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学科认同的构建

[摘 要]图书馆学学科认同问题一直存在,图书馆学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学科史研究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辨性讨论.从学科制度视角构建图书馆学学科认同是一条新的途径,通过“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学人的学科自信和学术自觉.

[关 键 词]学科认同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史 学科制度

[分类号]G250

1 引言

“认同”(identity)原属于心理学术语,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H.Erikson).本意指社会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及一生取向的一种相对自觉且完整的意识,它代表人格成熟的一种状态;个体通过综合自我的个性特征、社会期待、现实环境和未来期望等内容,将其统合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个体对“我是准”、“我将走向何方”等问题有着明确清晰的答案,并能够自觉地展开社会行动.所谓学科认同,也就是学者对自己所专事之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的自我意识,进而对于作为该学科从业人员的学科使命、学科立场的自识与自觉.因此,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主要是指图书馆学人对自身“图书馆学学者”社会身份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他者针对图书馆学的评价展开自觉性反思的主动意识.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学人根据社会期待展开自觉的学术活动,促进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2 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图书馆学的学科建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后流动站一系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一级省市级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等,拥有专业期刊60余种.因此,图书馆学的社会建制已经基本完成,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硬性条件的完备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学科社会建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学科认同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每一个图书馆学人的心头,挥之不去.2011年,王子舟在总结建国6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进程时,将中国图书馆学的百年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成长的时代(1920―1940)、扭曲的时代(1950―1970)、彷徨的时代(1980至今).彷徨的原因来自于图书馆学经验学科的特征,它为其他学科的学者诟病图书馆学提供了口实;同时也来自于图书馆学人脆弱的学术自尊和学术自信.这种弱势的学科认同心理不仅源自于图书馆学的知识体系长期缺乏知识深度,也源自于学科外部的社会转型和技术冲击所导致的研究内容驳杂,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学科标识模糊.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方法论等理论问题的争论,体现了图书馆学人为争取学科地位、获取学术界承认而做出的巨大集体努力;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院系更名热潮和随后关于图书情报学核心课程建设的讨论,也是图书馆学人为了明确学科边界的又一次积极尝试.回顾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学30年的历史进程,学科认同问题一直存在,甚至可以说图书馆学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学科认同问题不断的否定和重构之基础上的.

为何图书馆学在“上世纪20年代建立之初,学术自主、学术独立的意识曾高调显现”,在学科社会建制比较完善的今天反而陷入彷徨这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深省的问题.当代图书馆学人在窘境和突围中不断前行、努力构建自己的学科认同和学术自信之时,追本溯源本身就是一条有效的方法途径.在我们追寻自己的学术起点之时,“辩章学术、考镜源流”,重新检视学术前辈们的历史轨迹,对我们构建学术认同、树立学术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图书馆学学科认同的构建方式

图书馆学人构建学科认同、树立学科自信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学科史的构建,即通过对图书馆学思想史、图书馆学人、组织机构或书籍文献进行历史研究,来划定学科边界,在追本溯源的同时树立学科认同;二是思辨性的学科理论构建,即对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方法论等基本问题进行思辨性的理论论证,通过明确学科的边界和范围树立学科认同.

3.1学科史研究

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关注本学科或者本行业的专业化的历史,图书馆学也不例外.图书馆学人有着自觉的治史意识和优秀的治史传统,在图书馆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学科史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谢灼华、程焕文、王子舟、范并思、吴年、霍国庆、宋建成、蔡明月等;构建学科史的主要有4中常见的研究路径.

图书馆学史的研究最初是从书籍史研究人手,进而剖析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谢灼华的《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是这一类研究的典型,它作为经典教材影响了几代图书馆学人.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图书馆学学术理念和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是治学科史的又一条路径,也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学史研究的主流路径.以程焕文的专著《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为代表,2010年程氏以“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时间维度上对其研究进行推进和延伸.此外,范并思的《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中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部分也是在思想史的范畴上展开叙述的.从图书馆学人出发描绘图书馆学的思想历程是图书馆学史的第三种研究策略.王子舟的专著《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程焕文的连载长文《一代宗师,千秋彪炳――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先生》、霍国庆对四代学人整体肖像的概览性描绘、以及吴徐年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系列论文都具有显著的代表性.从组织机构人手是第四种常见的研究策略.如台湾学者宋建成的专著《中华图书馆协会》,蔡明月研究了1924―1949年期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现代中国图书馆专业化的影响.

图书馆学人通过对学科史的构建和研究,试图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在梳理学科智识史和学科专业化历程中构建自身对图书馆学的认同和学科自信,并借此向整个知识界展现自身的学科风貌.

3.2 思辨性的理论构建

对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科性质和地位等理论问题进行思辨性论证和建构在图书馆学研究中也比较盛行,基本上每一本图书馆学概论性质的教材都会涉及到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各种自成体系的观点.至今,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形成了6种主要的观点,即整理总和说、图书馆管理说、图书馆事业说、知识交流说、信息资源说和知识组织说.在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研究上,从民国时期的杜定友、李景新,到新旧时代交替的刘国钧,再到建国后具有较大学术影Ⅱ向力新老学人(如周文骏、王子舟等),都构建了自己的图书馆学研究内容体系.在学科性质和地位的界定上,形成了图书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综合科学、应用科学、管理科学或信息科学等5种不同认识.在专业期刊上,这种类型的论文也比较常见,最典型的当数马恒通和王子舟针对图馆学的“前科学”性展开的激烈论战.

然而,研究对象是先于学科存在的,而且为各个学科所共享;人们对研究对象所形成的不同认识源自于研究人员所持有的不同学科立场和学科视角.“问题的症结倒不在于是否存在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在于作为一门学科究竟怎样来把握它的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等理论问题上所消耗的过多时间,反而耽误了图书馆学人对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阻碍了进一步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充分有效的探索.知识的演进和累积是建立在不断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之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 在思辨性的构建学科研究内容体系之基础上的.

4 图书馆学学科认同构建的新路径:学科制度分析视角

4.1学科认同的理论基础

沃勒斯坦认为学科由三个基本的部分构成:研究领域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组织结构、学科文化”..依据学科制度分析,研究领域及相应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组织结构则是学科制度结构的研究对象,学科文化则是学科制度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一个学科的整体发展,绝不仅仅意味着学术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同样也并非仅仅是职业化的事业发展史.现有的研究策略无法使我们明确图书馆学在学科之林中构建自身学术地位及合法性、形成自身学科认同的动态过程.学科发展史是学科思想史和学科制度史这两种相互有别而又相互依赖的双重动态史的综合,学科制度史研究又由学科制度精神和学科制度结构研究构成.自方文采用学科制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和学术认同的构建过程之后,学术界展开了一次从学科制度视角重构学术史的研究热潮,如教育学从讨论学科独立性问题出发,构建自身的学科认同.在图书馆学研究中,从学科制度的视角对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论著比较少见,尤其缺乏通过相关史料对图书馆学学科制度精神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当下,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已经成型并且相对稳定,它作为独立学科在“物”的维度上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图书馆学人长期对学科思想史的关注也使得我们对学科智识的发展脉络和关注重点的演变了然于胸.然而,图书馆学在社会建制过程中如何形成了自身的学科文化和心理认同;这种学科文化包含了哪些基本内容;它们是如何内化为图书馆学人的心理状态,并成为行动主体的心理动机展开社会行动和学术行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学的学科建制和学科认同.这些问题突破了学科建制的智识建构和制度建构层面,深入剑学科心理建构层面.

4.2 学科认同的主要研究内容

由于学科制度精神内化于个体研究者的心智结构之中,因此它是隐含在学术共同体中的潜在律令;而学术认同是学科制度精神的高级形式,它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心理状态.图书馆学的个体学者是图书馆学知识实践的行动者,同时也是学科认同的载体.因此,从知识行动者出发,学科认同和学科制度之问的互动过程将从三个方面得以展现:①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认同;②知识图谱中其他学科对图书馆学的“他者认同”;③社会对图书馆学的认同,它是图书馆学合法性的根源.鉴于此,图书馆学学科认同得以从以下5个方面得以展开,如图1所示:

4.2.1作者群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在由不同学科构成的学术版图中,并不存在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图书馆学”,离开了从事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图书馆学人,图书馆学只是一个空壳而已.因此,图书馆学正是诸多图书馆学人在学术思考、研究实践、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话语和理论的构建,由此而建成了自身的学术大厦.因此,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是分析学术认同的前提和基础.究竟有哪些学人在中国社会知识转型的大背景下转向了图书馆学研究他们具有哪些集体性特征促使他们转向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在动因和外在需求是什么这些问题构成学术共同体和学科认同问题的基本内容.

4.2.2研究议题的设置与学科边界一个学科的研究议题反映了该学科的学科视野和学科边界.虽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足以构成判定学科独立性的内在依据,但是该学科的从业者在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采用什么样的学科立场和切入视角,决定了一门学科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对于图书馆学而言,图书馆学人对于研究议题的价值立场和切入视角是什么这种价值立场和视角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这需要对研究文献在内容上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独特价值立场和视角的形成和统一,也是学科认同形成的标志.

4.2.3 跨学科交流:图书馆学在知识谱系中的位置

研究对象是先于学科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共享认识的客体.因此,作为对认识客体的反映,人类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和交叉性.那么,图书馆学如何同相关学科展开互动,在知识谱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图书馆学如何构建自己的学科基础和知识传承图书馆学在学科层面上对哪些学术问题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图书馆学人对于他人如何看待图书馆学做出了哪些回应和反思这些问题涉及到学术界从“他者”的角度对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

4.2.4 跨文化交流:图书馆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多是建立在西方话语体系之下的.民国时期正值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向现代西方科学知识体系转型时期.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学作为一新生事物,如何游刃于“古今中西之争”,怎样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实现西方科学话语体系的移植和嫁接,产生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这不仅涉及到图书馆学学科认同的构建,也涉及到中国图书馆学在国际同行中的位置和姿态.

4.2.5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图书馆学的社会价值分析对于学科认同的构建,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也不能停留在理论言说的立场持守层面,更应该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进入到社会实践的指导层面,实现理论向实践基础的回归.鉴于此,以三大刊为代表的近代图书馆学研究,在我国的图书馆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中、在图书馆学的职业化进程中、在图书馆学人的教育和培养中如何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不仅关系到学术界对图书馆学的认同,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对图书馆学的承认和肯定.

5结语

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源自于学科建制的完善和学科知识的累积;同样需要关注图书馆学学科文化的形成,特别是作为知识行动主体的图书馆学人的心理状态和学术自信.只有当图书馆学的学科视角和学科立场内化为每位图书馆学人的基本心态――即学科认同得以形成之时,图书馆学人所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才能从一种外部驱动的状态转变成为一种自觉的状态.这种学科自觉性不仅促使图书馆学人主动地增进图书馆学的知识体系,更会促使图书馆学人对“他者”和社会对图书馆学的评价进行积极的回应和自我调整,这才是图书馆学能够不断前行的基本动力源.

91;8]程焕文.一代宗师千秋彪炳――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

祖荣先生(续).图书馆,1991(1):7l一73,76.

[9]程焕文.一代宗师千秋彪炳――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

祖荣先生(续).图1{馆,1991(3):60一64,73.

[10]程焕文.一代宗师千秋彪炳――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

祖荣先生(续).图书馆.1991(5):69―73.--

[11]霍国庆.百年沧桑三次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

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图书馆.1998(3):1-9.

[12]霍国庆.百年沧桑三次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

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续).图书馆,1998(4):5―9.

[13]吴髂年.刘周钧先生学术研究成就与《图书馆学季刊》.图书

情报工作,2006,50(5):136一138.

[14]吴稔年.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4):82―88.

[15]吴称年.徐旭对民众图书馆建设的贡献.图书情报工作,

2010,54(7):143―146.

[16]吴称年.金敏甫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贡献.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1):117―122.195.

[17]TsayM.TheinfluenceorIhe砌ericanlibraryassociationonmod―

ernchineselibrarianship,1924101949.AsianLibraries.1999,8

(8):275―288

类似论文

福建省图书馆学学科报告

[摘 要]通过国内外图书馆学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总结,分析了图书馆学学科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福建省图书馆学学。
更新日期:2024-3-20 浏览量:44623 点赞量:10510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科服务分层服务体系构建的设想 此外,本文还论述了分层服务体。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21317 点赞量:6010

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学习模式的构建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方式正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 许多教师在自己&。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3871 点赞量:4664

刍议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成为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探究的问题,这是因为高。
更新日期:2024-8-16 浏览量:107074 点赞量:23633

刍议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成为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探究的问题,这是因为高效的课堂是实现素质。
更新日期:2024-9-27 浏览量:120842 点赞量:2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