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艺术教育思想哲学诠绎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玉梅花庵主,戏号李百蟹,江西临川温圳人(今属进贤县),是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家和书法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奠基人和改革者.李瑞清五十四年的短暂生命历程中,在诗、书、画三个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尤精书法,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山水师法原济、八大山人,花卉宗恽南田.但促成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在于其兴办新学,“兴学育才”、“兴学强国”及改革美术教育的办学主张与教育思想.


第一,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清末民初,中国处于动乱不堪的大变革中,政治上,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国内革命运动的如火如荼,致使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已痛切地感受到国无时不可亡的危险;文化教育上,各种文化思潮百花齐放、风起云涌,有识之士都渴望寻求到解民族于倒悬、救国家于危亡的良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外御强敌、内求变革的救国呼声高涨,有倡导“实业救国”的,如张謇、汤震、陈炽等;有倡导“教育救国”的,如张之洞、刘坤一、李瑞清等.关于“教育救国”的理由正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在1901年上奏朝廷的《会奏变法自强第一疏》中所言:“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志气之弱,由于苟安者无履危救亡之远谋,自足者无发愤好学之果力,保邦致治,非人无由,谨先就育才兴学之大端”[1].

李瑞清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与忠实奉行者,认为教育是拯救当时国家的唯一可行途径,曾言“中国前途,除办学外,更无第二条生路”[2].对于“教育救国”的思想,李瑞清在其文章中作过精辟的论述:“今世豪杰之士,往往远言富强以救国,促进立宪以维亡.当知犹太人非不富,国非政府所能亡,亡在社会耳.救社会舍教育外,更无他法.唯一二英杰投身教育,不但不可有富贵思想,即名誉思想亦不可有.当如老牧师除救世外,无他思想.政治之良否,须仰望于政府诸公,而教育则匹夫皆能胜其行.”“如无教育,便无人,安有国?”[2]“自古以来,未有无学而不国亡,有学而国不兴者”[2].

通过深刻体会李瑞清的“教育救国”教育思想,发现在传统哲学中不难找出其理论根源与思想基础,它与传统哲学中“政教统一”观点是非常暗合的.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一直强调教育要为政治社会服务,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寻求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出能为国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栋梁之材.《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学记》有言“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4].上述传统哲学思想都着重强调教育的政治作用,通过教育来达到国家太平强盛、长治久安的目的.明代最有影响力的东林书院中一副极有哲学意义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同样说明了教育与国家政治的密切关系.因而,李瑞清提出的“教育救国”思想是有深厚的传统哲学渊源与思想基础的.

第二,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思想.李瑞清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强调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他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说教方式.在任两江师范监督期间,李瑞清以一校之长的尊荣地位却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居住于三间茅屋之内,门前悬一书有“吃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木匾,既律己,又诲人,其身体力行,以身为范的做法全校师生感受颇深,他的学生柳肇嘉曾评其“一日仅饱三餐粥,墨饮一升难鼓腹”.

其实,李瑞清的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思想与其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是分不开的,明显融入了传统哲学中“文道结合”的影子.他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父亲、叔父皆为名动一时的文化名人,自幼饱读诗书,深受传统儒学的熏陶,其一言一行都自然地流露出儒家提倡的那种“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大家风范.传统哲学中,关于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教育观的阐述并不鲜见,也就是哲学中所讲的主体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这些关于人为社会主体的哲学论断都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具有的人格尊严,甚至可以说纵观整个中国的传统哲学皆是围绕着人、围绕着如何做人、围绕着应该具有何种人格的问题展开的.在传统哲学中,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居天下之广居,至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从李瑞清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他是熟知传统哲学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意义.这种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及任何奖罚制度都无法替代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达到《吕氏春秋诬徒》中所道的那种“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的理想境界.

第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李瑞清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李瑞清创造性地把原来第三类学科中的图画课与手工课单独提出,组建成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图画手工科,为中国近现代的学校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当时,这些作法都突破了《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的规定内容,显示出他敢为天下先的胆量与勇于革新的魄力,同时也显示出他令人叹服的远见卓识.[14]

李瑞清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也非常符合传统哲学中关于认识论与实践论中“知行合一”的命题.传统哲学观点虽然表述不一,但其共通之处是都非常重视教育中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再回观李瑞清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观念与这些传统哲学精粹相比较又是何其的相似.李瑞清的观念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学习同样重要,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而实践练习又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二者不能截然分割,要做到知行并重,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相资为用.

总之,通过上述对李瑞清教育思想在教育救国、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三方面的归纳并运用传统哲学观点对它们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李瑞清的教育思想源自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振兴国家的理念及爱国家、爱学生的精神境界.这种教育思想也能为当今的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提供历史的观照与可资借鉴的范例,真不愧其“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的教育信条.

注:该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2009年)学科共建项目“数码设计艺术的基本视觉要素研究”(09WX203)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璩鑫圭,唐良炎.学制演变[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14.

[2]沈云龙.清道人遗集与张季直书[C].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338,68.

[3](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中庸论语[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03月第2版.第4页.

[4]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

(作者简介:孙红阳,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艺术教师)

类似论文

高中化学教育中哲学思想的渗透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观念下,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不但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5794 点赞量:21243

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摘 要: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丰富,实为政治化孔子之思想 董仲舒教育思想的。
更新日期:2024-9-20 浏览量:118708 点赞量:25657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

摘 要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任务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19957 点赞量: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