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影响

【摘 要】新媒介技术和设备的普及使用,主要从学习、生活、就业等三个方面影响了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使他们学习视野更加开阔,生活“宅”化,求职理念发生转变.

【关 键 词】新媒体新闻学专业学习生活就业

“新媒体”是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它被人们一般性地称之为“第五媒体”.①随着“以个人为中心”的微博的兴起,互联网逐渐超越了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门户,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结合将人们带入了“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愈加模糊,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互动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拟化生存成为人们的一种现实生存方式,大学生活也被深刻地卷入这场媒介技术革命当中.

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已经为多项调查所证实.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新媒体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他们对外部环境的感知,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来说,不仅是信息传输技术的巨大跨越,人际交往更加便利;而且是一种新媒介文化的介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他们的现实价值判断和认定.在将信息传播作为自身的学习研究对象的同时,又深陷媒介技术变革的浪潮之中.当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使用手机媒体上网的用户首次超越了传统PC整体使用率.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依然是学生,以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最高,占到全体网民的30.7%.这一年龄段与大学生群体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高校学生中使用手机上网非常普遍,浏览学习资源、关注微信朋友圈,查询招生就业信息全部都在“掌中”完成,虚拟化的生存正在成为一种现实.

一、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高校学生的求知欲.有着多元追求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并不会被自己的专业所局限,依靠互联网,他们不仅可以找回自己失落的人生梦想,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可以找到为之奋斗的途径和方法.

海量信息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新媒体时代,不仅意味着海量信息的提供而且意味着海量信息的便利获取,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已经摆脱了现实专业课程的束缚,向着更为广阔的视野深发.一方面,依靠移动互联网络,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信息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媒体时代,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使用注重的就是用户的体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是他们理解新媒体信息传输革命的前提.不断丰富的信息传输类型,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挑战着已有的新闻传播机制,也考验着新闻媒介自身的发展,这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应该知晓的.另一方面,借助虚拟交往中的异质往主体,新闻学专业学生可以对新闻行业、信息产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愈加明晰自己专业学习的目标.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信息传输功能及应用固然重要,但理解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和作用才是终极目的,惟其如此,才能对人们日益增加的新媒体依赖情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移动互联网络中虚拟学习交流圈的形成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来讲是比较封闭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也相对封闭,交往对象基本在校园内,他们以专业为对象,以未来的职业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从事学习和集体生活.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上的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微博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虚拟人际交往圈,这个圈子既是对他们现有人际资源的整合,也是对已有人际交往链条的延伸.一方面,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被移植入网络虚拟空间,成为熟人圈子;另一方面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多元志趣在移动网络中结识新的交往对象,构建新的虚拟人际交往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逐渐摆脱了以书为友,以同学为伴,以教者为师,以教室和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封闭性学习交流空间,开始了一种更为开放的学习交流方式,一种注重分享的学习方式,从分享中获得学习资源,从分享中获得学习动力.

二、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虚拟化生存程度加深,“足不出户”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个性行为,而是他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宅”.这种“宅”生活中,又以“朋友圈”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是宅男、宅女们的精神慰藉和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依据,一切大小事宜,全都依赖“圈子”来确认、判别.

虚拟化生存模式――“宅”生活.早在移动互联网络之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宅”现象就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新媒体使用方式中来.但是手机这种移动互联网终端并没有带给人们一种完全的身心的彻底解放,而是成就了另一种“宅”生活.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生活状况足可以证明这一新型的“宅”生活的特点.如今大学生的购物、休闲、交友几乎全部都在网上完成,借助手机的虚拟化生存才是他们的真实生存模式.大学生活围绕手机而展开,一种新的“宅”生活正在形成,手机成了禁锢大学生身心的新的枷锁.同PC时代的“宅”生活相比,手机时代的“宅”生活范围更小了.世界尽在“掌”中,而身心却被“掌”控,这恐怕是德弗勒在提出他的媒介依赖理论时都不曾想到过的.

虚拟化生存下的“圈子”化生存.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中人们对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的高度依赖,、微信、微博已然成为现代人维系其现实社会关系的纽带.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移动社交应用展开的.他们通过群、微信朋友圈、微博了解同学、亲友的境况;也通过这些虚拟社交平台结识新的朋友,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现实人际交往范围.尽管在网络虚拟社交的空间中,人们可能使用“假身份”和“非真实的文字”与网络另一端的一个同样“虚假”的人进行互动,但这并不等于人们通过网络媒介的交际活动就是虚拟而没有意义的.②虚拟人际交往的现实影响力却是存在,它通过“圈子”对交往主体发挥影响,以一种主体不自觉的方式改变着主体的情爱观、价值观,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注意的问题.三、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人生规划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新闻学专业本就是研究新闻信息以及新闻媒介信息传播规律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即我们所说的媒体人.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信息已经不仅仅与媒介相关,而是涉及社会众多行业、领域.这就带来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职业理想的多元 化,他们不再仅仅拘泥于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体,而是面向所有涉及信息传播和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在自主就业的道路上,新媒体带来的新型网上应聘方式更是为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职业理想多元化.新媒介技术的进步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巨大变革,而且还伴随着海量、多样信息的高速传输,这是最近一两年被频繁提及的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愈加清晰.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推进作用明显,当今社会涉及信息传输和控制的产业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择业理念也有了全新的改变,他们不再仅仅盯着传统主流媒体,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这种多元化的择业理念是对他们自身个性的最大释放,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就全社会本身的发展来说,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择业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社会的高效率发展.

新媒介技术催生新的就业应聘方式――网上应聘的流行.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应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面对面应聘转变为网上在线应聘,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就业方式.以往面对面的应聘场景:风尘仆仆赶来的大学生面对一群声色俱厉的招聘主管,多少会带来他们心理上的不快.而且双方的信息交流丰富而不全面,无论是招聘者还是应聘者都要克服临场发挥的心理障碍.新媒体时代,这一切都有了改观,首先是对方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大学生可以了解招聘单位的详细情况,对自己的求职意向有了更加精准的定位.招聘单位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应聘学生的专业素养,求职意向,找准自己的招聘对象.其次是在线应聘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约双方的成本,节省时间,为聘用的最终实现打下基础.

结语

新媒体给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带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表明,顺应这种媒体环境变化已属于大势所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认知、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方面有专业优势,有着较高的媒介素养,可能成为高校校园中新媒体的最先得益者.时下,所有的大学生都已经面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活方式的变化,这需要所有的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也可能给高校的相关部门带来学生管理方面的新挑战.

【本文为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zknuc0

109】

类似论文

新形势下的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坚定保证 本文就如何掌握体育专业这个特。
更新日期:2024-10-18 浏览量:132459 点赞量:28982

高校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前培训思路的

【摘 要】为了使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尽快地适应毕业实习生活,迅速进入岗位角色,保证在我院药房实习生的教学质量,避免意外差错。
更新日期:2024-12-6 浏览量:23121 点赞量: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