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其课程设置的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68所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应依据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我国社会进步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关 键 词:社会体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62-03

目前社会体育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不吻合,课程设置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都严重地制约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为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收集汇总了68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行教学计划,全面剖析了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设置的设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体育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国内68所普通高等体育院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现行教学计划,2003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和收回的25所高校的“优化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卷.

1.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

2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地区布点广、类型多,据统计,东北地区9所;华北地区11所;华东地区25所;西北地区4所;西南地区5所;中南地区14所.社会体育专业布点已基本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布点高校已从最初单一的体育学院扩展到师范、医学、农业、通讯等综合类型高校.这些高校中既有地方院校、共建院校,也有部委院校.既有教学型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也有研究型大学.对68所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表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围绕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即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分布的地区广,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我国城市社会体育明显优于农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不发达地区,且各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要在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等方面受到全面培训而同时具备这几方面的工作能力,必将使得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知识浅而不专,而目前尚不成熟的社会体育市场无法满足这知识、能力“千人一样”的同一类型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种单一模式培养的人才难以突出特色,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才的竞争,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反映出培养目标同社会需要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在社会体育大专业方向下细化专业的方向.

2.1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的设计社会专业方向的确定是当前社会体育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要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完全打破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全国68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分布区域图度,采取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法,以弹性就业制度取代硬性分配就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和技能上,必须完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以下几个专业课程.

2.1.1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199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全民健身纲要》,为全国人民确立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体育发展的宏伟工程,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群众不断扩大体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21世纪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大批的从事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为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才缺乏,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6500,按统计,全国城乡近140000个体育指导站中,每个指导员站实际从事指导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到1人,所以根据这一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群众体育健康指导与管理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2.1.2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改革开放的20年,我国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人民也在整体上开始步入小康社会,体育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体育产业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产业,体育消费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和享受的消费,花钱买健康成为人们消费的一种时尚.为此,体育产业在发展体育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体育产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朱基同志在199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体育产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中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而到2008年我国至少需要1万名左右的体育专业管理人才.仅奥运组委就需要4000人来从事奥运会赛事组织和产业开发工作.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根据社会发展与体育产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设置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专业是非常必要的.

2.1.3保健康复专业方向(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据世界卫生组织一次全球性的调查,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个动态的状态,它不会停留在原有状态中.它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一庞大的人群不可能拥进医疗机构,也没有必要去接受医生和心理大夫的诊治.他们应该面向体育运动,而健康运动、消遣娱乐恰恰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体育越发显示独特的作用.保健康复专业方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就现在而言,从事该项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为数不多,仅以全民健康指导需求为例,按照国家要求,在城市应达到1/100的比例,而1000人必须设置一个健康指导站,每个指导站必须配备一名保健康复工作人员.这个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对保健康复专业方向毕业生来说就业前景是广阔的.

3 社会体育专业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设计

据调查统计,从1995年至2003年短短的9年时间,全国就有68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图2),而在68所开设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中细化专业方向的有8所(设一个专业方向的有3所、设三个专业方向的有2所、设四个专业方向的有3所),其它专业设置社会体育方向的高校有21所(图3),共计设专业方向的有29所.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需要大批的社会体育人才将进一步规范细化;有的侧重于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有的侧重于体育产业经
营与管理方向;有的侧重于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等.WTO的成功加入,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及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等全新的社会形势,要求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应该在细化专业方向基础上,以通才+专才为指导思想,构建新的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以下是社会体育大专业下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4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总体构想,在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确定后,课程设置是实施培养计划的核心.我国各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以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课,以及“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五门主要课程为基础,分为公共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任意必修课四大类来设置,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有些课程已不适应目前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以68所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问卷调查结果和社会体育专业不同方向 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按学习时间和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一二年级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类.这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表2).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方向,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充分体现在培养过程中的厚基础、宽口径.全面的通才教育,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国高校各院系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需求来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及学分的比例.

第二类为三、四年级选修课.这类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和非限定选修课(表3).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专业优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和选修不同的课程.这种基础+专业+选修的不同模块组合,可以确保社会体育专业能有多样化的产出,即培养出不同类型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由于社会体育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等)中,至少要安排20周的时间.

5结论

1)会体育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是动态变化的,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坚持以通才+专才教育为指导思想,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

2)全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中有58%的院校未设专业方向,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体育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方向亟待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一步改革,实行打通基础,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方向,三年级开始分流培养的方式.

3)优化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加强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增设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课程.坚持以社会体育专业为基础,相近学科为依托和学术前沿为延伸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来拓宽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4)增加选修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宽泛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地选修不同的课程,使各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融合转化,形成多学科、多视觉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表格、注解、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类似论文

我国部分高校本科阶段俄语专业课程体系

摘 要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部分高校本科阶段俄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特点并针对课程设置中é。
更新日期:2024-1-21 浏览量:22636 点赞量:6790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

摘 要: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57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主要特征和得失,以期为。
更新日期:2024-9-9 浏览量:19976 点赞量:6262

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 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必须以职业&。
更新日期:2024-7-10 浏览量:95014 点赞量:21482

影响沈阳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沈阳市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7724 点赞量:12251

影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

摘 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多元方差分析与结构公式模型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因素进行了探讨 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20503 点赞量:2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