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与运动干预的

摘 要: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制定运动处方干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年级、体型、学业成就、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寄宿形态及学校类型等因素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身心健康;运动干预;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06-05

团、教育部、体育总局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政策,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来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但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心理危机与疾患问题、网络成瘾问题、攻击性行为问题、校园暴力事件以及他们体质健康下降问题等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发现至少有3000万儿童青少年出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并出现增多趋势[3].某些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疾患与成年期心理疾病存在相关性,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均会影响到成年期的身心健康[4].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与近视率都出现增加趋势,他们的耐力、力量和柔韧性有下降趋势.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真正与国家要求相差甚远.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测量,其目的在于了解他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3个方面,而非仅是体质、体能健康状况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编了题目结构合理、易操作(约3~5min完成)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全方位、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并制定运动处方干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期培养我国中小学生健身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增强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上海市城区、广州市城区24所中小学校,共计578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上海和广州两地各12所中小学,其中小学各6所,中学各6所.每所小学分别选取小学4年级2个班和6年级2个班,每所中学分别选取初中初一两个班和初三两个班,高中高一2个班和高三2个班),其中小学生1941人(男生959人,女生982人),初中生1934人(男生963人,女生971人),高中生1905人(男生967人,女生938人).

1.2研究方法

1)自编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并进行调查.

在前人研究成果[5-7]基础上,编制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它包括中小学身体健康分量表、心理健康分量表和社会健康分量表.身体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身体症状、体育锻炼、睡眠状况、卫生习惯、健康饮食和健康意识.心理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心理疾病、情绪稳定、自我认同和学业成就动机.社会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人际关系互动、生活适应和亲社会行为.中小学身心健康量表和3个分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身心健康越好(“身体症状”和“心理疾病”两个维度采用反向计分).经检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均在0.90以上,Guttman分半信度在0.86~0.89之间,重测效度在0.84~0.96之间,这表明编制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实验法.

运动处方实施:处方1:篮球类练习游戏、篮球小比赛,辅以小足球练习.先进行篮球类练习游戏,约15min后,篮球小比赛,约20min后,再进行小足球练习,约15min.处方2:健绳操练习游戏、健绳操小比赛,辅以健身操练习.先进行健绳操练习游戏,约15min后,健绳操小比赛,约20min后,再进行健身操练习,约15min.处方3:轮滑练习游戏、轮滑小比赛,辅以轮滑基本技术练习.先进行轮滑练习游戏,约15min后,进行轮滑小比赛,约20min后,再进行轮滑基本技术练习,约15min.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对实验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比较.

锻炼强度采用中等强度:对中小学生桡动脉进行脉搏测量,每次测量15s,乘以4,以此来反映中小学生1min的心率,一般控制心率在120~140次/min.每次锻炼时间为40~60min,每周3~4次,锻炼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持续时间为12周.

3)数理统计与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4)调研和实验时间.

调研和实验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

2结果与分析

2.1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以5分制评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平均为3.23分,心理健康平均为3.14分,社会健康平均为3.07分,身心健康的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各个维度来分析,在身体健康维度方面,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4分)、卫生习惯(4分)得分最高,其次身体症状(3分)为中等,健康饮食(2.5分)仅能够达到及格线,而体育锻炼、睡眠状况方面最低,未能达到及格线水平.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自我认同(4.5分)得分最高,其次情绪稳定(3分)、心理疾病(3分)为中等水平,而在学业成就动机方面仅达到及格线.在社会健康方面,亲社会行为(4.5分)得分最高,人际关系(3分)处于中等水平,而在生活适应方面未达及格线.以上现象表明,尽管目前中小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但他们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睡眠不足,生活适应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当今社会,家长“望子成龙”,学校想尽办法增加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均不顾及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锻炼的时间,他们参与身体锻炼的次数不多,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又多以看电视、玩电脑,上网玩游戏等静止活动为主[8].他们睡眠质量也为此受到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常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日积月累,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出现问题,甚至有厌世情绪.参与运动的缺失,其直接结果是容易引起肥胖增多、体能下降.这些不合理现象,使得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出现不少问题.2.2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1)性别、年级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由表1可以发现,中小学男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显著好于女生,中小学女生社会健康好于男生;小学生男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男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好于高中生;高中生社会健康均好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初中生社会健康也好于小学生.这些研究结果与Hamilton[9]和Cung等[10]的研究结果有部分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中小学男生活泼好动,喜欢竞技运动.中小学生女生喜欢安静、追求时尚美,更喜欢健康、娱乐性活动.所以男生在体育锻炼、睡眠状况、情绪健康、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互动和亲社会行为方面明显好于女生.研究还表明,中小学女生卫生习惯与健康饮食方面好于男生,可能与她们更加关注饮食可能带来的体型变化有关.

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越来越出现问题,这一结果与HaleIII等[11]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等有关.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健康越来越好,说明他们能够接受新鲜事物,逐渐能与父母、长辈、老师进行沟通,能与同学和平相处,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做朋友,做一些亲社会行为,使他们逐渐适应了社会环境和生活.

2)体型、学业成就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体型适中、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体型偏胖和偏瘦、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见表2).体型适中的中小学生一般性格开朗,喜欢参与运动,有朝气,充满活力,自我效能感较高,做事较有耐心,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该做的事情.体型偏胖和偏瘦的则相反,不爱运动、有自卑感,自我效能感比较低.

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表现对待事物有高度的认知,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做事有恒心、有信心.他们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自我效能感较强.在课外活动时间,他们喜欢参与各种身体锻炼,比较清楚知道参与锻炼对提高自己学习和身体健康等有益处,在锻炼中他们能享受到运动愉快感,在运动中释放在学习上、课业上承受的压力,并结交了不少志趣相投小伙伴和小朋友.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则相反,在课外活动时间,他们不喜欢参与身体锻炼,对锻炼的益处有比较模糊的认知.上述原因说明,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 的中小学生.

3)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除身体健康外,生活在双亲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生活在大专以上家庭里,他们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中专以下家庭的中小学生.经济收入高的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中等、较低经济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见表3).这可能与不同结构家庭、不同学历家庭的环境和教育有关.

4)寄宿形态、学校类型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寄宿学生与非寄宿学生相比,非寄宿的中小学业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均显著好于寄宿学生(见表4).寄宿学生可能由于家庭住址离学校远、父母忙于工作或做生意、无法照顾孩子等原因,让他们的孩子住在学校里.在学校里,学校规定不让学生外出,环境封闭,大部分时间不能与外界联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单调,再加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多数学生缺乏锻炼,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产生孤独感,对学习生活不适应.他们的社会健康也产生问题,不能与老师、同学较好的沟通.非寄宿的中小学生与外界接触多,有他们父母的精心照顾,学习生活上较适应.少数部分条件好的家庭,还让孩子定时去健身俱乐部去锻炼,因而他们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要好于寄宿的中小学生.针对寄宿的中小学生,建议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安排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寄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城市的中小学生在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均显著好于乡镇的中小学生(见表4),这可能与城市的中小学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等有关.

2.3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干预

1)总体干预效果.

经过12周运动干预,使实验组中小学的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见表5).

2)运动干预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分析.

中小学生在参与运动处方1、处方2、处方3后,他们身心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在身体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身体症状、身体锻炼、睡眠状况、健康意识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性的相关(P<0.01),而他们的卫生习惯、健康饮食与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不存在相关性(P>0.05).中小学生在参与运动处方后,他们身体的乏力症状、身体疼痛症状等基本消失,睡眠状况得到改善,培养了健康意识,在课余时间有了参与身体锻炼的好习惯.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情绪稳定、自我认同、学业成就动机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P<0.01).中小学生参与运动处方后,他们心理疾病症状减轻不少,学习焦虑、无助感、抑郁等有明显好转,表现出情绪稳定性提高,自我认同感增强,在学习上能够敏捷思考问题,自我调适,并保持较好自律与自制.在社会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互动、生活适应、亲社会行为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P<0.01).中小学生参与运动处方后,他们的人际关系互动、生活适应方面明显出现好转,这是因为他们在参与各种运动处方中,必须适应运动情景的变化,互相帮助,凝聚团队力量,才能完成动作和比赛.参与运动处方后,使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互动产生好的效果,能与师生、朋友和父母较好的交流,能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中小学生参与运动处方后,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也产生良好的效果,减少了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等不良反社会行为,从而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3结论

1)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体状况是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社会健康比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差,高中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比初中生、小学生的差.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维度来看,中小学生严重睡眠不足,参与身体锻炼意识淡薄,在生活上也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上的变化.

2)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小学男生身心健康好于女生,中小学女生社会健康好于男生.随着年级升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越严重.

3)不同体型、学业成就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体型适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体型偏胖、偏瘦的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


4)不同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双亲家庭、高学历家庭、经济收入高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低学历家庭和经济收入低家庭的中小学生.

5)不同寄宿形态、学校类型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非寄宿、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均好于寄宿、乡镇学校的中小学生,寄宿与非寄宿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均好于乡镇学校的中小学生.

6)适宜运动处方干预,能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运动处方干预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干预后,高中生身心健康干预效果好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小学生社会健康干预效果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类似论文

教师工作压力和身心健康现状

最近,笔者针对教师的工作状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5份 调查发现超过70%的受。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20984 点赞量:5892

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

摘 要:探讨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改善作用,是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以及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80607 点赞量:17892

休闲运动服装电子商务营销现状

课题名称:电子商务环境下运动服装营销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K13-47 【文章摘 要】本文对我国休闲运动服装的经。
更新日期:2024-8-20 浏览量:107162 点赞量:23539

石河子大学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石河子大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
更新日期:2024-8-21 浏览量:108087 点赞量:23964

安徽省高校健身运动师资现状调查与思路

作者简介:朱丽丽(1990-),女,汉族,安徽铜陵人,硕士,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体育教学专业,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朱珍。
更新日期:2024-4-7 浏览量:13595 点赞量: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