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

【摘 要】摄影艺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新兴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多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摄影艺术与传统艺术门类有着相同的生产过程,即对认知对象与社会生活的“再现”与“表现”.在两种艺术形态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他们自身保持着自我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他们又相互模仿,相互融合.两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者在进行创作前,就必须对传统艺术和摄影艺术的再现方式与表现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创作过程.

【关 键 词】摄影再现表现构图

摄影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百余年的新兴的艺术门类,同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相比较,虽然起步较晚,并且在艺术的表现上也有着一定的局限,但这些因素并没有制约摄影这门艺术形式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步伐.相反的,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促进了摄影影像技术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传统艺术门类往往会更多的作为一种艺术修养来为广大受众服务,而摄影技术则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及的加速度脚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必备.但不论摄影技术与艺术以怎样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始终与传统艺术形式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既是在艺术形式上的一种互补,又为传统艺术形式添砖加瓦,通过其独有的特性,或真实直白,或抽象晦涩的将传统艺术表现于画面中,以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传达着创作者的精神诉求,或引领,或指导着受众的思想.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一直遵循着一个路径,即“再现”与“表现”.何为“再现”?再现一般是指艺术家对其认知的对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具体描述,或者叫做描绘,具有一定的理性认知,在创作手法上更加的逼真与写实,在创作倾向上更注重认识客体,再现现实,这种创作形式更易被受众所接受,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表现”这种艺术创作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再造、锤炼,即艺术家在对现实存在的事物有了一定理性认知和理解后,将创作前与创作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较为主观的添加到创作中,个人情感因素较“再现”更为突出,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的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形态,追求更加自我的感觉与观念,夸张的形态表现,丰富的象征内涵,深刻的内容寓意以及更加抽象自我的形态变形,是“表现”这种创作方式的基本特点.在创作倾向上更注重表现自我意识,再造客体形态,抒发个人情感.

虽然创作过程中的“再现”与“表现”,对受众有着不同的感官体验,但他们本身没有孰轻孰重,无优劣之分,他们只是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下,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时代、题材以及风格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

一、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再现”

摄影艺术在最初期,只是作为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存在的,但为什么摄影又能在短短的百余年的时间内,脱离传统艺术形式辅助的功能,自成一派,形成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呢?这正是因为摄影有着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记录能力,有着直观并且快捷的记录真实的能力,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真实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的根本,而这两点恰恰印证了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再现”.在新闻摄影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拍摄角度,构图形式,以及被摄对象的状态,必须放弃思考与等待,更不可能要求相同的新闻瞬间在以后的某个时刻再次发生,所以力求在最恰当的时间记录下最真实的瞬间.并且,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拍摄经验,也就是摄影瞬间的预见性和惯性,要做到不论最感人的瞬间是发生在被摄对象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可以凭借经验,准确且有效的把握住,最终将整个新闻事件再现于摄影作品中,以最真实,最快速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使新闻摄影作品达到一定的群众效应.

最伟大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这样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这幅题为《诺曼底登陆》的照片,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千次,是有史以最为成功且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图片之一,由于器材和拍摄条件的限制,卡帕实在诺曼底登陆的最前线,炮火最密集的时候,手举相机在极度摇晃的情况下拍摄的,被世人誉为“不朽的历史见证”.这位出生入死的影像兵士,正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一次次去真实的再现战争的真实场景,让他的名字永远烙在世人的心中,进而唤醒人们的良知,不要再彼此杀戮.这张《诺曼底登陆》,恰恰符合了摄影艺术中最为深刻的本质――再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景,再现了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人.看他的照片,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隆隆炮火,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正是这种再现,给了观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让新闻图片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升华.


二、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意识的“人”作为社会形态的主体,往往在感知周围活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加入了自我的主观意识,从而让原本真实存在的物体,在人们思维传达过程中有了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正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再造,是一种自我思维意识的锤炼和升华.自摄影这门技术被发明以后,很多摄影创作者一直在探索摄影发展的各种可能.从十九世纪中延续到二十世纪,不断的有摄影者提出新的理念来争取艺术界的认同.怎样将源于绘画的摄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是很多摄影创作者苦苦追求的.

摄影由于其创作过程的特殊性,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一直无法得到艺术界的认可,很多人更愿意将绘画等艺术形态归为艺术,而将新兴的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来定义.英国的彼得亨利艾默生(PeterHe-

nryEmerson)在1886年,发表了论文:摄影――一种绘画艺术(Photo:APictorialArt),在论文中,他认为不应将艺术与科学区分开来,这里的艺术与科学就是绘画与摄影,所有的艺术创作者都应将再现大自然放在创作的首位.

那么,造成摄影不被艺术(绘画)认同的根源是什么?人们早期将绘画与摄影定义为艺术和科学不无道理.大多数的人认为,绘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真实到虚幻的再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意识和情绪,有目的的对这个过程的某一个片段进行早创造,而摄影仅仅是使用科技发展造就的相机,对真实存在于现实环境中景物的再现,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加入创作者的任何意识.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当今的摄影创作过程中,不论是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改变自然或人为的任何一种因素,抑或通过相机本身的技术功能,都可 以非常便捷且准确的加入创作者的意识,将拍摄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任何思维以及情感表现于摄影画面中.

创作者可以通过一种类似于蒙太奇的手法,将自然形态中本不可能出现的同一画面中的影像结合到一起,这个过程便是将创作者主观的意识加入到了摄影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再造,是一种再现.同样,人类通过眼睛和视神经系统再现真实影响的过程与相机再现影像的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再现影像的过程显得更加“智能”,相机再现影像的过程就显得有些单调直白而不够“智能”,但恰恰是这种不“智能”,让摄影创作过程增加了无限的可能,这种无限的可能,是我们人眼在日常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无法捕捉的.摄影艺术通过对光线和影子的应用,再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首先,摄影艺术将光与影的平衡打破了,创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创造光影,以求打造不同的效果,从而带给受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其次,摄影创作者更可以利用科技的产物――镜头这一利器,让观众看到一个用肉眼永远无法看到的真实世界.通过光圈及焦距改变画面中景物清晰与模糊的对比变化、通过不同焦距使真实的物体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形,甚至可以通过滤色镜改变景物的真实色彩,以上的种种科技手段,无不在改变着受众对真实景物的固有认知,让受众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一过程,与传统绘画艺术并无区别,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艺术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

艺术是相通的,他们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恰恰相反,他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相互结合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创作形式与创作过程中的差别.当然,摄影艺术创作者不应局限于现有的创作形式,不论是“再现”还是“表现”,应挣脱固有模式,有所突破.

类似论文

摄影艺术的表现风格

受民族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的影响,一定范围、一定地域内的摄影艺术会表现为一种集体的无意的风格,民族历。
更新日期:2024-11-22 浏览量:142311 点赞量:30092

视知觉在艺术符号中的象征表现

摘 要 视觉心理是关乎艺术和心理的结合 艺术本身就属于哲学范畴,而心理学最初也是哲学中的一部分。
更新日期:2024-7-25 浏览量:95347 点赞量:21101

想象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和表现

摘 要 :想象是人类所独具的一种心理活动,更是舞蹈艺术的灵魂之所在,贯穿于从创作到表演的全过程 也正是因为。
更新日期:2024-10-21 浏览量:131801 点赞量:28523

景观与摄影艺术的美学关系

摘 要 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各艺术门类逐渐实现融合 审美多元化的张力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要。
更新日期:2024-12-13 浏览量:154822 点赞量:33022

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征稿

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展览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历史最悠久、规模ੌ。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5536 点赞量:23054

摄影艺术的现代美学意蕴

摘 要:摄影艺术走进我们的生活已170多年,它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种对艺术的表达形式。
更新日期:2024-12-27 浏览量:155982 点赞量:3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