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制追求科研实效

区县教科室是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部门,承担着管理、指导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职能.为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多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坚持科学管理,坚持机制创新,不断追求科研实效,真正发挥了教育科研的先导性作用.

一、创新运行机制,提升科研品质

我区为探寻科学管理之路,积极创设了新的发展机制,把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设区域教育科研文化,使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内化为全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了全区教师对教育科研自觉追求的精神和作风.

一是建立了“金字塔”式运行模型.江宁区教科室根据区域教科研发展的需要,建构了以“草根”工程为塔基,“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为塔身,“火炬”工程为塔尖的“金字塔”式运行模型,分层推进,不仅使得各个层次的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使全区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是建设了教科研实验田.“十一五”以来,全区创建了区级教科研基地学校30所,市教科研基地学校9所,省教科研基地学校4所,市项目研究中心4所,市“所外研究所”1所,教科所特色项目学校3所.

三是完善了教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为激励学校、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使教科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我区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和考核激励制度,紧密地把教科研工作和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相结合:把学校教科研工作细化、量化成具体分值,作为评估学校当年办学效能的一部分,学校效能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各种先进评比、绩效工资比例、教师职称的评定等.这样一来,管理与考核评估制度就能更有效地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自觉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坚持开展课题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

我区教科室协助教育局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宁区加快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推进,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为我区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近年来,我区教科室还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江宁区“教育名区”行动计划》《江宁区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规划纲要》《江宁区“三名”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协助主编的《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专著,分别获江苏省第二、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奖.

三、建立课题引领机制,为学校发展服务

我们倡导学校以课题为统领,按照“课题研究一优势项目一学校特色一特色学校一品牌学校”的名校成长轨迹,将课题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我区教育局专门制定了课题研究经费奖励制度,这在全省是首创.“十一五”以来,全区立项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40项省规划课题、148项市规划课题,以及多项国家电教馆,省、市教育学会,区科研规划课题,做到校校有课题.

我区一批学校在课题引领下,不断形成校本特色,对学校的全面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在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中,全省普教系统共有89项成果获奖,我区有5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排在省市前列.

四、用先进理念引领,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江宁区不断拓宽视野,学习新思想,引进新理念.2008年引进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课题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江宁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江宁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推进“友善用脑”.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我区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出一批具有江宁本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思路.如:东山小学构建了“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吸引了安徽、浙江、广西等地的学校慕名而来,并在当地整体推广;竹山中学构建了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的“适性课堂”;湖熟中学则提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为核心的“三自”学生培养模式.这些课改成果不但成就了一批优秀教师,提高了我区整体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品质,造福了全区的中小学生.

不仅如此,随着“友善用脑”理念的逐步推进,一些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技法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也在全区中小学课堂中普遍使用,很多学校建立了音乐、健脑操资源库.

“友善用脑”课题实践专题总结还被《江苏领导参考》引用,多篇阶段性成果刊登在《上海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等刊物上.2010年“友善用脑”课题研究荣获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11年荣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实施“适性教育”.2010年,我区成立了“学情调查中心研究组”,研制了科学的调查样表,对中小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以及学习快乐度等学习素质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学情调查,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酌情给每个学生建立学情档案,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对策,从而使教育教学行为更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

五、创新培训机制,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师资水平的提升,我区教科研实施了多种辅助形式,如选派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做课题、开展教学专题讲座、编写教育刊物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十一五”期间,我区在省、市率先开展教科研带头人的评选活动,连续三届评选了122名教科研带头人.

区教科室还采取多种方式引领科研骨干成长.开展读书考学活动,引导教师读教育类专著,看教育类报纸杂志;选派教师骨干赴国内外学习培训,开拓他们的教育视野;建立了“名带优”后备梯队的教育科研档案,具体分析了解后备梯队成员在教科研方面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困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着手制定了相关对策,助推了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第二,构建“个人课题”网络,提升科研素养.为引导广大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自身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区全面推进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活动.2006年起步阶段时,全区只有93项个人课题,目前,全区80%以上教师有自已的课题,每年立项的“个人课题”达6000多项.形成了市、区、校研究网络.


第三,开创“菜单式”讲座,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教师科研意识,普及教师的科研素养,锻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我区教科室创造性地开展“菜单式”教科研专题讲座活动.“菜单式”讲座的主讲人来自区各级各类带头人与骨干,通过自愿申报招标与区教科室考察选拔的形式产生.目前已经建立了8个模块、250多个本土精品“菜单库”,每年进校讲座300多场次.现在,“菜单式”讲座已得到了主讲人和学校、教师的普遍认可.骨干教师有了展示的平台,学校、教师的成果与经验得到交流与推广.部分带头人不仅能力得到锻炼,知名度也得到提升,由区内走出区外.仅2011年,我区教师被请出区外做讲座就达123场次.

第四,办好教育刊物,建设学习载体.近年来,我区教科室连续出版了两 期《班主任工作案例》专集,并聘请省、市专家、教授进行一对一的点评,给全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启示,培养了一批研究型班主任.

2011年,围绕“区教科研提升年”的主题,教科室编写了《教师教科研读本》.该书在阐述教科研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侧重于教师教科研实践策略的指导,给全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教科研的蓝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实习编辑李华凯)

类似论文

科研攻关机制与科技动力的接合

摘 要:胜利油田钻井院钻井所作为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56人科研团队,通过打造卓越团队,研发领先技术,培养出了5名中石化学术带头人。
更新日期:2024-3-25 浏览量:46226 点赞量:11133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

摘 要: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教师科研活动的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
更新日期:2024-10-5 浏览量:18456 点赞量:5277

需要理视野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激励机制

[摘 要]本科生参与科研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和提高、高校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量:133569 点赞量:29328

加强教育科研素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摘 要】为求更好地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而应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 那本文就。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4641 点赞量:9315

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

一、高职学院科研的现状分析 2006年5月,我们就高职学院的科研现状作了一次小型的网上调查,在全国各地选取200所高职学院发。
更新日期:2024-2-13 浏览量:31293 点赞量:7755

科研院所职评聘机制优劣

摘 要:完善、科学、合理的职称评聘制度,不仅能够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其责任心。
更新日期:2024-7-28 浏览量:94661 点赞量:2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