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摘 要]农民恩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党80多年来,中国的农民恩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地方到全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为基本着力点,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基本准则,坚持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基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为基本要求等五个方面.

[关 键 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党80多年来,分别以、、和同志为核心的四代领导集体,根据其所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先后倡导和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地方到全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真总结、概括我党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开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为基本着力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是中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威功经验和基本规律.这也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正确行动的实践哲学.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广大农民,并通过多种渠道、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农民对自然、自我和社会的辩证认识,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新主义革命胜利的一条重要绍验,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阶级斗争理论教育,来启发其阶级觉悟,强化其阶级意识,进而引导农民阶级形成了摧毁“旧世界”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及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中一条教训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割裂了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关系,肢解了思想的科学体系,混淆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从而,毒害了一大批有革命热情、但理论识别能力相对缺乏的农民群众,严重危害了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而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及其此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我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要求用共产主义教育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强调“逐步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人人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党、爱集体的社会主义农民,团结一致,为实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奋发工作”,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农村开展了蓬蓬勃勃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得到加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探索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以马列主义和思想为指导,高举理论伟大旗帜,组织农民学习的“南方谈话”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党的文件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调动了农民参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十六大以来,我党针对部分农民群众存在诸如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化、精神支柱动摇、精神状态低迷等不良倾向.积极加强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生动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党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党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什么时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取得巨大成效,达到预期目的.而什么时候忽略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什么时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遇到巨大困难或挫折.


二、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基本准则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围绕党在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也是中国从8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新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武装斗争,根本任务是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夺取新主义革命的胜利,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这一根本任务和新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积极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战斗精神,动员农民参加革命,进行武装斗争,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实现革命转变、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任务上来,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觉地服从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教育上来,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工农联盟教育,部分地清除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和私有观念.“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成了各项工作的总指导,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得不服从于“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这一总路线的需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被严重扭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它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消极作用,在这个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空头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重心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围绕着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帮助广大农民学习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培养辛勤劳动、共同致富的思想观念.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南方谈话”之后.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从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注意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着力培育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和市场约束意识,引导农民和农业走向市场,实现农民和农业与市场的充分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自觉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展开.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把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立足点,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措施结合起来,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事实证明,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和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时,就会取得重大成就,大有作为.而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和脱离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时,就会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坚持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出发点

农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切身利益问题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得到解决,是否得到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根本所在,也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

新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广大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土地.因此,党一成立,就在其《第一个纲领》和《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农民”的主张;第一次革命国内战争时期,党将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确定为当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无代价的没收地主租与农民的土地,经过土地委员会,将此等土地交诸耕种的农民”的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1928年12月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并在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基本确立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确立了以“减租减息”为中心内容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在1947年9月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中规定“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此可见,新主义革命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国人,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在土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完善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胜利进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广大农民急于脱贫致富的实际出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体现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是,随著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产权残缺、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性等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阻碍甚至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党开始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制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8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在农村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农民群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条件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扬我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走八农民的世界,倾听他们的疾苦、体会他们的困惑:要交民友、连民心,深入群众内部,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排民忧、解民难,要从农民群众的最盼、最需出发,想农民之所想,干农民之所盼,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坚持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基本方向

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接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越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是中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

大革命时期,党通过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参加夜校、识字班,通过讲演、新剧和壁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开设了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等各种各样的工农业余文化教育组织,这对于苏区扫除文盲,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冬学”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的精神和指示,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边区输送了大批的干部.建国后,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解程度,党组织宣传员向农民宣讲总路线课程,并采取讨论、演讲、广播、板报、墙报、山歌、快板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使群众既学文化知识又关注政治,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逐步理解了总路线的精神实质,保证了农业合作化的顺利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党在农村普遍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文明创建活动,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十四大以后,党通过发展农村教育,设置农业科技咨询点、畜牧咨询服务点、“庄稼医院”,举办培训班,建立科技示范户等方式宣传科学思想、传授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帮助农民掌握科学、信任科学;同时通过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建立阅览室,文艺汇演、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较好地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充分利用“文化、卫生、科技、法律、计生五下乡”、“万村书架”、“村民书柜”等有效载体,建立农村文化室、农村业余文化队等阵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技、法律知识,使农民的政策理解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大大提高.

历史经验表明,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加强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先进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法规、科技服务、文化知识和医疗卫生等基本常识的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增强本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为基本要求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党的干部.农村党员干部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桥梁和骨干,他们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肩负着直接联系、宣传、组织、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的重要责任,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党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民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号召力,直接影响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80多年来,我党十分注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过程中,开办了党员训练班,对农村党员和干部进行政治形势、党的基本知识和群众观点的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为开展武装斗争,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人才保障.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解放区,针对部分干部存在怕下乡、怕土匪、怕艰苦的思想,东北局在《关于东北形势与任务决议》中强调了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号召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跑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去,确定以能否深入农民群众为考察员品格的尺度.造成员面向农村,深八农民的热潮.”建国后,在农村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热潮中,各部门、各大行政区和省市党政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为农村乡镇干部进行学习辅导,举办总路线学习集训班和学习讲座,参加学习班的农村党员干部回各乡、各区召开农代会,通过会议和学习班的层层发动,把总路线精神逐步贯彻到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解程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困惑和疑虑,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社会主义性质认识模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积极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的甚至违法乱纪,严重脱离群众,针对这种情况,党在1991年2月下发的《关于党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任务:强调对农村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按照的指示,全国各地、各级党委积极行动起来,周密计划、精心组织,逐步进行干部培训的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由点到面逐步开展起来.十四大以后,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党在1994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提高干部政策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在指示精神的指导下,各地加强了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的建设工作,加强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组织他们学理论、学党章.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从我党80多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这是我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条基本经验.新农村建设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能干事的农村基层干部和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党员,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政策法规、道德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道德修养:要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教育,使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树立亲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要抓好政策法规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政策法制观念,自觉严格按政策办事、依法行政:要抓好廉洁勤政教育,增强勤政廉政观念,树立公仆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当好公仆,以实际行动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

类似论文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摘 要:在中国九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取এ。
更新日期:2024-8-7 浏览量:16617 点赞量:5022

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摘 要]苏区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使党的思想。
更新日期:2024-7-3 浏览量:15697 点赞量:5072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微

摘 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精髓对现代人才的培养仍具有具有重。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162 点赞量:10936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摘 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9437 点赞量:3550

改革开放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处理人民内部思想问。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6998 点赞量: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