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音乐作品创作

摘 要 :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音乐创作是两个艺术领域的创造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浪漫主义文学映照了唯美主义的音乐创作.本文从国内外的角度出发,对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音乐作品创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文学作品;浪漫主义;唯美;音乐创作;红楼梦

纵观中国文学史,古诗到汉乐府到宋词无不与我国传统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玲》、姜夔的《杏花天影》,高远清丽,文美雅致.音乐的抒情性,使词人充分利用音乐的优势抒情言志.从心理学角度看,艺术之间的通融也有其理论依据.艺术通感指彼此联系相互感应的心理现象.各个感官之所以不是孤立的,因为都受大脑统一支配,且在各种通融中视听起主导作用,并与其它感官沟通引起共鸣.音乐创作与浪漫主义文学的通融便是如此.

一、国内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音乐创作

我国传统音乐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与诗歌相融合的因素,白居易的大量乐舞诗,将乐舞诗的内涵与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尤其是千古第一诗《琵琶行》,在描写音乐方面不仅富有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它以字象声,以情感人,使得诗卷上的文字,似音符散发着悦耳的旋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词是作为“声学”而出现的.如:姜夔的《杏花天影》,曲调节奏以二分、四分音符为主,其词以一字对一音形式与之相配.从音乐创作主体说,音乐的确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露人的情感与思想,但从接受主体说,它又比其他艺术形式具有更大的不确指性和多义性.正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梁祝,《楼台会》也就给接受者留下了更大的实现自身各种精神期待的空间,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审美追求去丰满作品的形象.这种想象性质的形象也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音乐与浪漫主义文学必须进行再创造的特征.不否认其他形式的艺术在被接受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方面的机制,但音乐与文学显然是最突出的.

这里,以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红楼梦》为例,除了原著中那部分有史可考的音乐,最能与原著相契合的音乐,应该是王立平先生创作的片头曲《红楼梦》序曲及十二首《红楼梦》歌曲了.它们是:主题歌《枉凝眉》、插曲:《红楼梦》引子、《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晴雯歌》、《紫菱洲歌》、《叹香菱》、《分骨肉》、《聪明累》、《好了歌》、《红豆曲》.其中,主题歌奠定了整部作品音乐主题的基调,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而插曲起到了语言都无法比拟的情绪效果.所以说“歌曲是音乐与文学合壁的典型.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而成的体裁,既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又使之协调地统一.诗乐地感染力凝聚在一起可以更加强烈、深入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

1.在选词谱曲上的契合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它的内容有:借题发挥、伤时骂世之作;有时代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有谶语式的表现方法,其诗词曲赋的创作都是“按头制帽,诗即其人”.从原著词义上又可以将这十二首歌曲分成三类.第一类:主题曲《枉凝眉》和《红楼梦》引子,是宝、黛爱情的主题,也是《红楼梦》的主题.直接树立起整部《红楼梦》故事的音乐形象,更展现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因此,也是出现次数最多的音乐.只要是涉及到宝、黛二人的对手戏,都会以这两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第二类:《红豆曲》、《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紫菱洲歌》这五首歌曲体现了整部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些故事事件.第三类:《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晴雯歌》这四首歌曲正好是代表了《红楼梦》著作中众女儿里的四大类.

2.词、曲、配乐与原著的契合

整个《红楼梦》歌曲前奏、间奏、尾声部分的旋律都比较简短,只有几小节就直接切入主题了.《红楼梦》中的歌曲歌词有些是诗歌,所以为其谱写旋律也要和诗词这一创作特点相呼应.这点在《题帕三绝》这首歌曲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其旋律就是“起、承、转、合”四句式构成的一段曲式.“一字多音”也是整个《红楼梦》歌曲旋律创作上的一大特点,这样的旋律多出现在词句的句末上,使得全曲显得委婉凄楚、自然流畅,更添悲愁情感.如《题帕三绝》中的“一字多音”,可谓一顿三折、悲悲切切,既如黛玉哭泣时抽搐的声音一般,又突出表现了旋律与人物形象完美契合的一面.再如《分骨肉》中描写探春远嫁时的部分“奴去也,莫牵连”,这句歌词反复两遍,充分表现了探春远嫁的无赖和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如果说描写黛玉的音乐是悲愁;描写王熙凤的音乐是悲惨;那这首写探春的音乐应该是悲壮感人了.

再例如:《紫菱洲歌》中的前奏用笛子和笙交相呼应的演奏,表现出深秋悲凉、凄冷的意境;加上古筝的刮奏和弹奏旋律,表现了池中秋波荡漾、菱荷衰败、满目寂寥的凄惨景象,不禁给人一种冷幽和无比惆怅的感觉.《叹香菱》前奏中的乐器编配也类似这首《紫菱洲歌》,在此基础上又多加进了编钟的敲击和二胡的齐奏.因为这两首歌曲都有咏荷的词句,所以这样的编配也正好体现了配乐与词作中所描述的景物相契合.再如《秋窗风雨夕》的前奏,用弦乐的弱奏烘托出清素的音乐背景,同时用钟琴敲击出上行旋律,描绘出风雨夕寒烟萧条的情景;再加入琵琶渐强的轮奏,营造出馆外竹林中,淅淅沥沥的雨点从竹叶间滴落之景,不由得让人寒由心生.

二、国外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音乐创作

1.取材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音乐创作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让世人为之动容.众多作曲家如柏辽兹、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都曾根据这部文学作品进行过音乐创作.柏辽兹的同名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被他自己命名“戏剧交响曲”,它包括独唱、合唱和乐队共七个乐章,每一乐章都有提示性的标题和文字说明;柴科夫斯基的通明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通过器乐形式真实地再现了文学原作的悲剧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序曲《仲夏夜之梦》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佳作.门德尔松在少年时代就对莎士比亚戏剧一一特别是其中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爱不释手.这部作品的神话色彩、诗清画意的喜剧情调让他着迷,不止一次梦想为之沉醉,并终于在1826年8月6日完成此曲.此外,大型歌剧《仲夏夜之梦》(布里顿)、歌剧《麦克白》、《奥塞罗》(威尔第)、交响诗((哈姆莱特》(李斯特)也取材与莎士比亚的名著.


2.取材于歌德文学作品的音乐创作

歌德的名作《浮士德》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深受着作曲家的“赏识”.柏辽兹的戏剧康塔的《浮士德的责罚》包括独唱、合唱及管弦乐,是典型的独唱与乐队的作品;李斯特的交响曲《浮士德》分为三个乐章,分别以歌德名著中三个主角命名:浮士德、格蕾卿、梅菲斯特;古诺的通明歌剧《浮士德》确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久负盛名的佳作,这部歌剧通常被称为“抒清歌剧”的典范,歌剧关注的不是歌德原著中深刻的哲理性含义,只是截取了玛格丽特与浮士德的爱情故事.

3.取材于普希金文学作品的音乐创作

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取材与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是俄罗斯歌剧的典范作品之一.他的声乐浪漫曲《我记得那美好的瞬间》也是根据普希金的抒清诗谱成的歌曲,同样也是他的佳作.受其影响,强力集团的几位作曲家的创作与文学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穆索尔斯基的歌剧《包里斯戈杜诺夫》是以普希金同名悲剧创作的;嘲弄君王腐败昏庸的《萨旦王的故事》和以讽刺笔法嘲弄沙皇荒唐的《金鸡》是里姆斯基一一科萨科夫根据普希金的原著和童话进行创作的作品.他的音乐创作几乎是建立在文学作品基础上的;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普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是其用普希金两部同名小说改编的,这两部歌剧影响范围极广,艺术价值极高.

三、结束语

唯美音乐是随着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而产生.在音乐创作中突出而深刻地加以渲染的,是他们内心的.所以,文学与音乐是辨证统一的,各自存在着个性,而又因为某些共同之处结合到一起.文学不能替代音乐,音乐也占据不了文学的地位,只有两者相互“合作”、相互映照才能有更多的文学中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中的文学作品诞生.

类似论文

忧郁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里的展现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们在反叛刻板理性和精神束缚的强烈欲求下,于欧洲爆发了以自由为核心的浪漫主义运动 而由自由引申出各种。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10341 点赞量:3993

简析浪漫主义文学其创作特点

摘 要: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史以及文学创作中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从社会学、哲学等角。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3216 点赞量:18568

简析浪漫主义文学其创作特点

摘 要 :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史以及文学创作中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从社会学、哲学等角度分析了浪漫主义文学产。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5151 点赞量:4721

德彪西在作品创作中的音乐语言

摘 要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浪漫主义晚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他独特的“印象主。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1794 点赞量:6215

文学与音乐的题材艺术

引言音乐与文学是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方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两束光芒四射į。
更新日期:2024-9-21 浏览量:118006 点赞量:25271

文学与音乐的相互渗透

摘 要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配器等手段组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 而文学则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通过语。
更新日期:2024-9-4 浏览量:16377 点赞量: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