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翻译的美学鉴赏价值

摘 要:美学角度视野下的法律英语翻译是目前翻译学科的新课题.首先,它囊括了哲学、翻译学、对比语言学、文化学和文学等学科的内容,是又一项真正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其次,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尝试发展和丰富法律翻译的理论.以往法律翻译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字、词、句等对比翻译的技术探讨.可是,这些默认的规范构成了控制性框架,束缚了译者再现法律原语文化的能力.从现实意义上看,本研究探索美学语境下法律英语翻译的途径.正是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法律人是法律艺术的缔造者.从美学的观点观察法律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把一个抽离了一切内容和规定性(Gegebenheit)的“纯粹的法”或法的纯形式作为法美学的对象物来研究.通过美学角度的介入,一方面是对原语法律文本负责,保证原作蕴涵的哲学思想、文化概念以及文学价值都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在译文中;另一方面,译者又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使得国际交流在法律语言视野下更人文、客观、通畅.


关 键 词:法美学法律英语翻译法律文本法律语言

一、法美学语境下的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语篇的英译涉及许多特殊问题,法律语言表达内容的特异性与其独特的语言表述使得法律文本的翻译也具有独特性(潘庆云,1997:158).为了保证表述的严谨、简洁明了性和可读性有时候会有所保留,这都是法律语言的权威性、庄严性和强制性(张新红,2006).

国外对法美学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描绘了“酒神状态的迷狂”;德国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Radbruch)在其《法哲学》(1932年德文版)一书中主张通过文学创作和艺术作品来认识法律的本质,并且要求建立一门法美学(AesthetikdesRechts)之时,他实际上已经注意到“法的世界”和“艺术(美)的世界”之间的隔膜给现代人类的心性所造成的深刻影响.拉德布鲁赫指出,随着文化领域的特定化,法与艺术逐渐趋于分化,甚至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拉德布鲁赫的法哲学是一个论题广泛的开放体系.这一点可以通过其著名的《法哲学》(1932年3版,1983年9版,1999年由RalfDreier和StanleyL.Paulson编学生版)所讨论的内容予以证明(舒国滢,2010).所以,在欧洲中世纪、近代,甚至到了18世纪,某些艺术家和法律家一直还保持着一种亲缘关系(舒国滢,2010).

国内法美学研究者李庚香和吕世伦分别有自己就法美学方面的专著.李庚香专就法美学的特点及其与法律的关系探究著书《法美学》,从法美学生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法美学的本体论构成及法美学的学科建构及法学呈现来对法美学进行研究.

二、法律语言的美学价值

吕世伦2004年的专著《法的真善美――法美学初探》从法的真善美到法律的普遍性、权威性等方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法律的美学探究和法律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法律语言也不例外,同样渗透着文化的痕迹.法律术语所反映的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特有的概念,与该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陈小全,2006:61).

如果从吕世伦的专著看到的是法美学和法律的体系关联,那么我们从鲁迅的翻译思想中会看到其广泛汲取各流派的精华,在注重翻译的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翻译文本的美学特征和功能(李智,2006:32).

三、法律文本翻译的模式和法美学的应用

(一)法美学语境下法律英语翻译的途径

法律翻译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标准、通过哪些有效途径,这一点有很多版本的解说(张法连,2009).从美学的观点观察法律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把一个抽离了一切内容和规定性(Gegebenheit)的“纯粹的法”或法的纯形式作为法美学的对象物来研究.但事实上,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法均包含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或者说,法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现实”地存在过,它才会被人通过审美意识所经验和认识.

(二)法律文本翻译模式与法美学的应用

法美学是利用多学科方法、态度求知问学的一种.法美学所崇尚的是一种开放的探索精神,一种不断探寻未知的态度.如果哲学要奔赴的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林中之路”的话,那么法美学同样会选择这条可能“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的道路.海德格尔(M.Heidegger)在《诗人哲学家》中道出了问学者“在路上”的心情.没有历史和地域的规定性,没有现实的人性(民族性)色彩和特定情境(situation)背景的法,或许是可以成为(形而上学)“思”之对象的,但绝不可能成为(法美学)“视”之对象.毕竟,法美学不是关于法律的思辨的哲学,而是研究人对法律之美的感性审视的学问.

以这样的态度来观察法律,我们总是要谨慎地对待所观察的法律形成的历史―文化―地理根源,探究法律演进的隐秘过程,比较不同地域(如东方与西方)和不同时间段(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法律的美的特性、表现形态、“式样”、“风格”等等.对于法美学的研究,以前多集中在一些表面的问题上,重点探讨形式方面的问题.诸如所谓立法美,主要体现在形式美上,就是法律表述的整齐规范、对称均衡、比例和谐、主从层次、生动完整、多样统一等;所谓执法美,包括执法人员仪表美、行为美,组织完备美和执法制度的体系美等;所谓守法美包括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法的尊严和权威等;所谓护法美指司法人员工作的有效性、司法机构的完备性等.我们可以从此点出发,在对法律文本翻译模式探讨中,把美学介入翻译策略中去,为法律文本的翻译敞开一扇美学的大门.

(三)法律英语翻译的视角

奈达和塔伯在他们编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事物肯定能够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除非传载信息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要素(NidaandTaber,1982).这一观点,在确认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和信息载体而存在,同时也是为可译性之可行打开了理论通道.张莱湘在其《英语语言学精华》一书中说道,人类之所以为人类,语言是根基.(四)法美学的翻译视角

我国关于翻译(包括法律翻译)以及翻译美学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关于法律翻译的研究,都是打游击似的,系统性不强.通过重申美学主义,加之GustRadbruch的《法哲学》及国内李庚香的《法美学》的分析和研究,在法律文本翻译中,注入文化美学的全新理念来诠释法律概念,释读法律文本,满足读者的审美诉求,是法美学给予翻译的新视角.

四、结语

法美学研究在国内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系统的论述阐发.李庚香博士以美学,特别是生命美学的眼光审视、考察法学,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这对法学和美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入手,探讨法学的美学内涵,努力建设完善这门边缘、交叉学科,撰写出 版了本学科标志性的专著《法美学》,对相关问题、术语等作了系统的梳理、归纳、阐释,完成了这门学科建构的基本工作,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尽管以前也有一些人曾零星探讨过法美学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吕世伦先生及其弟子邓少岭博士曾著有《法的真善美――法美学初探》,但这些论述相对而言都稍嫌单薄,对于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法美学如果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从《法美学》这部著作的出版开始.退一步说,即使法美学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单独存在,李庚香在这部专著中所表现出的法美学思想,对法学思想以至整个法学建设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类似论文

高级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大纲DOC

高级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及简介《高级法律英语翻译》是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
更新日期:2024-5-23 浏览量:69970 点赞量:15807

21世纪法律英语翻译目录单

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注意:初试,加试,复试笔试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均对应其专业相应科。
更新日期:2024-4-23 浏览量:57235 点赞量:13088

21世纪法律英语翻译国语专业

基于3G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江西省临川二中上官锦华摘 要: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į。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8921 点赞量:25719

法律文化与法律英语翻译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63)摘 要:我国的法学学科深受西方法学传统影响,当下的法学研究往往借助于外。
更新日期:2024-3-25 浏览量:45639 点赞量:10868

关于法律英语翻译完善性的

【文章摘 要】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但是各个国家的法律不同,尤其是当下全球化趋势。
更新日期:2024-8-12 浏览量:105208 点赞量:2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