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定义在中国的脉络

摘 要:“新闻”一词是新闻学的核心术语.通过史料的梳理对该术语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追根溯源,通过比较分析若干定义的优劣,探寻陆定一对“新闻”所下定义得到认可的原因.

关 键 词 :新闻,定义,术语

中图分类号:N04;H083;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4-0056-03

收稿日期:2013-07-04

作者简介:包志会(1963— ),女,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学.通信方式:msxd2@163.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之一[1].如果从 1918年10月14日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作为我国新闻教育的开始,我国新闻学研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路程.这期间,许多新闻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 “新闻”这个术语的概念做了研究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闻定义.这些定义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新闻这一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同时也体现出研究者不同的新闻观.笔者认为“新闻”一词是新闻学乃至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术语,因此对其概念和起源做梳理,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国古代对“新闻”的使用

“新闻”一词是伴随着报纸而诞生的.根据文献记载,“新闻”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唐朝,但是当时“新闻”和“消息”二词常相互混用,例如唐朝“诗圣”杜甫的《对雪》中有:“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李咸的《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中有:“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唐朝尉迟枢有著作《南楚新闻》,记载的是当时南楚一带相关的情况和报道[2].此处“消息”与“新闻”同义,表示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到了宋朝,朝廷的邸报和民间的小报渐行于世,一直是民众获得新闻的重要途径.苏轼在《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中有:“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赵生在《朝野类要·文书》中有:“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叛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3]

在经历了元朝中断邸报发行制度、明朝恢复邸报制度之后,“新闻”一词在清朝使用逐渐增多,例如蒲松龄的《感愤诗》中有:“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块垒愁.”《红楼梦》第一回和第二回中,先后有四处使用“新闻”,分别为①“老先生倚门伫望,敢间街上有甚新闻?”表示询问街上发生了什么引起你注意的事情.② “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知此信,哭得死去活来等”这里的“新闻”一词作为信息解释,这个信息对封氏来说是重要情报.③贾雨村遇到冷子兴,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的贵同宗出了一件小小异事.”这处说明“异事”不一定称作“新闻”.④冷子兴讲述了贾府中宝玉衔玉而生以后,问道:“你道是新闻不是?”通过曹雪芹对“新闻”一词的使用,说明清朝对“新闻”一词的理解至少有三种:一是指新听说来的事情;二是指奇闻轶事;三是指情报.由此可知,在清朝,绝不是新闻机构发布的信息才叫“新闻”[4].

二中国近代“新闻”词义的演变

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敲开,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办刊.例如1828年创刊于马六甲的月刊《天下新闻》,其创办人为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纪德(Gide),该月刊直接将“新闻”一词作为题目,用来表示每天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奇闻轶事.虽然中国对于新闻学的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但是对于“新闻”一词定义的探讨却从未停止.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新闻行业从业者,都先后提出过对“新闻”一词的理解.

1872年4月创刊于上海的《申报》曾提出:“新闻则书今日之事.”

1919年12月出版的《新闻学》[5]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其作者著名新闻教育家徐宝璜提出:“新闻者,是最近时间内发生的新发现与人类生存有关联的事实与现象.”

192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其著作《新闻学总论》中提出:“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于社会人生的兴趣、实益之事物现象也.”[1]

1927年出版的现代著名新闻学家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中认为:“新闻者,读者所欲知之事物也.”“新闻者,有人类之兴趣,与人类之生活上及幸福上能发生影响之一切事件及观念等相关之原质的事实也.”[1]

李大钊在1922年《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中提出:“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2]

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

1946年胡乔木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中提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2]

《大公报》上海版的创刊人徐铸成在《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6]一文中写道:“社会上新发生的,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有意义的事实,就是新闻.”

“”期间,由于其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新闻”定义最具时代特色:“新闻是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体现革命群众的首创精神与集体智慧的,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客观问题的准确及时的报道.”[1]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曾经中断的新闻学研究工作得以恢复,新闻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当时的研究者在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定义基础上又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新闻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等等.

1979年版的《辞海》关于“新闻”的条目解释是:“新闻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或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7]

1981年王中在《论新闻》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4] 1982年中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甘惜分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8]

长辰在《什么是新闻》一文中提出:“新闻、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三大革命和人民群众生活中重要事实的迅速报道.” [7]

《新闻学大辞典》的副主编宁树藩1984年在《论新闻的特性》[9]一文中写道:“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冯代松在《“什么是新闻”浅议》一文中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广大群众所关心的事实的报道.” [7]

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李良荣以新的方法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现代汉语词典》对“新闻”的定义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②泛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9]

新版《辞海》的解释为:“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图片新闻、电视新闻等.” [11]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新闻”这个术语的定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对诸多定义的分析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新闻,会对“新闻”这一术语做出不同的解释.由于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以及对新闻的性质认识不同等诸多原因,因此存在差异,总体看来,有如下四点:

1将新闻的某个属性当成其本质属性

比如新鲜性、趣味性、娱乐性等.这些属性都只是构成新闻总体属性的一种,都只是某一条新闻或者某一次新闻活动来片面地看待新闻整体属性.

2把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意志当作新闻本质属性

这种角度的“新闻”定义容易打上唯心主义的烙印.因为从编辑的主观角度考虑,新闻就带上了色彩,容易造成失实报道.

3把新闻的某种职能看作新闻的本质属性

这种角度认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事件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确实具有多种职能,如传递知识、引导舆论、提供服务等,但是不应该将某一种职能当成新闻的定义看待.

4把新闻当作事实

新闻是报道事实,而非事实本身.事实是新闻的来源,但是事实并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新闻应该是对事实的报道.

四结论

目前,新闻学界对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较为认可.因为该定义既强调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同时也揭示了新闻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其物质性与意识性是高度统一的.

另外,从术语学角度来看,定义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概念的内涵和界限的确切的逻辑规定.任何事物的定义都是由被定义的概念和定义的概念组成的,其中定义的概念是被定义的对象最近的“属”加“种差”(概念等于属+种差).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定义符合术语学这个逻辑规定,其中“种差”为“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属”概念即为“报道”.

因此,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现在普遍被认可的新闻定义.

参 考 文 献

[1]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8

[2]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5

[3]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7

[4]王中论新闻[J]新闻大学,1981(1):11-16

[5]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19

[6]徐铸成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1981(1):17-18

[7]徐会展新闻定义集锦[EB/OL](2006-11-13)[2013-06-25]http://chinact/Html/2006111310493-1

[8]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9]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J]理论探讨,1984:1-5

[10]《现代汉语词典》编辑组 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1450

[11]《辞海》编辑组辞海[M]6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

类似论文

英语新闻中关于中国教育的隐性话语

摘 要:从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出国留学人数日益增多的新闻事件中,探求英语新闻报道使用的隐性话语。
更新日期:2024-4-24 浏览量:58988 点赞量:13929

“法律信仰理”在中国的学术脉络

【摘 要】在中国语境下,“法律信仰论”被学者们赋予丰富的意义,包括法律信仰内涵、法律信仰的原因、法律信仰实现途。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2133 点赞量:6307

中国教育技术学脉络综述

摘 要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教育技术学相关概念随技术的进步而几度变迁,其内涵与外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2298 点赞量:7956

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摘 要 随着新闻传播的方式的多样化,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更加多样 受众对新闻传播的方式、表现形式、节。
更新日期:2024-1-3 浏览量:7324 点赞量:3098

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23中国新闻教育

【摘 要】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本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5020 点赞量:31540

中国恢复招生英语新闻采编生

中国新闻界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外社会与文化、并且具有良好英文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9016 点赞量:2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