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行政管理专业的《组织行为学》教学困境与

摘 要:《组织行为学》是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大多数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前,在面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授《组织行为学》面临的困境有:缺乏专门针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组织行为学》教材;教学的方法单一,实践性不够;课时安排不够;评价体系不科学等.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核心在于,充分了解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诉求,开发本土化与政府化的管理案例,有侧重的给学生讲授《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与知识,以期满足其特殊诉求.

关 键 词:《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专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84-02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介绍及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殊诉求

在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组织行为学》课程被列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分配了4个学分的分值,可见《组织行为学》课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不同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对于该课程,有不同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特殊诉求.就西南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目前的需求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将来会选择考研,继续学业深造,或是考公务员,走上各级各类机关或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岗位,因此,在面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该类学生的特殊诉求,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采用一些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管理案例,将带有浓厚工商管理特色的《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化,要创造机会加强专业实践实习的内容和时间,以便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自己专业的实践特性,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二、面向行政管理专业的《组织行为学》教学困境

1.困境之一:缺乏直接面向行政管理专业的专门教材

目前,《组织行为学》教材呈现两个趋势:一是主要为面向经管类专业,比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国际商务、审计等专业的学生的教材,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有不同于这些专业的特殊的培养目标,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就存在不同,那么在面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选择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教材,但遗憾的是,专门面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组织行为学》教材目前还没有.二是现有教材多为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本土化不够或是基本没有本土化.《组织行为学》是西方语境下产生的科学理论.虽然科学不分国界,但是每一个学科理论都有其适用的环境和条件.中西方历史文化、思维习惯和社会环境差异,导致教学中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有些困难.

2.困境之二:现行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未充分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首先,在现行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活动中,“灌输式”仍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全程都是自己语言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和记,实际上这一过程只保证了信息输送环节的质量,而信息接受及运用环节的质量却无从验证.再次,教学过程“依赖性”特征突出.一方面,教师为了实现内容讲授的全面性,过份依赖于教材,因而很容易形成照本宣科的局面;另一方面,受多年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养成了全程依赖老师讲解、而很少自主思考的习惯.

困境之三:现行的课时安排不足以覆盖其教学内容

目前,西南科技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组织行为学》为48学时,与《组织行为学》包含的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学时偏少.《组织行为学》在经济管理学院院都是在高年级才开的课程,一般学习之前都学习了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之后.而在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业,二年级就开了该课程,学生在接触该课程之前并没有接触到相应的课程,再加上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到专业核心课程上去,因此使教师的教学遇到很多困难.一方面,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还要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现实让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压力很大,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吃力.

3.困境之四: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不科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授课时的侧重点不同于经管类专业,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也应根据其授课的具体内容、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评价.但是目前的教学评价,是采用统一的考试模式,即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考试标准、统一考试内容,通过考取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实际上无法测试出不同专业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在专业教材缺乏的现实条件下,根据本专业需求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在授课中,授课教师应当依据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实际,对《组织行为学》的内容进行取舍,形成适合本专业要求的“自己”的《组织行为学》授课内容.如除了把《组织行为学》中的基础理论部分作为教学重点外,还要结本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在对学生讲解组织层面的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是,就要重点给学生讲解行政组织之不同于商业组织的结构特征,这样不仅能够缓解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也有针对性地满足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对行政组织知识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针对新出现的热点问题,及时地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时刻关注和思考社会热点问题.

2.挖掘传统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案例以增强《组织行为学》教学的本土化和专业化

本土化案例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本土化案例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本土化案例有助于营造具体、生动的管理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师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促进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本土化案例或众所周知、耳熟能详,或一点即明,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虽然中国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但是五千年的历史实践蕴藏了丰富的、孕含着伟大管理思想的本土化案例资源.这类案例有涉及帝王将相的管理案例,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就霸业的经典史实;有百家学说中的管理案例,比如《论语》、《庄子》、《孙子兵法》等诸子百家的经典著述中的案例和思想;有文学作品记述的案例,比如古典四大名著塑造į 40;优秀管理人才和经典管理案例;还有现代企业管理案例,比如巨人、东星、三鹿、海尔、吉利、联想等现代企业集团的兴衰成败;还有当前社会焦点及身边新闻,大到国际政局的变动,小到柴米油盐等民生问题.

3.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手段多样化,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例如案例讲解时,可以结合案例的案情,选择适当的语言风格,调整语速快慢,控制语调高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比如,在讲授《组织行为学》中的情商和意志与个体行为关系时,利用《史记》记载的匈奴单于冒顿的案例收到较好的授课效果.通过教师的讲述,辅以相关图片和简短视频,介绍冒顿从幼时遭弃、奇迹生还、鸣镝练兵、弑父自立到灭东胡、吞月氏、建立强大的匈奴帝国.这样借助惊心动魄的案例情节和荡气回肠的历史文化,营造一个学生能够投入其中的课堂氛围.在这中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情商和意志的重要性.

4.建立一套公平、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应当打破完全统一的考试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考评.如结合各章节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课堂测试、单元测试或期中考试,随时检测教学重点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实际案例分析处理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如以学生发言的次数计算学生的平时成绩,对于积极发言和发言质量高的学生实行加分等.另外教师可根据该专业的需求对所讲内容有所侧重选择,进行评价时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对一些重要的需要识记的知识,可以通过统一出题考试,如试题量可占70%,另外30%的题量结合不同的专业分别出题,打破“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教学评价模式,最终应以书面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实际案例分析处理能力及平时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等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类似论文

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资产评估学》教学

摘 要:《资产评估学》是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拓展专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更新日期:2024-4-7 浏览量:13304 点赞量: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