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比较文学概述

摘 要 :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模式.学者们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集中于梳理比较文学学科史、开创比较文学理论范式.以跨文明和变异学为核心的比较文学新理论,直接推动比较文学科学理论建设.中西比较诗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独树一帜.面对中国文论“失语”困境,学者们提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西文论平等对话、跨文明研究等出路.比较文学实践研究渐渐摆脱传统“X+Y”式的肤浅比较,走上跨学科、跨文明、变异学研究.对前人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史和比较文学学术史意义重大.

关 键 词 :比较文学学科史;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西比较诗学;跨文明研究;变异学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166—06

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迅猛,已经渐渐成为人文和社会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一大批杰出学者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卓有成绩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前赴后继,优秀教材、理论著作、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对如此红火的研究现状,及时有效的阶段性总结意义重大.本文根据近年出版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著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概述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离不开理论探索.理论研究作为风向标,决定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走向和历史进程.

1.对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

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首先体现在对“中国比较文学史”及“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

1996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徐志啸的专著《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贾植芳先生在序言中说道:“他对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发展流变以致蔚然成为我国一门有独立的学术地位与价值的学科,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叙述和描绘.等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增加了新的学术积累.”①全书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分为史前期、发轫期、初兴期、发展期、滞缓期、复兴期等,各时期内以富有代表性的个人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为论述对象.

乐黛云、王向远所著的《比较文学研究》虽然没有以“史”命名,但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详细论述.“中国的比较文学并非欧美比较文学的分支,也不像欧美比较文学发端于大学讲坛.它是中国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全书有意区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两个概念.前者是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要求,后者是在西方比较文学学科影响下建立的一门学科.学科化促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更加系统,人才培养呈阶梯式发展,效率提高,成绩斐然.不过,《比较文学研究》对此问题的探讨尚局限于理论层面.2007年,严绍璗、陈思和主编的《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则以“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为依托,立足于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点讨论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问题.首届论坛以“关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范畴、观念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为讨论核心,第二届论坛则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和学科身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者的关系”为议题.全书所呈现的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建言,特别是学生培养、教师教学以及学位论文规范等方面的讨论,启发性很大.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必须以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史为根基.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键期,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科史》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第一编“欧洲的曙光”,以法国学派影响研究为中心,兼及英国、德国及北欧,意大利及南欧,俄国及东欧比较文学学科史,分别阐明其基本理论、学科发展史及学科史地位.第二编“欧洲北美的崛起”,以“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为中心,论及加拿大比较文学学科史以及当代欧洲(法国、苏俄、英国、德国等)比较文学学科史.第三编“东方的回应”,以“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为核心回应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同时,梳理了港台、印度、日韩和阿拉伯、南非的比较文学研究情况.比较文学研究须有世界眼光,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洞悉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史才能够明白:继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之后,跨文明研究将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阶段所肩负的重任.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2.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式的探索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对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是“承前”,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式的探索则是“启后”.一直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秉持着以学派理论为框架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此体系造成学派与研究领域隔阂,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法国学派只有影响研究而没有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只有平行研究而没有影响研究.为了打消隔阂,消除误解,曹顺庆在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果断打破学派理论体系,概括出一个全新的学科理论范式.该书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包括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特别是“变异研究”的提出,拓展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一举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难题.“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将变异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索文学变异的内在规律.”③比较文学理应蕴含“跨越性”和“文学性”,在跨越过程中,受到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影响和制约,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变异.文学变异学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语言层面变异学研究、跨国与跨文明形象的变异学研究、文学文本的变异学研究、文化的变异学研究以及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其中包括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 曹顺庆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将“译介学”从“媒介学”中抽离,置于“变异研究”名下,亦属首创.在《比较文学教程》中,曹顺庆指出: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只注重文学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实证性影响关系,故将译介学划为媒介学.这种观点忽视了接受者主观选择的能动性和心理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文学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发生变异,因此,译介学关注的是文学在被翻译过程中的变异关系,理应被归入“变异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科学或一门学科,不能沉溺于学派隔阂.中国比较文学想要创新,首先要打破法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影响研究、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派构成论.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以四大研究领域划分比较文学新学科理论体系,将比较文学研究按研究领域分门别类,领域有交叉,方法可通用,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的建立,迫切需要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比较文学教程》适时而出,“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教材的一个新体系”④.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张宏的《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就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出了积极尝试.全书先总论比较文学的学科形态,肯定比较文学的超越性,得出“从根本上说,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学科”⑤.比较文学不是专讲理论的学问,具有很强实践性.作者在第二编分论比较文学的方法体系.在第三编中,作者将学科理论融入实践研究,用“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和中国”阐释形象学实践研究,用“《白鹿原》和《静静的顿河》的比较”明晰主题学实践研究,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剧作的比较”讲述历史类型学实践研究,用“20观念的演化”考察跨学科研究.当然,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第五章论述“接受过程的选择与阐释”时,作者持传统观点,认为译介学是影响研究的重要分支.

张隆溪的《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利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比较文学,力图在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历程中为中国比较文学找到准确定位.全书先论述中西比较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如民族主义造成的东西方对立、文学和文学研究政治化等,然后对中西比较的可能性给予肯定回答.在作者看来,只要能正视、迎接并战胜这些挑战,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将成为“国际比较文学一个无可置疑的重要部分”⑥.根据个人经验,作者在书中开出“重视语言和文学阐释”的“药方”.从语言出发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中怎样讨论语言、表达、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注重阐释就不会将西方理论机械套用于东方文本,也可以避免把中西作品随意拼凑,做牵强附会的肤浅比较.第三章讨论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影响的著作.第四章专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成功范例.全书虽秉持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立场,对中国学派不置可否,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上看,依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比较诗学在我国萌芽较早.王国维1904年发表《〈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起点.此后,裘廷梁、蔡元培、鲁迅、梁宗岱、宗白华、朱光潜、钱钟书、王元化等人,为开拓现代性诗学的中国视野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曹顺庆的专著《中西比较诗学》,标志着“中西比较诗学”这门学科在大陆正式确立.全书从艺术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五个方面对中西文论中的具体概念和术语进行梳理和比较,互证互释,双向阐发,求同存异,确认中西文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理论特色.从学科史的角度上看,《中西比较诗学》无疑“为学科史上纲领明确的奠基之作”⑦.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中西比较诗学》,可见此书的影响经久不衰.

2000年,王晓路的《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出版.由于中西诗学交流过程中“以西释中”为主流,不对等关系造成中国文论的全面“失语”.王晓路试图打破不对等,与西方文论展开平等对话.首先,作者从中国古代文论输入英语世界的历史轨迹和接受语境两个方面概述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状况.随后,用“他者的眼光”、“迁移的变异”、“诗学的对话”三章,阐释中国古代文论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理解,明确语言作为在交流过程中的“牢笼作用”.全书在翔实材料的支撑下,洞悉中国古代文论在英语世界中的生存困境,如理解与阐释不成体系、散点式研究多于全面思考等.由于语言障碍,英语世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译介和接受存在困惑.因此,王晓路认为,应该“将中国古代文论中富有生命力的术语加以整理和翻译,不断地,有系统地推出,使西方世界对此有所了解并逐步熟悉”⑧.中西文论间的对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对话.消极的对话只会停留在大原则的反复讨论中,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我们只有做好具体工作,将中国古代文论加以梳理、转型、译介和推出,与西方文论展开积极对话,才能逐渐改变中西诗学对话的不平等局面.

饶芃子的《比较诗学》是一本论文集,共25篇,融汇作者20年潜心研究比较诗学的主要成果.其中,不仅涉及理论探索,还关注中西戏剧、海外华文文学等问题.赖干坚的专著《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旨在探讨20世纪“中西诗学的融汇如何推动中国诗学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揭示某些文艺思潮和理论流派的渊源流变”⑨.全书将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文论的创始、转型及嬗变与西方文论的传入、接受过程紧密结合,侧重于外国诗学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和渗透.作者发现中国现当代诗学的建立、成长、繁荣与西方文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紧密相连,但没有意识到中国诗学已经全面落入西方“窠臼”.西学传入既为中国诗学带来繁荣,也造成中国文论的“失语”.

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刘介民在《中国比较诗学》一书中提出“重建中国比较诗学”,直言根本动力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自身要求”⑩.他认为:要想重建中国比较诗学,必须从西方文学理论所造成的压抑和羁绊中解脱出来,与西方文论展开跨文化对话.全书从比较诗学本体论、发生论、方法论、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实践论、概念论等方面,概述从古至今中西方重要诗学家和理论著作的主要观点,厘清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第十章“概念论”,列举了50个比较诗学术语,深层剖析诗学内涵,明白晓畅,意义非凡. 杨乃乔的专著《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从对中西诗学“本体”的考察入手,将“经学中心主义”(如第三章第四节“儒家诗学的内在批评精神:经学中心主义”)作为中国诗学的“本体”,将儒家作为中国诗学的中心,利用“解构”和“建构”理论解释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现象.受德里达影响,作者进一步将中国诗学传统定义为“书写中心主义”(第八章第三节“东方诗学的书写中心主义与一个颠倒的形而上学等级序列”),认为中国诗学传统书写优于说话.从语言学角度,作者又将中西诗学语境分别概括为“写意”和“写音”.整体看来,《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一书站在本体论高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打破传统中西比较诗学范畴式研究方式,探讨诗学本源,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共23章,32万字,纷繁复杂,一些定义和结论未免主观.但这些问题不能抹杀《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作为中西比较诗学本体论研究优秀著作的事实.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走过二十余年风雨历程,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进入了研究瓶颈期.面对全球化冲击,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中西比较诗学领域急需一部总结性与指导性兼备的著作.在此背景下,曹顺庆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史》应运而生.全书不仅从学科史层面梳理了中西比较诗学的萌芽期、前学科期、学科创立以及港台和海外汉学界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概况,还为文论失语、中西文明交流与碰撞、全球化语境等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困境指明出路.《中西比较诗学史》不是一部浅尝辄止的学科史著作,它对中西比较诗学现状和未来的论断鞭辟入里.如第六章“诗学话语的论争与中西比较诗学的拓展”,经过缜密分析,指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西文论平等对话”、“跨文明研究”才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真正出路.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交流与碰撞,中西比较诗学必须明确文明之间的异质性,以本土文化为本位,寻求与西学的沟通,通过跨文明研究,主动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只有展开积极对话,中西比较诗学才能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中“适者生存”.

三、比较文学实践研究

理论与实践研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斯蒂芬·托托西的《文化研究的合法化——一种新实用主义: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文学与文化研究方法》一书讲述了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整体化认为文学是一个拥有开放、多元系统的综合体,文学研究由于作家、文本、读者均起作用,因此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这一观点为比较文学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经验主义将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包括写作、出版、发行、阅读、翻译等在内的社会活动系统来考察,其研究步骤是提出假设、投放实践、测试和评价,其使用的观点多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吸取,力图使文学研究更科学化,更联系社会.斯蒂芬·托托西坦诚地指出,目前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研究正在被边缘化,正在越来越远离社会主流.要想使文学合法化,文学学术界必须建立起自身的学术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多学科整合.


斯蒂芬·托托西的理论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对文学与文学研究整体化和经验主义的认识,促使研究者打破传统“X+Y”式的研究模式,逐步走向跨文明和跨学科的全新视角.

1.跨文明视野下的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走过30年风雨历程,曹顺庆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吴格非的专著《当代文化视域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从中西文化视角研究比较文学,二是整体论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前者站在不同文化立场,重新审视外国文学、翻译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与界限问题,并进行有关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实证—影响研究,平行—对话研究,跨文化阐发研究和文化渊源研究.后者先整体论述一个研究领域,再提供两个专题研究作为示范,理论与方法兼备.全书旨在讨论西方作家、理论家及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借此论述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比较文学.跨文明必须以异质性基础进行双向交流和平等对话,否则,永远摆脱不了“X+Y”式的浮泛研究.杜进的《跨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学》根植于理论研究.承袭传统“三派一体”结构,重点论述媒介与译介、翻译研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跨文化文类学研究和中西叙述文类的比较.作者试图利用跨文化视野打破比较文学“三派”三分天下的局面,但这种尝试因为自身定位不清而显得淆乱无章.跨文化是一种明确文化异质性特征基础上的综合比较,不是简单的中西对比.

姜智芹的《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以理论为先导,主要叙述他者视角、学科边界(跨学科)、经典阐释、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变异学)等.实践研究涉及两方面:一是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作者从卡夫卡的中国情结谈起,论及其作品对中国现当代作家如宗璞、残雪、余华、刘震云等的影响.这次跨文明对话是积极的对话,中国作家在卡夫卡作品中找到了灵感和共鸣.余华、刘震云等将卡夫卡的创造性叛逆、精神的真实追求、文本的哲学意义、跨越时空的精神聚合等吸收、改造并运用到叙述中国文化和社会现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中国形象、作家及作品在外国的研究状况.中国文学不能关起门来研究,借助“他者的眼光”可以拓宽视域.研究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首先,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上寻找中外表面冲突的深层原因.等其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他国家的民族性格、社会发展及其文化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结构”B11.跨文明对话是“迎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互动过程,对中国新时期作家及作品在国外传播与研究状况的考察,为中国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东西方碰撞与交融,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文学思想上,还发生在文学理论领域.作者以跨文明视角探讨比较文学,却对比较诗学三缄其口,为全书留下了遗憾.不过,这点瑕疵不足以影响《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成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2.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中国古典文学

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结缘已久.随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逐步成熟,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姻展现出新活力.周发祥、魏崇新在《碰撞与融会: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书选编20世纪国内外有关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20余篇,分为“文海汇流”、“殊质映照”、“出位之思”、“诗学互鉴”和“西论中用”5个部分.由此书可以看出20世纪从比较文学视角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状况.编者试图按照文章内容分门别类,但由于这些文章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彼此间关联性不强.2009年,魏崇新出版专著《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该书主要是个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为“原型与母题”、“性别批评”、“叙事研究”、“比照与借镜”四编.前三编运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如主题学、形象学、叙事学等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第四编关注中西比较,如“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文学精神的比较等.该书论述最精彩的部分是“性别批评”.面对以男性话语为主宰的古典小说,作者精确地分析了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失语性”,为她们翻案.不过,该书虽命名为《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但全书只论及了明清小说、戏剧、话本等,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诗文”避而不谈,颇有舍本逐末之嫌.全书采用西方理论重新阐释中国古典文学,新意有余,但深度不足.作者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总结出中西文学发展规律的异同,兼及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一定会为全书增色不少. 3.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蓝凡的《中西戏剧比较论》是中西戏剧文体比较研究的扛鼎之作.此书由其1992年出版的专著《中西戏剧比较论稿》扩充所得,共12章,68万余字.第一、二章为总论,从本体角度论述中西戏剧的异同.如第二章,作者指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形式美上遵循“以一求多”,由共性见个性,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规律.西方戏剧则“以多见一”,由个性见共性,在变化中求统一.这便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最根本的内在差异.第三章以下是分论,从美学和哲学层面对中西戏剧的舞台时空、表演体系、导演风格、结构观念、语言性格及悲喜剧等进行比较.如第四章“戏剧舞台的时空观”中,作者指出,任何西方戏剧,其舞台时空都是可见的、纯粹物质的.中国戏曲的舞台时空有时却与演员的唱念做打共存,非独立存在.不同文化背景决定戏剧在中西不同文明体系内的发展道路、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均不同.纵观全书,作者从“比较”入手,熔戏剧美学、观众心理学、史学、社会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于一炉,将中西戏剧艺术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内,寻找中西戏剧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如西方戏剧重再现、写实,中国戏曲重表现、表意.蓝凡先生凭借丰富的学识、广阔的知识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冷静观察西方戏剧,认真思考中国戏曲,理性比较二者的异同,最终推出这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中西戏剧比较论》虽为新作,多为旧谈.蓝凡先生关于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成果一版再版,充分说明20余年来,在中西戏剧比较领域尚没有其他著作与之比肩.

4.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研究的其他表现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研究还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对西方理论的形成、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如西惠玲的《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作家批评》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全书充分运用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等,打破学派与方法的隔阂,是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益尝试.第一、二章为总论,具体介绍女性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第三、四章分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作家创作的影响.最后一章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立足于异质文化背景,作者认为:“女性主义文学在诞生时起,并不属于世界”B12,它在人性较为自由的西方产生,最终成为极富个性的“时代文学景观”.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空前活跃的动因,“我们的女性文学研究者选择‘开放和吸纳’不仅没有造成女性文学的发展的困境,而且提高了中国女性创作的主体意识”B13.随着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发生,女性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新变化,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和批评,作为世界女性主义研究的一部分,必然与西方女性主义走上全面对话的道路.全书基于此总结出一条“吸引——影响——融合——发展”,最终走向对话的理论研究道路.

二是将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王虹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是其中的典范.作为国别文学比较研究,中日文学比较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历史关联密不可分.王虹此作以多年来个人研究的部分成果为基础,共分八篇,采用中日双语形式,运用历史考证、作家论、作品论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日本近代的文学作品和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较为详尽的比较分析,如《蜜柑》与《一件小事》的比较、芥川龙之介与郁达夫的比较等.该书虽然是一部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著作,但既适用于对外汉语研究教学,也适用于中国日语专业学生研读,是一部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四、传承与发展——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

学术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批学者为此付出的努力.他们用尽一生心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旧学”还是“新知”,都是前人筚路蓝缕的足迹.今人在重估和评价前人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应该从前辈学人勤勉的学术实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学术营养.对于前人著述的整理再版,无论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史,还是比较文学学术史,都意义重大.

2009年,《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一些著作等身的大家相比,宗白华先生的著述少得可怜.该书虽不是鸿篇巨制,但却是宗白华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的缩影.他从“艺术人生观”立场出发,以“审美”精神和“唯美”眼光,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智慧及生命体悟与德国生命哲学的浪漫精神相结合,进而孕育出独特的生命本体论.以此为基础,以审美为内核,宗白华先生进一步生发出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解读.宗白华先生中西比较美学之路以两点为根基:一是他对中西美学的冷静态度;二是他的文化主义视野.前者表现为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同样尊崇,这使他可以用超功利眼光客观看待两种文化各自的优劣之处.后者主要以文化的视角切入,探索出贯穿于中西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在现代及本土视野的关照下对两者加以超越.从这部“论集”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宗白华先生的“艺术人生观”,还可以明晰青年时代先生的一腔热血和社会责任感,更可以体悟他对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深刻见解.全书散篇居多,有很多讲稿和随笔,虽不成体系,但字字珠玑.即使时过境迁,宗白华先生对于中西美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的相关观点依旧不落陈套.

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王佐良的《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该书由王佐良先生1985年出版的《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英文)》一书扩充而得.王佐良先生是著名学者,在多个研究领域成绩卓著.本论集精选王先生有关比较文学的论文15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契合”共8篇文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中西方文学间的关系,特别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第二部分收录王先生讨论翻译的7篇文章,其中有对翻译家的比较和评价,有对近代翻译理论的回顾和分析,也有对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解剖.王佐良先生著述颇丰,精品尤多.他善于思考,立足于教学和翻译实践,很多学问即由此而来.他巧用“契合”,列举不同文化之间多种相互渗透现象,如中西文学之间的关系、前人对后人的影响(例如查尔斯·兰姆对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诗剧的兴趣)及作家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现代诗人詹姆斯·赖特与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在《Two Early Translators》(《两位早期翻译家》)中,王佐良先生对严复和林纾的翻译实践做出品评.在《严复的用心》一文中,王先生用翻译实践检验严复“信达雅”理论,认为“信”是指准确传达原作的内容,“达”是指尽量运用习见的表达方式,“雅”是指通过艺术地再现和加强原作的风格特色来吸引读者.为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辩证地看——尽可能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二是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同样作为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以自己的翻译实践和心得预见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互动发展,并丰富“信达雅”观.翻译的作品既要可靠,又要可读.王先生的论文既高屋建瓴,又明白晓畅,堪称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五、小结

近年,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史、学科史的梳理证明: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世界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理论特色.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是顺应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的必然结果.学派与方法间的隔阂已经严重影响比较文学的进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三位一体”的学派理论体系,创造一个在比较文学跨越性基础上,综合运用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全新理论体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明研究和变异学在中西文化、文学交流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西比较诗学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只有立足自身,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论展开积极、平等对话才是真正出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每个历史节点,面对每一次挑战,唯有认真思考、仔细梳理、勇于开拓、努力实践才能保持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旺盛生命力.

注释

①贾植芳:《中国比较文学简史·序》,徐志啸《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乐黛云、王向远:《比较文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③④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7、320页.

⑤张宏:《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⑥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⑦曹顺庆主编《中西比较诗学史》,巴蜀书社,2008年,第200页.

⑧王晓路:《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第226页.

⑨赖干坚:《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⑩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B11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274页.

B12B13西惠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作家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29、233页.

类似论文

清华大学与现代中国比较文学

(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号:E文章编号:10066101(2007)0101698比较文学真正作È。
更新日期:2024-10-21 浏览量:131224 点赞量:28257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三十年的献礼之作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6101(2012)01-0146-3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有建制的学科,当代中国比。
更新日期:2024-3-6 浏览量:11318 点赞量:4254

《当代中国比较文学文库》

内容介绍:本丛书系统地回顾了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三十年历程,呈现了三十年问一批学科中坚的代表性成果,总 。
更新日期:2024-7-7 浏览量:14895 点赞量:4545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概述

摘 要: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模式 学者们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集。
更新日期:2024-11-11 浏览量:141275 点赞量:29995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本土概述

【内容摘 要 】女性主义艺术的概念源自西方后女性主义理论,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雕塑·绘画·建筑》中认。
更新日期:2024-6-19 浏览量:81824 点赞量:18229

中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概述

摘 要:专利信息是集科技、法律、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美英。
更新日期:2024-5-14 浏览量:68646 点赞量:15470

中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现状概述

[摘 要] 概述了我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的发展情况,并从农药残留、污染物和真菌毒素三个方面对现行标准限量进行了整理,对。
更新日期:2024-6-6 浏览量:14137 点赞量: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