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孤儿的感恩之心

活着真好

“大多数唐山孤儿,都过着平凡甚至琐碎的生活.”唐山市政府农业办主任刘远平说.

本刊记者见到的这些孤儿,虽然都是凡夫俗子,但他们幸福、知足,他们说,“活着真好,活着就要感恩”.

刘远平,今年42岁.发生地震时,他14岁,正在读初中.

刘远平的父母是南下干部,都在西藏厅工作,出生刚10个月,刘远平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那里,一直到1974年、1975年,他父母回到唐山,一家人才团聚.没想到,团聚不到一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的大地震,让刘远平和父母阴阳两隔.

地震后,刘远平在育红学校学习了两年,然后读高中,1981年考上了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山市供销社工作,1996年入党,1998年调到市政府当秘书,2007年任市政府农业办主任(副县级)至今.一切都很顺利,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如果父母还健在的话,我会少走很多弯路”.

刘远平说的最多的是,人不能忘记感恩.

汶川地震后,刘远平第一个想到的是,给灾区做点啥.刘远平和唐山育红学校几个校友商量后,决定为四川孤儿募捐.得知有个叫张有路的唐山地震孤儿,也在策划为四川孤儿献爱心活动,就找到了他等于是,刘远平也成为了5月20日活动发起人之一.

地震夺取了王淑文的父母和二姐的生命,她和大姐、三姐成了唐山地震的孤儿.

王淑文1968年2月出生,地震后在唐山育红学校读书,初中毕业后,到了父亲生前所在单位车辆厂上班,大姐从河北省体校调到唐山地委机关,三姐到了唐山体校.

1990年,王淑文从车辆厂调到糖酒公司.2004年,糖酒公司被唐山百货大楼公司并购,王淑文到百货大楼当了一名保安,“一直到现在,都在这里工作”.

1996年,王淑文结婚,第二年生了个女儿,“女儿都10多岁了,从未叫过姥姥、姥爷”.女儿懂事以后,王淑文把自己是地震孤儿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她,给她讲地震毁坏力、杀伤力,讲地震时如何避难自救,“从那以后,女儿似乎一下子长大了”.

四川汶川地震后,非常吃惊的王淑文,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到灾区去,哪怕搬块石头、洗洗衣服,都是有意义的事情”.丈夫一直没有工作,王淑文还是慷慨解囊,和女儿一起捐款,“没有多还有少”.

女儿捐了零花钱,也希望给灾区小朋友捐书、结对子,“他们真可怜”.王淑文告诉女儿“当年,妈妈也这样可怜!”“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等”王淑文眼里泪花闪烁.

作为“唐山孤儿为四川孤儿献爱心”活动的主要发起人,张有路更是感慨万千,“虽然我们不富有,但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打理一下.日子过得清贫,但很有意义,“因为,只要活着,就已是幸福”,因此,张有路和姐姐、哥哥,“都很知足”.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有切身之痛”的张有路,马上在网上发了帖子,号召唐山孤儿为四川孤儿献爱心,“他们的痛苦,和我们一样”.

王丽的父亲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在北京翻译局工作,母亲南开大学国际金融贸易系毕业,在外贸部工作.1966年,王丽刚刚1岁,她的父母“下放”到唐山,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当老师.“如果不是地震,1978年落实政策,我父母都应该回北京了”.

王丽有两个哥哥,唐山大地震,让她和两个哥哥成为了孤儿.1983年,高中毕业后,王丽到了华北煤炭医学院上班,一直到现在,都在这个单位.

1985年9月结婚,1986年9月,女儿出生.“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一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二要合群,三要独立做事”.女儿胡伊娜17岁的时候,王丽送她到北京女子特警队作战二队当兵,“是解放军救了我的命,我一直很感激军人,一直对军人有好感”,为此,王丽教育女儿,“要有感恩之心,要多关心他人,别计较个人得失”.

胡伊娜在部队3年,多次立功,2005年11月,被海南航空公司选为空乘兼安全员,2006年2月,到了公司广州基地,经常被借调到北京,“女儿是我的骄傲”.

王丽从小没吃过苦,小时候就睡席梦思床,“就是这个席梦思,地震时我才没被砸死”,人有时很不走运,“我父母决定27日回北京,临时有事,改为了28日,结果就发生了地震”.

失去父母后,王丽很害怕过节,“现在也是,一到过节,就发蔫,不想说话,心里空荡荡的”,王丽说这就是地震留下的心理障碍,“心情经常很沉闷,特别爱背着人流泪”.

王丽的生活轨迹,和别人正好相反――结婚,生孩子,上大学,入党.1997年,31岁的王丽通过全国自考,用了两年时间就获得财会专业书.2003年,成为一名党员.

四川汶川地震后,王丽第一次就捐了500元,后来和女儿一起又捐了200元,“不管多少,都是爱心”.

今年39岁的唐山地震孤儿李迎庆,看到自己地震那年的老照片,觉得那个时候还是很幸福,“大了以后,才知道是孤儿”.

汶川地震后,“想去灾区,却又不让,唯一能做的,就是捐款”.李迎庆的丈夫在2002年就下岗了,她本人在邮政速递局上班,女儿正在读初二,“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给灾区捐款,全家人都争先恐后”.

5月14日,唐山地震孤儿高洪斌前往汶川救灾,当他得知唐山地震孤儿要为四川地震孤儿捐款,便打给儿子高源,让他代捐.

5月20日,9岁的高源郑重地替父亲向捐款箱投入6000元钱,随后又投进1000元,“这是我自己捐的,希望灾区小朋友能早日返校读书”.

当天上午不到3个小时,唐山地震孤儿捐款达到95111元,超出发起人的预料,而竞相要求前往一线救灾的热情,也超乎人们想象,现场300多张“唐山志愿者登记表”,转眼间被抢空.

刘远平和张有路都这样告诉本刊记者:“唐山地震孤儿,到啥时候都不会忘记感恩!”

唐山地震孤儿的心里话

采访时,几位唐山地震孤儿说希望能通过本刊,向四川孤儿说几句话,“转达我们心中那份牵挂”.

作为“过来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恐怕不能或很难理解透彻.

为此,本刊记者记录了这些唐山地震孤儿的肺腑之言:

刘远平(男,1962年5月31日出生):作为地震孤儿,要坚强面对现实,我经过努力,也考上了大学;不能因为是孤儿,就自暴自弃,无论做什么,孤儿不比别人差;没有打不败的敌人,只有打不败的自己,政府和他人的关怀.仅仅是一方面,主要还得靠自己;生命是自己的,知识是自己 的,其他的,都不是自己的,知识能带来财富,所以,要保重身体,要好好学习;32年后的你们,就是现在的我们;路,还得靠自己去走.


轩小勇(男,1960年12月8日出生):死了的,不能复生,活着的,要高高兴兴活着;不要过分悲痛,悲痛肯定有,但不要沉于此,尽早地尽快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把时间安排充裕一些,朋友间多走动,互相安慰鼓励帮助;如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肯定挺不过去,要是融入社会投入紧张的工作学习,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活着是美好的.

轩红权(女,轩小勇的大妹妹,1963年6月3日出生):眼里看到的尽是死人,自己活着就很幸运了;生活就是先活着,再生活,没有生命,就没有财富,就没有一切;坚强起来,日子会越过越好,我们都走过来了,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

王丽(女,1965年4月1日出生):特别是孤儿,当孩子想哭时,千万别说不要哭,一定让他们哭,搂搂他们、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拉拉他们的手,哭出来吧,孩子――使劲儿地哭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代替亲人,他人给的温暖,与家庭温暖不一样;当地失去孩子的父母,领养孤儿要比外边人领养要好,因为他们同时都受过地震伤害,失去孩子的父母对失去父母的孩子,会更好;父母哪怕是养父母的爱,和孤儿院的爱不同.

周红(女,1968年5月31日出生):不要统一安置这些孤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孩子稍大一些的时候,再送到社会机构;孩子小,不知道震灾这件事儿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等他们大了以后比如18岁以后,具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再让他们知道也不迟;性格内向的孤儿,最好是让亲戚收养,如果在孤儿院,年龄小、性格内向的孩子,就会又造成新的孤独;非亲戚关系收养的话,这个家庭条件要好,要懂心理学.

张有路(男,1967年12月6日出生):最好不建孤儿院,有的孤儿打闹,受到委屈,老师看到了,可以管,如果老师看不到,小的孤儿又不敢反映,怕再挨打,就会对孩子心灵形成新的伤害;如果一定要建孤儿院,也不要封闭,尽管在孤儿院可以学包饺子、拆洗被褥等等,这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劳动,实际上,孤儿从孤儿院出来后,还是缺少生活能力,社会能力锻炼,十分重要;不要把孤儿送到有地震带的地方去,我成为地震孤儿后,被送到了邢台,有一年夏天,那里又发生了小地震,我们的伤口又被撕开了,一连好几天,又哭又闹;孤儿被领养后,如果在学校被欺负,养父母也不会干的,也会到学校去评理,这样孤儿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而不是没有父母之爱的温暖.

类似论文

如何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对幼。
更新日期:2024-6-24 浏览量:81498 点赞量:17857

教育展现感恩之心

摘 要: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学校要因地制宜实施,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并注意进循针对性、情感性、持久。
更新日期:2024-3-26 浏览量:44157 点赞量:10062

小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摘 要】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心态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是人与人之间的。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19274 点赞量:5104

感恩之心让孩子的成长沐浴阳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对幼。
更新日期:2024-2-2 浏览量:8964 点赞量:3563

点亮孩子感恩的心灯

摘 要:幼儿园大班时期是幼儿情感培训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形成独立人格、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 这一学龄。
更新日期:2024-2-20 浏览量:31543 点赞量:7623

用感恩之心开启“高质量”就业之门

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今后发展į。
更新日期:2024-3-27 浏览量:47212 点赞量:11555

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打造品学兼优人才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道德情感发展”的综合课程 《课。
更新日期:2024-3-17 浏览量:46097 点赞量:1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