与老人交流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注意沟通时的语言应尽可能地简化语言,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尽可能减少沟通障碍.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此时,如果父母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

4.2 祖辈家长

(1)教有方、管有度.首先要端正教养观念.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娇惯,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如:刷牙、洗手帕、穿衣穿鞋等,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孩子独立去解决,培养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意识,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其次,让孩子感受批评.有些祖辈怕孩子受委屈,不愿意说孩子的不是,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批评.其实,孩子错了受点批评也是正常的,虽然当时孩子的心理难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谁能保证他的一生中不受委屈呢?

(2)多观察、好引导.祖辈家长往往以单一的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百听百服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以致不全面地、客观地衡量孩子,无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久而久之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扼杀了孩子潜能的发挥,错失了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创造能力的良机.孩子好奇、好问、好动,易接受新事物,但辨别能力较差,学习意志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祖辈应遵循客观规律,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思想品德、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健康等,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满足竞争社会对多方面人才的需要.隔代家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祖辈抚养较父辈抚养有更深的代沟,祖辈与孙辈缺少交流,因而易养成孤僻、寡言的性格,针对这一实际,家长可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如:请孩子每天谈谈学校、班级发生的事;请孩子为家长讲故事;过生活;开展户外活动等.在接触孩子时发现他有优点或进步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激发其兴趣,增强其信心.既使做错也不轻易下结论,予以批评指责,而应以亲切的目光,关爱的口吻耐心询问,如:“你为什么这样做?”“能不能做得更好些?”等等,给他以反思的过程、回旋的余地,从而充分发挥其内因的作用,尊重其主体地位,感悟自己的得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会导致不良的行为,继而产生不良的后果,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务必重视和关注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学新知,促提高.作为老人,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平时与育儿经验较为科学、有成效的邻居们多交流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从中汲取可以利用的好的做法.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孩子,隔代教育具有不可避免性、它的存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是辩证的,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只有扬长避短,才是教育好孩子的良方.

类似论文

隔代教育不容忽视

[摘 要 ]:迫于当前繁重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再加上父母退休后闲暇时间多。
更新日期:2024-7-24 浏览量:93058 点赞量:19985

如何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

【摘 要】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隔代教育对幼儿及家庭都有一定的弊端,因此,祖辈抚养人、父。
更新日期:2024-11-23 浏览量:143223 点赞量:30505

提高学前儿童隔代教育质量的途径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我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家。
更新日期:2024-10-13 浏览量:131274 点赞量:28544

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加强农村小学生诚信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承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文峰小学校课。
更新日期:2024-4-19 浏览量:56082 点赞量:12626

如何减免隔代教育中的“负教育”

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是随祖父母长大的,其中广州占到总数的一半;上海的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北京的。
更新日期:2024-7-15 浏览量:94712 点赞量:21138

支招3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

现在不少爸爸妈妈外出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爷爷奶奶“带”,而老一辈对孩子的教育一般延续他们“古老”的。
更新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56202 点赞量:33231

隔代教育

摘 要: 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
更新日期:2024-9-28 浏览量:116799 点赞量:2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