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

[摘 要 ]科研评价机制创新是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社会科学为例,针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要求,以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障碍因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短期内加大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和学术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中期通过推动学术价值评价争学术能力评价分离、长期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建设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总体思路与内容框架.

[关 键 词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评价文明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8—0154-03

1.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学术界对于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及其创新的必要性论述颇多.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不仅在学术研究、现实应用、管理等不同层面极其必要,而且是“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的战略性问题”.从社会科学“十二五”以及中长期发展看,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必要性更加突出.

1.1 评价机制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而在评价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自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其主要任务中已明确提出:“围绕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标准、评价机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可以预见,在“十二五”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对文化产品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的研究以及创新必将得到加强,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其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说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事关“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实现程度和实现质量.但是,不论是分类评价标准还是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都离不开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这一基石.一方面,评价机制不仅决定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的创新程度,而且影响着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具体而言,评价机制决定着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机制创新问题,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只能是“新瓶装旧酒”,难以真正发挥出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创新对于社会科学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方向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导向.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方向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系建设等宏观内容,而且关系到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能否评职晋级、研究机构能否获得资助、研究成果能否获得认可和快速实现转化等微观层面,甚至能影响到社科研究人员乃至整个社科界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对于数量与质量、产品与精品、短期与长期、利益与道德的选择,是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导向.

1.3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在推动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优化,而且能够通过外部环境优化和科学思想的指导推动自然科学创新与应用,甚至有可能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叉发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就已经提到“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因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虽然差别较大,但都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从实践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正在广泛借鉴自然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通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动发展,有益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障碍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不仅极其必要,又极其复杂和困难,不仅受制于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现行评价机制的障碍,更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评价文明的缺失以及对社会科学各子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足.

2.1 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制约

社会科学作为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科学具有学科结构和研究成果多样性、成果与质量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价值实现周期长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社会科学评价必然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以及不同时代人们对研究对象认识程度的差异而与时俱进.但多元评价标准在学术性与政治性、独立性与社会性、质与量、本土性与国际性等4个关系上的难以调适,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社会评价的困境.同时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学科领域进一步细分、实证研究方法大量等现象,又导致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时俱进的难度不断增大.

2.2 现行评价机制的障碍

现行的的评价机制是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重要障碍,在现行评价机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不仅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消除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权力”影响和“利益”关系.一方面,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权力”影响难以消除.现行评价机制中学术价值评价与学术能力评价混淆、物的评价与人的评价混淆,造就了因行政因素或社会因素产生的评价者和评价机构的巨大“权力”.尽管这种“权力”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对于评价主体的反思,但实质上由于评价工作中各个层面的“权力”与“利益”的微妙关系,即使实施第三方评价等办法,仍难以消除“权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现行评价机制下,评价主体、被评价者、评价对象以及期刊杂志等各方力量已经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而现行评价机制的创新,必然对这种利益关系造成影响,正如有关学者分析的,“学术评价已经被期刊分级制度所主导,期刊评价机制成为了学术创新的绊脚石”,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利益”关系网中某些力量的必然会抵制评价机制创新. 2.3 评价文明的缺失

现行的评价机制,是在广泛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上形成的.不可否认,现行评价机制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西方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评价方法的产生,根源于西方的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市场文明的连续发展.而中国的文明形态与西方迥异,断展的儒家文明、巨变中社会转型文明,不仅导致了“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等应清醒认识到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严重局限等但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等不能直接将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全盘搬来做现代化的观念基础”,更导致了中国评价文明的缺失,进而引发了学术浮躁、学术不端等问题的广泛存在,使西方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在中国产生了“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2.4 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足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加大对社会科学子学科的发展规律的认识.然而,在中国知网的“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和“经济与管理科学”4个数据库中以“学科”和“发展规律”为关键字段进行题名检索,文献记录只有13篇,其中真正涉及到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规律的文献更少.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缺乏,导致各学科评价方法、评价机制缺乏理论基础,不论采用多么先进实用的评价方法,都难以促进学科发展.

3.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路与内容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创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障碍重重.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要来看,尽快推动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3.1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路

当前,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住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又要积极打破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各种制约因素.具体而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短期内,通过加大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和学术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力度,支撑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从中期看,通过推动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分离,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从长期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法制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建设符合国情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

3.2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内容

3.2.1 积极推动事关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现有社会科学及其子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子学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标准有20个,进一步细分所涉及到的二级学科、学科更多.这些学科之间由于研究对象差异,发展规律必然不同.而通过加强对这些学科经典力作出现以及发挥作用、理论创新重大突破、重要学术会议交流活动、论文论著出版以及有关文献资料解密等方面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研究,并根据周期或规律的相似性对各学科进行归类,是建立社会科学分类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其次新兴学科发展规律的探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社会问题逐步涌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进一步加剧、新兴研究方法更加迅速的采用,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有些新兴学科仍被就近归纳到原有学科中,并应用旧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进行学术评价,这显然不够科学.为此,亟需在关注新兴学科成长的同时,加大科研力量,在探索新兴学科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发现新兴学科的发展规律,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第三,依托学科发展规律大力推动学术评价理论创新.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必须是学科发展规律与学术评价基本理论的有机结合.不同学科的成果侧重不同,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甚至秘密文件等应在不同的学科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推动学术评价的理论创新,才能更有效的推动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3.2.2 确定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分离的导向

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分离,并进一步建立以学术价值评价作为学术成果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依据、以学术能力评价作为研究人员能否升职晋级依据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本质差别.学术价值评价的对象是单独的学术成果,是物,评价的目标是其对于学科发展的价值;而学术能力评价的对象是人或者团队,评价的目标是该人或团队创造学术价值的能力.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学术作品的学术价值是其作者学术能力的体现,但却不能等于作者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还包括个人发展提升的能力、学术团队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同样学术能力强的人或团队的成果,如其早期成果或者资料类成果,也未必全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或学术价值.其次,必须认真选择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目标决定评价方法和具体指标.学术价值的评价,要更加重视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在采取同行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学术成果的历史价值;而学术能力的评价,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或团队的发展特性,更加关注学术团队的可培养性和未来价值.简而言之,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指标的选择要注意时间价值的取向,学术价值偏重于历史价值的实现,学术能力偏重于未来价值的实现.从评价方法上,学术价值的评价,因为标的固定,主要以单向评价为主;而学术能力的评价涉及到未来发展,则必须包括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互动的双向评价.第三,必须明确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主体的差别.学术价值评价由于其评价目标仅仅是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其评价主体应以社会学术力量为主,如专业的学科学会等,行政、市场等非学术力量不宜参与过多;而学术能力评价由于涉及到升职晋级、项目资助甚至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长期发展,其评价主体应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基础上,以行政力量为主,社会学术力量为辅.

3.2.3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评价文明的建设

评价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和评价机制创新的重要背景和保障.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对社会科学评价活动的重视、监督和引导.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社会科学评价活动能够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会积极反作用于社会科学发展及其评价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引导,能够大力提升全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大力推进政府力量、社会力量、社科研究力量、社科评价力量之间的互动,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推动社会科学评价文明建设.目前,自然科学发展有科技进步法等法律法规,但社会科学发展由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亟需专门法律进行支撑.同时,评价机制的规范与否、评价活动中行政参与机制的规范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等都亟待法律明确.

类似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政治评价机制的探析

任何一场游戏,必须先确立游戏的规则,否则这项游戏将无法进行下去 任何一场比赛,也必须先确立评判的标准,否&。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4651 点赞量:9096

中职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

摘 要: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完善中职学校师。
更新日期:2024-10-28 浏览量:132509 点赞量:28643

评价机制与人文关怀两翼联动教师

如何把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发挥评价的最大功效;如何在对教师基本素质、教。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2064 点赞量:6307

文科人才评价机制亟待改变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
更新日期:2024-7-1 浏览量:14134 点赞量:438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面 课堂教学是否明确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因此,如。
更新日期:2024-9-19 浏览量:118300 点赞量:2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