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师日语跨学科培养模式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各种外语的专业人才,日语教学得到迅速的发展.但随着中日贸易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上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日语人才,而是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外向型、复合型日语人才.高等师范院校的日语专业,尤其面临重新审核并确定日语专业方向与发展定位的课题.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借助双学位教育及学分制改革平台,地处中原内陆的高等师范院校日语专业可以尝试跨学科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高师日语;跨学科培养模式;复合型日语人才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9年汇总的报告显示,中国在进出口两方面均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日贸易的繁盛,日语成为在中国最受关注的小语种.许多高校为此新增设了日语专业,日语教育也一跃成为仅次于英语教育的外语教育,日语专业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小语种”,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语种”、“大专业”.在这种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顺应时代的潮流于2006年开设了日语专业.但是,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随着社会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师范类日语专业,在教学上遇到了一些难题,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探索高师日语教育的创新之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日语综合人才,是包括安阳师范学院在内的各高等师范院校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一、高等师范院校日语专业现状

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主要是以语言文学方向为主.其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基本上是模仿外语类大学及国内一些名牌综合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在开设日语专业之初,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目标,参照国内其它日语专业水平较高的高校,制定了《安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先进的日语教学理念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熟练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高、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部门所需要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

基于这一定位,日语专业所开课程除了必要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课程之外,还开设了日本文学、日本概况等文化方面的课程.当时已经意识到仅靠基本日语专业技能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在专业限选课部分设立了经贸日语、旅游日语、科技日语、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试图拓宽学生的学识领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来选择.

在师资力量方面,2006年日语专任教师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4人.5人中除一个中级职称之外,其余均为助教.通过几年来的发展,目前日语专业专任教师9人中,8个硕士研究生学历,1个博士在读.副高级职称1个,中级职称5个,助教3个.人数、学历和职称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院日语专业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在2012年日本国际交流研究所以正在学习日语的中国在校大学生以及研究生为对象,举办的一场主题为“如何加深‘中日纽带’”的征文比赛中,韩福艳同学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二、高等师范院校日语专业存在的问题

与名校日语专业相比,大多数高等师范学校日语教育起步较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以及生源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如前所述,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以日语语言文学为主,课程多围绕提高语言能力为核心而设置.这种单一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日语专业,其培养目标理应是中小学日语教师.但是,目前在中国,除一些大城市及东北三省之外,开设日语课程的中小学几乎没有.

根据对我院2010届、201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70%进入企业,20%继续深造,10%从事教育.10%从事教育的毕业生中,6%是中小学的英语、语文等专任教师,只要4%的人在培训机构从事日语教育.可见,培养目标与就业需求严重脱节.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新设日语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结构大多不合理,职称梯队不完整,缺少专业带头人.地处中原区域的省属师范院校,很难吸引到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而且由于学校与国内外联系交流较少,日语教师很难有机会进修培训,导致日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很难有较好的提升.

(三)课程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实践能力培养有所欠缺

日语专业学生是零起点.本科3年半的教学时间里不但要打好基础,更要学好某个方向的专业日语,同时还要兼顾公共课程.教学内容之多与专业课时之少的矛盾特别突出.

由于河南省的中小学几乎没有开设日语课,导致师范院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无法实习.我院日语专业的学生只能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校内模拟教学实习,其效果可想而知.三、高等师范院校日语专业跨学科培养模式探讨


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为适应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重新审视基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定位.高等师范院校日语专业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研究和探索跨学科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适应时代潮流.

深化课程设置改革,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高校都开始对课程设置进行相应地调整,在尽量保持本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增加经贸方向、旅游方向、商务方向的日语培训,选修课中开设日本社会文化、日语电影电视赏析、模拟导游、同声传译等课程,力争在课程设置上保障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嘲.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创新型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加大跨学科类型的外语教师的培养力度,使之深造跨学科专业内容.在校内进行跨院系合作,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专业外语教师.具备丰富扎实的外语专业知识和系统的跨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且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才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外语教师的资质.加快日语教师的培养和进修是安阳师范学院日语专业的当务之急.(二)充分利用双学位培养模式及学分制改革

除了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调整,我们还必须寻找和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跨学科教育方式.高等学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及学分制改革,弥补了仅靠课程设置来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为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我院2010年开设了双学位教育.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取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前提下,再取得不同学科门类学士学位的第二专业资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可获得双学士学位,简称双学位.比如,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将来的就业意向,选修会计学、数学等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拥有双学历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必定会有更强的实力.

综合性大学的日语专业,应与校内的其它专业协作,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从而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安阳师范学院关于实施学分制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学分制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实行学分制,改革现行的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340;更新和整体优化,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通过学分制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素质,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学习的多层次、多规格需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学生的培养特色更加鲜明,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

学分制改革的目的恰好与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不谋而合.通过实行学分制,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认真学好本专业课程、具备较好的日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对拓宽就业门路有帮助的课程,作为复合型日语人才走向社会.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课程设置改革、双学位培养模式以及学分制教育的实施,使得跨学科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望实现.巩固与加强日语专业在学校的地位,发挥日语师范方向的特点,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逐渐转变发展方向,积极开拓经贸日语等日语相关专业.进一步完善双学位培养模式及学分制教育,积极探索跨学科培养模式.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地处中原的河南高等师范院校的日语专业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

类似论文

河南省高师日语跨学科培养模式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各种外语的专业人才,日语教学得到迅速的。
更新日期:2024-4-7 浏览量:11846 点赞量:4118

高层次政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高层次政工人才的培养对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结。
更新日期:2024-5-27 浏览量:70577 点赞量:15962

高师声乐表演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本科教育已从过去的英才式、研究型培养模式,转变为大众化、应用型培养模式 但现如今的高校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
更新日期:2024-6-10 浏览量:80339 点赞量:17815

河南省高师院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与

[摘 要]体育选修课是大学体育必修课程的有效延续,是拓展学生体育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体育选修课28位开课教师。
更新日期:2024-1-9 浏览量:9605 点赞量:4018

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摘 要: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与民生建设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 社会保障是关涉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关系协调的综合体系,这。
更新日期:2024-4-17 浏览量:56600 点赞量:12990

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特别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
更新日期:2024-3-24 浏览量:45230 点赞量:1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