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

本期由主流期刊推出的重要长篇有两篇:余华的《兄弟》(下半部的上半篇,《收获》)和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当代》).《兄弟》上半部推出后,批评界曾一片尴尬,到下半部现身,已是嘘声四起.人们需要讨论的不仅是《兄弟》为什么这样差?更是余华为什么这样令人失望?这样的退化不仅出现在余华一人身上,而是暴露了相当一批“著名作家”的写作姿态、写作状态和写作能力,由此构成的“余华现象”值得更深更广的反思.

严歌苓的写作向以尖锐的女性体验和锐利的语言风格著称,她去年发表在《上海文学》第3期上的中篇《吴川是个黄女孩》将女性的飘零感和游子的漂泊感融为一体,演绎得荡气回肠.《第九个寡妇》仍然写女性,但是作者显然志不仅于此,而是希望借助抒张女性的“自然本性”来翻转“不自然”的历史――只认人伦亲情、毫无“政治觉悟”的王葡萄在土改时,将被决(侥幸未死)的“恶霸地主”公爹藏于地窖20多年,直到“改革开放”才重见天日,由此翻转了《白毛女》的故事,王葡萄以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守住了人生的“常”.进行如此巨大的历史翻转,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的别有用心,但也可以感到作者的力不从心.

“底层写作”依然是“主流期刊”的“主流叙述”.《人民文学》第3期又在头条位置发表了罗伟章的《变脸》(中篇).罗伟章以带有个人真切体验的《我们的成长》(《人民文学》2004年第7期)在文坛崭露头角,凭以情动人的《大嫂谣》(《人民文学》2005年第11期)广为人知.这些作品虽带有许多新作家都难免的简单、青涩的毛病,但其真切的体验和朴素的态度仍能打动读者.

近年来,《人民文学》在重推反应社会重大问题的“底层文学”的同时,一直着力经营一些“小制作”.石舒清的作品每一篇都不令人失望,如《果院》、《黄昏》,和这几篇相比,这篇《父亲讲的故事》(短篇,《上海文学》第4期)更好,尤其是方言的运用,特别熨贴.刘庆邦的《穿堂风》(短篇,《人民文学》第4期)将人生的孤寒贯彻到底,又不失温情,是不出所料的好作品.温亚军《成人礼》(短篇,《大家》第2期)也是韵味醇厚的小品,钟求是的《远离天堂的日子》(中篇,《十月》第2期)则有着作者惯常的紧张中的严酷,何大草的《裸云两朵》(短篇,人民文学第3期)在技术上颇为精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松的中篇《双驴记》(《收获》第2期),小说“将叙述进行到底”,终于在接近底线的时候,叙述冲出了故事,抵达了意义.王松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后”故事,风格一直嫌散,这次终于“写出来了”.两位老作家重出江湖令人惊喜,冯骥才的《抬头老婆低头汉》(短篇,《上海文学》第4期)是当年成名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姊妹篇,20多年过后,笔调依然,只是更见分寸火候;白桦的边地传奇《蓝铃姑娘》,以梅里美的笔调讲述一个卡门式的故事,这样情绪昂然的浪漫传奇在当代创作中颇为少见.此外,“80后”作家王唯径的《狼来了》(短篇,《青年文学》第3期)没有追逐时尚的青春经验,将乡土记忆进行了现代主义的结构改造,也值得一看.

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当代2006年第2期),讲述了一个类似“白毛女”的故事:在解放后的镇反期间,错划为恶霸地主而被判死刑的孙怀清,执行时侥幸未死,被儿媳妇王葡萄藏匿于干窖中20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走出地窖,但这时他已经须发皆白,奄奄一息了.小说以这一故事为主要线索,结合王葡萄“作为寡妇以强烈与不同男人偷欢”的故事,重点塑造了王葡萄、孙怀清等人物形象.小说中的王葡萄,是一个忍辱负重,而又单纯执著的人物,有论者称其以“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超越了人世间的一切利害之争.”作者把老地主孙怀清描写成勤劳善良、足智多谋,既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人(他在村里被尊称为“二大”),也是一位无辜的受难者,甚至还把他说成是在他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美德.

《第九个寡妇》可以说翻转了《白毛女》的故事,如果说《白毛女》讲的是“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故事,那么《第九个寡妇》则可以说讲的是“革命使人变成鬼,改革使鬼变成人”的故事.不过命运转变的“人”却并不相同,在《白毛女》里是喜儿、大春、杨白劳这样贫苦农民;而在《第九个寡妇》中,指的则是地主兼小业主孙怀清,这使小说在对《白毛女》构成了反讽与解构时,不仅重述了历史,也颠覆了其历史观.陈思和先生以“慈母/大王”、“民间/政治”的二分法来把握与分析这篇小说,并在《古船》、《白鹿原》的文学史脉络上给予了高度肯定.但《第九个寡妇》中民间的合法性,不过论证了孙怀清地主“政治”的合法性.在其视野中,1950―70年代是对象征着勤劳、善良、正义的“二大”加以镇压,使其在地下“变成鬼”、无法见到天日的时期,也是蔡琥珀、春喜等人不近人情地搞“合作化”的时期,小说同情与关怀的对象,与以往描写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完全相反,用“50―70年代”的话说,是“地主”孙怀清和“落后群众”王葡萄.

有意思的是,不仅《第九个寡妇》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翻转,近期出现的一些其他作品也是如此,阎连科的《受活》以受活庄要退出“人民公社”为结构,莫言的《生死疲劳》则以蓝脸一根筋地坚持单干为主要线索.这些作品描写的同样是1950―70年代的农村,但与《三里湾》、《创业史》、《艳阳天》等作品相比,呈现了不同的特色:其一,是对“合作化”等历史大体持否定的态度,推崇“单干”,推崇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这样的理解显然受到了80年代以来流行观念的影响,而对近年来知识界对其的反思质疑缺乏容纳或回应.这样的主导观念在思想上既无新意,又失去了当年的“异质性”和挑战意味,并暗合了西方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一贯想象;其二,这些小说中的故事,多由人物性格中的“一根筋”来推动,可以说正是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导致了人物形象的单薄与浅白,显然这些人物并非来自于生活,而是来自于作家的主观意念;其三,在人物的真实性与丰富性上,这些作品尚不如《 三里湾》等作品.比如,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很少看到“中间人物”,而《创业史》等作品中的梁三老汉、弯弯绕、滚刀肉等形象的塑造,有着对民间文化、农民心理的深刻理解;其四,这些作品有着坚硬的故事“内核”,却没有对历史更深入、细致的把握,故事的内在规定性限制了作家想象与触摸历史的空间.

罗伟章的《变脸》(《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将视角定位在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存在夹缝里的小包工头陈太学身上,他一面卑躬屈膝地讨好建设局项目部经理,努力将小包工头的位置坐稳、坐好、坐大;一面又为了自己的私利开始步步盘剥手下的农民兄弟――他的“变脸”既体现在这两种身份之间,又体现在他对待农民工日趋苛刻的态度上.作者在《大嫂谣》中侧写的小包工头(胡贵)在《变脸》中跃为主角,陈太学无疑是胡贵的另一种活法,《变脸》不惜剔其血肉,将这种活法一味放大,声泪俱下地把陈太学“变脸”的难处指给我们看,叙述不断地被诸如“你看这儿”、“你再看那儿”的手势粗暴而振振有词地打断.作者似乎对陈太学那种“实在熬不住了”的想法感同身受,生怕我们不理解他的“为难”、他的“理想”、他的“耻辱”、“后悔”与自我“怜悯”,甚至不惜将这些词一一写出.我们开始还替陈太学心疼了一把,后来就只顾得上看作者自己的表演了――他一面忙于指点我们阅读,一面委实哭得太凶,不得已,最后我们只好将同情心都给了罗伟章而不是陈太学.罗伟章把《变脸》做成了力气活,握笔虽狠,落笔却有些粗糙.

滕肖澜的《蓝宝石戒指》(中篇,《人民文学》第4期)乍一看并非光彩夺目,味道却都浸在小说的“举手投足”间,像一个难言出众却十分耐看的女子,它的好处有点渐入人心的味道.故事在两个年龄处境迥异的女人之间展开,一个不失风韵、事业有成,却为老公的婚外情所困;一个年轻质朴、夫妻恩爱,日子却有几分拮据.二人从相识到相交,先是互存羡慕,各有庆幸;复而相互嫉妒,挣扎不出,以致不惜夸饰自己的所有来贬踏对方的痛处――其间,影影绰绰让人想见张派人物的颦蹙,只是与张派人物的老辣相比,这两个女人却处处显出小家碧玉的局促――小说每一步都迈得“小”而谨慎,作者也以小心翼翼的笔致将两个本性纯良的女人的潜意识一点点地挖了出来.两人相持时有种互相被激发的决绝,这种决绝却总是带有一种当事人并不自知、无法控制的冲动,她们脱口而出的言语常让书里书外的人愕然,好在这“愕然”却有顺理成章的情感逻辑托底,一来不失唐突,二来也有了内在的劲道.只是有时她们二人的对决包裹得不甚周严,戏演得过于明白,反露出三分做的痕迹.

较之《月亮里没有人》(滕肖澜《人民文学》2005年第8期,中篇),《蓝》的结构更为紧凑,剔除了情节上那种不自然的巧合,叙事也少了牵强.值得注意的是,《蓝》与《煲汤》(畀愚《人民文学》2004年第7期,中篇)、《紫蔷薇影楼》(乔叶《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中篇)在风格上一脉相承.这类注重人物小机心、讲究叙述小腾挪的作品似乎成为《人民文学》近年来推出的在技术与内容上最为均衡的一类中篇小说――虽然,近期关注底层的作品被屡屡推重,虽然有粗陋之处,但它的倾向性应该得到肯定.

刘庆邦的《穿堂风》(《人民文学》2006年第4期)深谙人间情味,故事凄凉而色调淡暖.主人公单字叫“瞧”,“因是个瞎子,村里人就把他叫成瞎瞧”.年老的瞎瞧在乡下靠侄媳妇养活,他心地浑朴、善良,拉得一手好弦子,谎称自己会“过阴”,只是为了给活着的人宽心,乡下日子清苦,瞎瞧是一村人寒素中的温暖.侄媳妇嫌弃瞎瞧,要扒掉他的小屋,瞎瞧只得住在门楼的过道中,吹着穿堂风睡在秫杆上,“别人都渴望生,瞎瞧这时候渴望死”――小说的文字一如题目,有种看穿世事、泯尽悲喜的温和平易,却于不动声色中一点点将人物推向孤绝,一面是人情之寒、世事之艰彻入骨髓,一面是惯于被漠视的瞎瞧临死前对世界的体谅和眷恋,两相映照分外令人动容.《穿》短短几页纸,写尽人生甘苦,笔调是刘庆邦走熟了的那派温情的路子.读者虽跟着他上了老路,却能走得耐烦,且行且叹,掩卷尚堪回首,实在见出一位实力派作家的本事来.

何大草的《裸云两朵》(《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以中的音乐学院为背景,由那个时代屡见不鲜的青年学生为一己之私对恩师(兼情人)忘“情”负义的故事和一个少女为母复仇的故事叠合而就,主要的情节都围绕“音乐”生成.这是一篇很好的将人性、爱情、心理三合一小说,充分显示了何大草驾驭短篇的才能,不像以前他靠语言的幽暗神秘气质来支撑故事,这一次是以细节的把握和营造来推动的.一开始觉得有些老套,大讲爱情,到“”批斗又让人怀疑是一个历史的控诉,赵小青的“变节”揭示人性之恶,也是老套,但到桑桑以噪音报复仇人,就有些心理小说的味道了,特别是桑桑失踪后又重现阁楼那夜的描绘,十分精致、细腻,力度步步加大,毫不松懈,节奏感把握得很好――至此,原来桑桑画赵小青耳朵的细节就派上了用场.音乐元素的作用在这个小说中被推向极致.更为令人赞叹的是,主人公的转换也来得很妙,一开始是苏娘,后是赵小青,最后的真正主人公却是桑桑,手法有点像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而在行文的气质上,又有点像爱伦坡.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技术的尊重,不过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了技术内部衔接、递转的痕迹:工于细部但还略欠浑圆.

王松的《双驴记》(《收获》第2期)是一个故事和意蕴并举、由故事本身生出巨大意蕴的小说.它一直闷着头在故事里老老实实地走,不拔剑四顾,也不好高骛远,但故事结束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头名叫黑七的驴已经冲出了故事,跑到了小说应该到的位置,那就是坚忍、绝望、玉石俱焚的决心、复仇与恶.小说中的善和恶如同硬币的正反面,在针对恶的同时,也是在追问善.黑七其实是个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持久战中,它与其说是黑六的兄弟,不如说是马杰的兄弟,或者再升华一点,是开满了善恶之花的整个人类的兄弟.小说不是简单地让一个人和一头驴对称着往前走,以获得象征和寓言的效果,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他们俩像一条绳索的两个分支,纽结着向前推进,谁也无法停下来.故事的张力就出来了.没有天花乱坠也没有匪夷所思,甚至故事推进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和陈旧,但它在执拗的推进中毫不懈怠,反而获得了单纯的力量.故事越走越远,故事的阴影就越来越大,而这越来越大的阴影,正是小说孜孜以求的超越故事之外的意蕴,也是故事和小说 0340;目的.

石舒清的《父亲讲的故事》(《上海文学》2006年第4期)很短,不到五页――作者惯用笔致舒缓几乎抹去情节痕迹的写法写小说,总像带有朴素委婉的回忆性散文的腔调.和许多西北作者一样,石舒清的小说中也大量运用了西北地方方言,但是却分外的熨贴,不突兀,不造作,和文章散发的气息完全一致,让人阅读时自然而然地感到愉悦,仿佛“语出天然”,每一个词都落到了它原本应该落下的地方.尤其这篇《父亲讲的故事》,当真是文如其名,说者既不急不徐,听者也便戒骄戒躁,心平气和地且听他慢慢道来,细细体会声声句句中潜藏不露的美意.开头就好:“那时节,我就是七岁多一些.记下的事情像是牢实得很,一辈子都忘不掉.”写骆驼队过村子的声音,“灯一吹,像是把它能听得更清楚了.但是听起来像是结了冰打了霜一样,叫人觉得冷清得很,无缘无故地伤心得很.狗还在那里有心无意地咬着.这里一声那里一声的,风吹散的野蒿子一样.”而最后的结尾也好:“我到底没有听你爷爷的话,牵着你爷的手站着睡着了.人站着是能睡着的.后来你爷就把我装在背斗里背回来了.一村子人往回走时,东方都已经开了.”像“牢实”、“有心无意”、“东方开了”一类的语词,单看起来字字都不冷僻,可是一当作比喻便觉新鲜生动,整理成文,就好比见惯了衣香鬓影环叮当,蓦然间再遇着不施脂粉的好女子,便觉布衣荆钗自有一种清丽可人.

《蓝铃姑娘》(《上海文学》2006年第4期)是老作家白桦所写的边地传奇系列之一.白桦先生在小说后的创作谈《报道、寓言、歌谣》里坦言了自己对云南的偏爱和怀念,“面对我所熟悉的云南,既想讲出他们的故事,又想唱,长歌当哭”.老作家深厚的个人生命经历和体会尽情倾入文字之中,便成就了这样一篇异域风情浓烈的小说,虽然有些地方笔法稍嫌陈旧,但却并不影响小说本身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魅惑感.这篇小说中那个残暴的雪松头人与温柔的蓝铃姑娘合二为一的神秘形象,让人不觉想起梅里美那篇著名的小说中对西班牙女子卡门的描写,一个人竟能集水火两种不相容的性情于一身,白昼为飞扬跋扈的部落头人,夜晚则恢复驯顺如羔羊的女儿身.蓝铃姑娘虽将两个角色饰演得天衣无缝,最后却因一念之差情之所钟,仍不免秘密败露,不得不一死以谢众人;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蓝铃姑娘最终的命门竟和希腊神话中那个大地之子阿基里斯相近:一个是一握足踝即可置其于死地,一个则是受伤的脚趾泄漏了隐情,终使身份之谜大白天下.如此丰富瑰丽的想象力和血肉饱满爱恨分明的奇女子形象,让人合卷后久久难以忘怀;不仅蓝铃姑娘像卡门,白桦的笔调也像梅里美,煞有介事中极尽张驰之能事,热烈有时,冷漠有时,天真有时,诡谲有时,顾睐多情有时,杀人不见血亦有时.这样纯正的浪漫传奇风格的作品在当代创作中实是少见.


冯骥才的《抬头老婆低头汉》(《上海文学2006年第4期》),正是他当年名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姐妹篇.正如作者在“新作附记”里所说,两篇都是“一对内心相爱的夫妻不幸和伤感的故事,都是弱者,都是反常的另类,所用的笔法也都是卓别林式的外谐内庄”;然而细读两篇,仍能发现情节不同之外,作者落笔轻重也更有分寸,像一个深谙听众心理的评书家,嘈嘈切切错杂弹,该大肆渲染的地方浓墨重彩,该一笔带过的地方轻倩有致,经过26年的蛰伏,作者仿佛更好地躲在了人物和情节后面,“努力使性格的逻辑推动小说”,不动声色地操纵大局,游刃有余.

钟求是的《远离天堂的日子》(《十月》2006年第2期)讲述的是父亲的“不良”形象如何影响到成长中的儿子.软弱、嗜酒却因母亲的“不忠”而变得粗暴和洋相迭出的父亲,让成长中的“我”感到无所不在的屈辱,最终将父亲钉在了棺材里.小说情节之间的张力并不是特别紧凑,但叙述的分寸把握得比较恰当,一些细节的处理也颇具匠心,比如父亲将母亲捆架在窗户上被人围观、“我”将父亲钉入棺材、鲫鱼被父亲的叫声惊死等等.而通过一篇作文来展现儿子对父亲复杂感情的结尾也调和了之前的恐怖与紧张气氛,使小说在整体上获得了一种平衡.

温亚军的《成人礼》(《大家》2005年第2期)从意蕴到技巧都相当不错.成人礼,在这里就是割礼.为了给儿子请个好的割礼师,夫妻二人围绕这个话题反复争执,更扯出了一堆日常琐事;看似别扭,实则温馨,夫妻间的生活意趣就浓缩在行割礼这个焦点事件和一天两夜的“拉扯”中.作者没有给这对夫妻起名字,直称“男人”和“女人”.小说的难度也即在于如何将溶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男人”、“女人”的“原味”提出来.作者很好地压住了笔调,叙述饱满而紧凑,就像小说开头写的“拉条子”一样,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鲜美,但是非常劲道.在不温不火的叙述中,男人的味道、女人的味道、男女之情的味道浓烈地散发出来.小说结尾也恰到好处,只可惜最后一句话多余,怕读者看不懂似的,有添足之憾.

“80后”作者王唯径的《狼来了》(《青年文学》2006年第3期)没有追逐当下时尚的青春经验的书写或玄幻的故事编排,而是让小说的视阈伸向了具有质感的乡土现实生活,并将其加以想象和升华.由此,小说既接续了现实主义的乡土记忆,又在作品结构上进行了现代主义的改造.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只是围绕“狼来了”这一乡土少年记忆展开,以“我”的“想要吃狼肉”这一愿望不得实现后所引发的一桩蹊跷的过失杀人案.但是,作者并不着力于对过失杀人案大肆渲染,而是通过少年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焦渴的微妙心理,巧妙地用想象和虚幻的手法,从社会、家庭、以及文学艺术的角度,对少年世界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说,小说虽然是在调动乡土童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构思,但它却以颠覆乡土童年经验的方式将“狼来了”这个乡土童话故事转化为奇特的隐喻.即“狼来了”这个故事展开的背后呈现了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乡土童年记忆的恐惧感和对于成人权力统治的反叛.小说成功地开发了叙述世界和少年游戏世界的内在联系,超然的叙述立场与扑朔迷离、悬念迭起的情节相结合,使得读者的阅读很是刺激.不过,小说无法让懵懂的少年与秦岭脚下的土地以血缘情感融合在一起.尽管如此,这个小说也可以说尽力了.□

(本文由邵燕君综述,李云雷评《第九个寡妇》,师力斌评《裸云两朵》,赵晖评《变脸》、《蓝宝石戒指》和《穿堂风》,文珍评《父亲讲的故事》、《蓝铃姑娘》和《抬头老婆低头汉》,魏冬峰评《远离天堂的日子》,吴弘毅评《成人礼》,徐妍评《狼来了》)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类似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4期

本期有几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胡学文的《命案高悬》(《当代》)是一篇典型的“底层小说”。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3246 点赞量:18686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观察2007年第4期

吴君《亲爱的深圳》,中篇,《中国作家》2007年第7期打工一族在城市里除了承受着现实的严酷创痛外,还承。
更新日期:2024-8-20 浏览量:107315 点赞量:23635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观察2007年第2期

王立纯《弥天大谎》,中篇,《十月》2007年第2期《弥天大谎》是一篇饶有意味的小说 幽默,风趣,不。
更新日期:2024-6-1 浏览量:13912 点赞量:4638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1期

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推出了重头长篇,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
更新日期:2024-9-12 浏览量:118562 点赞量:25902

体会差别2006年第2期

办公室聚谈,我们经常谈及生活方式 同事L说,弟弟和弟妹都没有固定工作,自己总忍不住要接济 结果,给他十块钱,人家能花五块钱上。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3055 点赞量:9901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3期

本期主流期刊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放弃难度 长篇如此,中短篇也如此;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此,知名作家的作品亦如此 有௚。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3600 点赞量:8608

新春寄语2006年第2期

金鸡送旧岁,玉犬报春来 《财经界》在广大读者的亲切关怀下又增长了一岁年轮,又向前扎扎实实地迈进了一步 回眸过去௚。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19762 点赞量: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