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业生管理助理资助体系的实践与

关 键 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管理助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48

中图分类号:R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1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如何兼顾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及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又一焦点.管理助理(以下简称“助管”)是指研究生兼任学生(包括本科或研究生本身)辅导员或其他行政辅助工作.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一定的助管工作,是对其进行全面培养的必要环节.

1988年,原国家教委曾颁布《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试行办法》,以期加强研究生日常工作能力的培养,其中的助教工作包含科研助教、教学助教和管理助教(简称“三助”)3个方面.2005年,教育部将“三助”工作正式列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要项目之一.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肯定“三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不断补充和完善这一体系的实施.

然而,与助教、助研相比,助管工作的推进相对缓慢,这一方面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与助管工作相关的实践内容有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较为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助管工作与勤工俭学混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搭建和完善助管资助体系的框架,并在实践中挖掘其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助管制度实施现状为例,通过探讨开展助管工作的基本途径及意义,总结助管资助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良建议.

1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实践

对研究生参与助管工作的内容、形式、考核、待遇做出明确规定是助管资助体系运行的前提,也是开展助管工作的基础.研究生助管的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践环节包括岗位设置、本人申请、导师及院系批准、岗前培训、聘用、日常工作指导与监督、定期考核等.

1.1助管工作的岗位设置

本校助管工作的岗位设有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档案整理、学位管理、招生管理、培养相关工作、资料整理、会务礼仪及课程班巡查.设定岗位及其工作要求时要以不影响学生的业务学习为前提,医学院校研究生专业课程多、学习压力大,在本科教育阶段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因此,岗位设置的

内容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另外,这些工作还应有别于勤工助学,要从简单的劳务岗位转为招聘优秀的研究生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管理助理,在管理实践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1.2助管工作的考核

对研究生助管的考核,本校采取业务知识问答、工作抽查与期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不仅是对学生所做工作的一种总结和奖惩依据,也是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考核的内容通常包括: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责任心、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等多个方面.考核可以上级考核、同学反馈、老师给予工作鉴定等多种形式完成.考核的结果作为个人经历载入研究生本人档案.

1.3助管工作的人员待遇

在实践中,本校设立助管专项奖助学金作为研究生助管的津贴,助管与学校签署协议后录用工作,根据助管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专项奖学金以示鼓励.另外,依据助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还有灵活津贴制度,制定相关计酬标准,由用人单位考查研究生完成的实际工作量来确定津贴多少;此外,还应遵循“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辅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使助管学生的待遇与实际工作成效相当.

2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的意义

本校多年的实践表明,研究生兼任助管对本人和学校而言是一项双赢的制度安排.


2.1有利于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要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学生业务知识和科研水平的培养,还应有意识地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业务知识的过程相对而言较为封闭,对新知识多为全盘吸收,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不足.兼任助管的工作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与人沟通的艺术,有利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更好地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全面成才,在协助管理工作中锻炼成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专业人才,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2.2有利于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尽管助管主要是协助老师完成管理任务,但其仍是一项制度明确、分工有序、奖罚分明的工作,需要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为行政职能部门的一份子,还需要有愿意服务的意识.本校《关于明确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具体要求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3个专业的学生要在完成导师教学社会实践学习外,参加校(院)办公室的实践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该文件即是为将来可能走向医疗行政管理、高校行政部门岗位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在正式走向实习、工作岗位前使个人的言行修养、人际交往及办事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实践证明,助管工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主动进取的心态.

2.3有利于缓解研究生的经济压力

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由于研究生招收比例加大,导致国家财政的高校补贴相对不足,高校中因家庭贫困难以继续学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在医学院校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家庭贫困的研究生可以在完成学业之余,通过参加助管工作,得到一定的劳务津贴,以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从心理上解除这部分同学的自卑感,感受自食其力的愉悦.

2.4有利于学校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管理师资队伍研究生参与助管工作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扩招带来的师资不足矛盾.研究生可以协助或独立担负起本科生的辅导员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人数增多导致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到位的不足.在行政管理部门,研究生可以处理好一般性的日常事务,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性、水平高的工作中.同时,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也可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研究生除掌握专业知识外,一般还掌握计算机、外语技能,也为学校管理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

2.5有利于研究生工作的开展,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学校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使研究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出谋划策,站在学生角度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为学生和校方有效沟通的渠道之一,这不仅可以使学校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还有助于改善和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学生通过助管工作,也更加熟悉自己的培养过程,利于培养工作的开展.

3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研究生兼任助管资助体系有待完善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助管工作在日常工作计划中管理,缺少制度化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少专业的研究生由于学制缩短,助管实习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如非直属医院临床专业的研究生的助管工作仅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展.一方面,短期内难以达到实践培养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助管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在新老研究生助管工作的交替上有脱节现象,势必会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对此,学校应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逐渐引导研究生助管人员从被动遵守转变为自我约束.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需有专人分管,负责设置岗位、拟定工作量、考核聘用及津贴管理,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 102;了解其发展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拟定不同的实践培养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注意掌握学生动态,以免出现“助管荒”,影响日常管理工作的安排.同时,学校分管部门还应与教务处、研究生处、勤工俭学中心及二级学院等部门协调合作,明确各部门职责.

3.2对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的认识不足

助管工作在高校推行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生和校方未能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功能和价值.一些行政管理部门把助管岗位看作一种人员补充,仅从自身工作需要来安排和管理助管工作,没有从全面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的角度对研究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忽视了助管工作本身的教育价值.另外,很多研究生对助管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勤工助学的层面,认为助管工作会浪费在校的学习和科研时间,薪酬与其他工作相比没有吸引力等,而没有考虑到其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培养竞争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内部应统一认识,重视在助管工作的指导过程中对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助管制度背后的教育价值,同时防范在职管理人员的依赖性.其次,学校相关部门应深入广大师生中进行调研和宣讲,让研究生认识到助管工作对其全面成才的正面影响,打消工作内容繁琐、无聊、简单重复的思想,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助管工作队伍中来.最后,对已聘用的特殊岗位的助管学生要做一些保密工作的教育,把握好助管人员所能协助管理的工作范围.

3.3津贴经费不足,奖惩机制不明确

目前,本校助管工作经费来源不足,资金支持不到位.一方面,学校感到助管岗位增设的压力;另一方面,津贴不足以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校外,影响了研究生参与助管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制度缺少明确的奖惩机制,这既不能达到对认真工作、成绩突出学生激励的目的,也不能推动管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因此,学校(院)的津贴经费应独立管理,并多渠道筹集,如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资助,由学校拨款、科研经费、争取社会和企业的支持设立专项基金等.助管津贴的发放也应遵循报酬与工作价值匹配、报酬与岗位职能匹配、津贴与学校发展条件及研究生自身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如提高补贴标准或颁发证书,对工作态度散漫、不能完成日常工作者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取消助管资格.

总之,推行研究生兼任助管的资助体系,不仅能够充实高校的师资队伍,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帮助研究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立精神,使研究生教育更加充实.

(收稿日期:2012-08-10,编辑:梅智胜)

类似论文

高职电气类专业形成性课程考核体系与实践

【摘 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倾向于职业能力,以项目考核为载体,注重过程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形成性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和。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22584 点赞量:6893

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生管理模式的

摘 要: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管理的水平,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创新事业的发展 该文结合农业院。
更新日期:2024-2-25 浏览量:35630 点赞量:9513

国际商务专业生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与

笔者在给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讲授商务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感到和其他商务英语学习者相比,国际商务专业的研究生表现出了自&。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11299 点赞量: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