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

【摘 要 】工学交替、“2+1”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石化类职业教育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是,各模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为有效拟补各模式的不足,提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方式、特点,同时对模式的实施要素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化职业教育是为该行业提供岗位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各开办石化专业的职业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指导下采用订单式、“2+1”式、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石化行业生产过程涉及因素多,目标多元化,技术复杂度和知识密集度高[1],生产高危性等生产特点决定了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缺陷和不足.为此,提出工学交替、“2+1”、订单式三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思想下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在石化专业教育应用中的利弊

1.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终身教育理念实施的一种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的类型主要包括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学生主导型工学交替两类.

1.1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

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是学生在就业前由学校组织,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学习和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完成学业.

1.2学生主导型工学交替

学生主导型工学交替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一定的学业后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个人联系企业,学校批准进行企业实践.实践期间以企业考核为主,完成实践后,继续进行下阶段学习的工学交替形式.这种模式与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相比操作更具有灵活性,对学生、家庭的负担较轻.

2.订单式培养

“订单”培养,是职业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与方案,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实现人才定向、定点培养的教育模式[2].订单式培养一般以企业名称冠名,所以也叫冠名培养模式.

3.“2+1”式培养

“2+1”的培养模式是一种政府推进、适用广泛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l”的模式对三年制职业学校而言,“2”代表前两学年,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实习实训的教学和管理 ,“1”代表最后一学年,由企业负责提供实践工作岗位,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生活管理.一般学生实践工作岗位也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1”阶段既是学生的实习期也是企业新员工的培训期.

4.各模式在石化职业教育应用中的优缺点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下的订单式、“2+1”、工学交才培养模式在石化职业教育实施中具有优势和不足(见表1).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结构

根据石化类专业职业教育特点有效融合订单式、“2+1”式、工学交替式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者合一的培养模式(见图).在该结构中为保证理论授课时数,规定所有专业均需完成至少2年的理论及校内外生产实践活动后才能到企业进行1年的顶岗实习.

在三位一体模式下学生在校的2年时间根据专业情况进行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学”过程既校内理论教学阶段包含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可以利用化工单元操作构成的技能教室,可以进行虚拟仿真操作,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综合实验等,这里不单单指在教室等场合的理论授课.“工”过程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是在合作企业完成,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程度及与企业的合作深度综合考虑.

2.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2.1 “ 2+1”模式在校两年学习保证了石化专业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最后一学年的顶岗实习也是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学生的实习岗位即是毕业的工作岗位,这保证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有效的了因石化企业生产特点造成实习难的困境.

2.2在校2年期间的工学交替可以解决2+1学制中二段式培养之间的脱节问题,通过在校的工学交替即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接受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顶岗实习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2.3订单式培养在校内培养阶段即针对特定企业组织教学也要统筹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理论教学以宽基础为主,实践教学考虑订单企业特点,加强特定企业操作能力训练.

三、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素

1.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及考核评价是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点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要创新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5].建设弹性学分制,制订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学籍管理条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基于学生学习成效提高和技能掌握的成绩考核办法、以社会和企业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相关教学文件,完善督导与评价、检查与考核、师生互评等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强化由计划、实施、检查、考核、总结5个环节构成的教学质量循环运行机制.

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核心

专业课程以模块化为主,内容应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按职业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6].根据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与行业企业合作,以石化技术应用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参照职业标准,形成基础模块稳定,不同类学生不同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不仅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延续性[7].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

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工学结合的保障,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配合共同建设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但是,考虑到石化行业生产性质和专业特点,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以服务为主要手段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建设放向.如分析检测中心,学生实训的产品即是对外的服务项目. 校外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最主要因素.学校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稳定的校外基地.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学校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为龙头带动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自主培养、对外引进、校企互聘等模式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8].利用国内外交流、在职培训、下企业训练、与石化类科研院所和石化类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生产实践能力、技术推广与服务能力、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5.依托学校文化主体,深入融合企业文化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石化专业职业教育类学校可通过建设以石化产业演变为主要内容,以化学、石化人物事迹、典型石化设备(模型)等为主要载体的博物馆,使之成为学校乃至行业进行文化教育及继续教育基地.建造具有专业特色的雕塑、碑铭等,使校园的每个景点都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就业信心.

学校管理引进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如6S管理等.使学生在校就能适应企业管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工作的零对接.

四、结语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拟补了各工学结合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在实施中灵活、有效并兼顾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利益,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类似论文

当代大学本科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以分析经济人才的培养现状为起点,进而阐述了大学经济类专业“2+4”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从三。
更新日期:2024-12-11 浏览量:156499 点赞量:33927

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 要:本文从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着手,阐明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į。
更新日期:2024-5-13 浏览量:70954 点赞量:16633

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近年来高职财经管理。
更新日期:2024-6-1 浏览量:15450 点赞量:5377

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指出传统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进行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更新日期:2024-12-18 浏览量:155000 点赞量:32924

涉外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本文结合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竞争现实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针对涉外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
更新日期:2024-10-10 浏览量:131707 点赞量:28869

卓越动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高校应坚持的办学理念是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定位人才的本质,以大众实际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20697 点赞量:6069

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竞争不断的增大,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高 因此,高校如何对学生进。
更新日期:2024-8-1 浏览量:15859 点赞量: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