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与老子哲学思想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陈抟老祖是五代宋初道家和道教的继承人,俩人相隔十一个朝代,时间跨度一千四百余年,陈抟距今又一千一百年,用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探讨老子和陈抟,必须回到当初各自的朝代,寻着《周易》-老子-陈抟的哲学思想体系,和时代背景找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其相近性把两人放在一起研究,沿着历史的脉络,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思想,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是有一定积极意义和现实作用的.

陈抟深受老子思想影响

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说:“希夷之家,老氏之学也”(《宋元学案》卷十二).清胡谓更明确地说:“希夷;老氏之徒也”.(《易图明辨》卷十).宋太宗赵光义在诏请陈抟书说:“知卿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大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节配巢由,道尊黄老.”当朝天子评价陈抟道尊黄帝、老子,看来陈抟师承老子,为宋家王朝所公认.

随着老子地位的提升,老子家乡亳州的地位亦随之提高,唐朝政府定亳州为“天下十望州府之一”,置总管府,领六州.亳州领六县:真源、永城、蒙城、谯城、城父、县(相当于省级),唐高宗李治,于公元658年下圣旨在亳州修建三官,即亳州城里道德中宫,城西太清宫,城东天静宫.在亳州城建有:寥阳万寿宫、玉清万寿宫,还有老祖街、问礼巷(相传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地方),乡村也建有很多道观,因此亳州更受荣宠,其尊崇道教也达到了极点.在其家乡亳州弥漫着道教的思想和文化,成为道教的圣地及活动的中心.

陈抟在道教圣地成长,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他精演老庄学说产生了慕道思想.于是他离开家乡,在武当山隐居修道,游蜀投师学内丹、移居华山成大道.

陈抟汲取了《周易》、《老子》学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出了《指玄篇》八十一章,《人伦风鉴》、《神相全篇》、《三峰玉言》、《郝松子八诫录》、《高阳集》、《钓潭集》、《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阴真君还丹歌注》,创绘易图二十一种,诗六百余首.

陈抟能融通三教理法,博采众长,从而深化、丰富了道教理论建设,在宋代形成了陈抟为首的图书学派.

在中国道教史和哲学史上,陈抟占有极为显要的地位,享有崇高威望,他被列入“高道”,成为继老庄之后的道教至尊,世称“陈抟老祖”.

陈抟与老子哲学思想之比较

“相比较而存在”,将陈抟与老子放在一起,从多方面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彼此之间诸多相同的地方:他俩都是“士”阶层的代表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相同的思想观点,相同的政治抱负,相同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斗争方式.

老子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熟悉各种典章制度,胸怀治世方略,可是只当了周朝首都洛阳的一个小小守藏室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

而陈抟熟读经史百家之言,习《老子》,演《周易》,满腹经纶,颇有诗名.唐明宗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年逾花甲(61岁)的陈抟,怀着济世治国的政治抱负,赴京都洛阳赶考,然而他却“举进士不第”(《宋史陈抟传》).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王室衰微,纲纪不振,连年内战,他先后到鲁(今山东)移居沛(今江苏沛县),楚灭陈,使他遭受亡国之痛,到西楚的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栖身.过着流亡生活,还美其名曰:“归隐”.

而陈抟所处的时代,是唐末五代,封建割据,战乱不休,在此乱世之秋,陈抟先后隐居“五当山”(今胡北襄樊)、西蜀“崇龛”(今四川岳县),陕西华山(今陕西华阴县).

老子隐居之后,游于诸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同专制抗衡,他借孔子问礼之机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史记老子传》).表现对周王室,内讧倾轧,依法腐败的揭露和憎恨.

而陈抟以隐匿的方式,周游四方,了解社会,审时度势,身居深山,兼忧天下,每闻一朝革命,频蹙数日,他在隐居武当山诗中说:“万事若在手,百年聊称情,他时南面去,记得此岩名.”(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三)以期东山再起,实现图南王天下的夙愿.

老子劝告统治者要顺应民情,万不可强作妄为.这是他自然无为的旨意.老子之关心天下大事,由《老子》一书所证实,他屡言“为天下”,“托天下”,“奉天下”,可见他关心国家大事的程度.

而陈抟应诏入阙,向宋太宗进言,“远、近、轻、重”四字,帝不谕其意,陈抟解之曰:“远者,远诏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这济世安民的四字诀,正切中时弊,深切致世.可以说是对封建统治者的高度概括,也是陈抟关心国家大事的具体表现.

老子对当时的周王朝统治者压迫庶民深恶痛绝,对灾难深重的庶民表示出真挚的同情.

他批判当时黑暗政治说:“朝甚除,田甚芜,仓其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资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哉!”即是说,朝政腐败已极,农田十分荒芜,仓库非常空虚,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占有富裕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是无道的行为.

而陈抟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封建王朝借以统治人民的周、孔之道,他理直气壮地说:“学者当于牺皇心地上驰骋,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正是这种不迷信前人,具有创造的精神,使陈抟的著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思想观点上,藐视了周、孔,为历代封建王朝所不容,陈抟著作受到限制,大部分散失,很少保存下来.

老子劝告人们:“去甚、去奢、去太.”就是主张治理天下要去掉私利,顺应民意,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其目的在于救世.

而陈抟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老子的复归于“无极”,提出取坎填离,逆则成丹,则在于救人.从老子的救世,到陈抟的救人,都力图把人类从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陈抟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

陈抟与老子以易相通.两位贤哲都演《周易》,都是用《周易》在历史上做出成果的名人,俩人的哲学思想都源于《周易》,有其共性,更重要的是“俱道阴阳,同一五行”,有其一脉相通之处.

《周易》是讲休咎祸福的,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而陈抟在《易图》中讲的更为具体.

《周易》讲宇宙的演化是:易有太极,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老子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序和《周易》基本相同.创造性的构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是我国古老文明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

陈抟精研《周易》绘制《易图》穷其奥秘,是一位演“易”大师.《宋史陈抟传》说:“陈抟好读《易》,手不释卷”.

宋朝朱熹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恐希夷之学,有些是其源流”.陈抟研究的重点就是《周易参同契》,他吸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 6;为内丹修炼的基本理论.把一分为二的观念作为宇宙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奠定了宇宙生成学说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贡献是不可泯灭的.

陈抟发挥老子之道.《老子》对人生和整个宇宙,皆作了哲学的论述,其核心内容称之为“道”.在《老子》书中言“道”者达七十三处,道是什么?《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对道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两个最本质的含义:其一、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其二、道是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为“道”,“道”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都是指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的内涵是无与有的统一,道的本性是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使人返璞归真,从而实现无不为的和谐美好的社会.

陈抟的“先天易学”在宋代称为“道学”(即道家和道教之学合称为道学),有其深刻的意义.《明史》纂修官清代毛奇龄说:“道学者虽曰以道为学,实道家之学也.”他又说:“自心顺理、惟道之从,是名道学,又谓之理学”.笔者以为,“道学”也好“理学”也罢,先天易学应该说是以道论理之学.据此,宋、明盛行的程、朱理学其根基即是道学,渊源于陈抟的先天易学及其道学理论思想.

《易图》源于《周易》、《老子》

《老子》一书,主要阐述了无极和太极及其相互关系,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逆而归无极.

陈抟把《老子》的无极和易中的“太极”,这两个不同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第一次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图式把逆则成丹与顺行造化的过程分别描绘出来,描绘逆则成丹,返本还无时,称为《无极图》,描绘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时,便是《太极图》.

陈抟创造性地绘制出一系列《易图》图式,以图式解《易》是陈抟哲理的精髓,形象地表现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是《无极图》的“无极”一词,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其文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陈抟运用了《老子》的无极说,进一步阐明“无极”的物质性,表示世界最终的本源,又作为内丹修炼的归宿点,这成为陈抟思想体系的最高哲学范畴.

陈抟《无极图》丹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是依据老子的宇宙观.他把《老子》“归根复命”的哲学原理,具体地运用到《无极图》中,进一步阐明了性命双修的体系和步骤,集中地概括了他的内丹理论,完整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全过程.

二是《太极图》陈抟顺行造化的《太极图》囊括了《老子》一书中关于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陈抟《太极图》,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程序即顺则生人生物,陈抟继承了《老子道生一》和《系辞上》的太极说,并结合道家的宇宙观,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和发展.

陈抟说:“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一气交融而万物全俱,故名《太极》.”

陈抟《太极图》的创作,通天人之极,尽宇宙之妙,它将天地万物的生成和深化的道理,用最简易的图像表现出来.

《太极图》以简洁、对称、形象、旋转的图形,表达了复杂、深奥、抽象和基本的人类的智慧.在陈抟《太极图》中,形象地表达了关于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思想,这是朴素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太极图》中,黑白回互,其处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皇极经世心易易发徽》卷一).

陈抟在《太极图》中,回答了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太极》,这个《太极》是由阴阳二气融合而成的.陈抟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生阴之静,非真静也,是动中舒缓处耳亦动也”(《玉诠》卷五引陈抟语).陈抟辩证地处理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陈抟发展《易》、《老子》哲学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老子》的著述,无计其数.同时研究绘制陈抟的《易》、《图》历宋、元、明、清四代,持续而深入地向前发展,各式易图应运而生,如百花争艳.


《周易图释大典》收录的“易图”共1240余幅,分别载于宋、元、明、清四代43位易学家的50余种易著中,基本上包括了历代“易图”的精华.

法国耶稣教会传教士鲍威特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来中国,发现中国《周易本义》卷首有陈抟绘制的“易图”,“易图”随着外国大船到了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手中,他惊奇地发现六十四卦符号的排列正是自左至右横写的0-63的二进制数学.根据中国陈抟绘制的易图原理,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又发展为现代电脑传入中国.陈抟在继承和发展易学方面,为全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道教史和科技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以“易图”建构各学科的框架体系,还是以易理为指导思想规范学术走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陈抟“易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了神奇的光芒.它开创了中华历史文明新篇章.

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场所使用太极图,中国有八所中医大学用太极图作徽记.

北京中华世纪坛中有周文王与太极图,电视台使用太极图形的徽记就有《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中华医药》、《百科探秘》等栏目.

太极图在国外,还出现在韩国、蒙古国的国旗国徽上,联合国反委员会会徽、新加坡和安哥拉空军的机徽、德国运动会会徽、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商标上等都有太极图.

可以说陈抟太极图是中国第一图.在现代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对平衡人与自然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子《道德经》与陈抟《易》、《图》尤其是《太极图》,从亳州涡水流域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老庄之书和陈抟的易图,出版发行一千余种版本,译成外文版本三十多种,在国内外都产生极大地影响.

作者简介

修功军,亳州市谯城区人,幼年家贫,少年曾出家为僧,读“四书”、“五经”,兼修佛经,青年投身革命队伍,转业到地方,曾先后从事宣传、秘书、教育、新闻等方面的工作,离休后兼任亳州陈抟学术研究会会长,道学研究会会长,易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养生学会副会长,爱读老庄、《周易》,慕道,尤敬陈抟,写出《陈抟老祖》一书.

类似论文

老子与原始佛教哲学思想比较

[内容提要]老子与原始佛教在哲学思想上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原始佛教对抽象的世界观问题并不关注,而老子则建构起。
更新日期:2024-8-22 浏览量:106986 点赞量:23374

《老子》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江伟,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武汉,单位:湖北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道家是先。
更新日期:2024-12-14 浏览量:153404 点赞量:32273

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摘 要】《老子》五千言讲道,将道的原则贯彻下来就是无为而治的方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落实Ò。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17851 点赞量:25121

陈云的哲学思想

[摘 要 ]坚持“学好哲学,终身受用”的科学论断,做到自觉学、终身学;坚持唯物论,做到“不惟上、不惟书、只。
更新日期:2024-1-4 浏览量:5403 点赞量:2073

《道德经》中老子为第一人的哲学思想

【摘 要】《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经典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整本著作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82591 点赞量:18877

老子辩证哲学思想探微

摘 要: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与现实作用越来越广泛地为世人所认识 本文通过对老子思想最突出的辩证学术特色进行阐。
更新日期:2024-4-7 浏览量:10550 点赞量:3443

儒家道家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摘 要】中国企业基本全盘照搬了西方企业管理方法及理念,经过中国企业实践,往往出现了“水土不服”现象,如何更。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19815 点赞量: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