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戏曲文化赏析

泰州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人文荟萃,物产丰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作为文化现象之一的戏曲,在泰州同样兴旺发达.现在的泰州戏迷多,他们爱看戏、爱唱戏.泰州的戏曲文化丰富多彩,有京剧、淮剧、扬剧、锡剧、越剧、黄梅戏,有说书,有评话,等等.当然,纵观泰州的戏曲文化史,影响最大的还是要数泰州的京剧与评话.

1.泰州京剧独竖一帜

泰州戏曲有文字资料可考者,可上溯至宋代,到了明代,泰州戏曲,更为普及.这时的泰州戏曲已进入民间婚娶寿诞庆贺活动,且相习成风,及至清代.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泰州戏曲活动,更是繁花似锦,百卉争艳,依据记载不完全统计,即有家庭乐部六家(待考者二家),俞锦泉家妇女昆部,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演出频繁,堪称全国之冠.[1]

泰州最为著名的戏曲是京剧.泰州的京剧以梅兰芳大师为代表.梅兰芳把泰州方式文艺推向了清末以来艺术顶峰.梅兰芳(1894-1961)虽生在北京,但祖籍在泰州,其祖父梅巧玲天资聪慧,学戏刻苦,扮相雍容端丽,表演细腻逼真,念白文雅脱俗,京昆俱佳.在京剧早期,青衣、花旦界限很严,但梅巧玲戏路很宽,花旦戏外,兼工青衣和昆旦,为余紫云、王瑶卿、梅兰芳等创花衫行当打下基础.梅巧玲常演剧目,昆曲有《百花赠剑》、《刺虎》、《思凡》、《折柳》、《小宴》、《絮阁》等;京剧有《盘丝洞》、《闺房乐》、《梅玉配》、《浣花溪》、《虹霓关》、《胭脂虎》、《玉玲珑》、《彩楼配》、《龙女牧羊》、《乘龙会》、《五彩舆》、《德政坊》等;最拿手的是旗装戏,如《四郎探母》、《雁门关》等.


梅巧玲的次子竹芬,乳名二锁,工旦,二十几岁即早逝,竹芬之子即梅兰芳.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20岁时,已经是一位驰名京沪的京剧演员了.随着京剧造诣的加深,梅兰芳对京剧表现当代题材进行了大胆探索,对传统剧目进行加工整理,上演了许多传统戏,如《宇宙锋》、《花木兰》、《拷红》等,刻画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民国十六年首届京剧名伶评选,梅兰芳名居四大名旦之首.其艺术成就早已超越国界,与世界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和布莱希特(德)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其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息戏罢演、卖画度日的民族爱国气节更为海内外人士敬仰.梅兰芳对泰州老家有深厚的感情,回泰州老家看看成了时时萦绕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1956年春,梅兰芳终于美梦成真,第一次回到了故乡泰州祭祖省亲,并为家乡父老连续上演了《奇双会》、《霸王别姬》、《凤还巢》、《宇宙锋》等经典剧目,泰州形成了“万人空巷看梅郎”的盛况.梅兰芳与家乡的美好情谊化为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了泰州人民心中.[2]

2.泰州评话说唱之根

泰州的评话以柳敬亭说书为代表.从清代直至解放初期,说书这门艺术在泰州、扬州一带,很是繁荣.从事这行艺术活动的竟保持有上百人的队伍.自清康熙中期至道光,各地均无这方面的史料记录.至咸丰年间才见有记载.说书艺术历来被分为评话与评弹两支,这是具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古老曲艺品种.在封建社会里,说书艺人地位低下,因而有关这方面的史料记载极少,直到明末,泰州出现了我国第一位杰出爱国主义评话大师柳敬亭后,才有了关于评话艺术的品评和著名评书艺人传略、轶事的载记以及文人墨客吟咏的有关诗词.

柳敬亭称得上是一位怪才和奇才,他是泰州姜堰市塘湾曹家庄人,原姓曹,名逢春.十五岁时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避捕逃亡在外,无以为生,由于他爱听人讲故事,就学起了说书,以此谋生.约18岁那年,他流浪到江南,以敬亭山为名,并指路旁柳树为姓,从此开始说唱艺术生涯.后来渡江南下,转赴苏南献艺,因被官府通缉,便以江边柳树为姓,以敬亭山为名.柳敬亭擅说《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评话.柳敬亭一生走遍大江南北,且善交各地文化名流,因而在民间赞柳的诗词极多.孔尚任就把他写进了《桃花扇》.他说书时,善于状人拟物,出神入化.对此,黄宗羲在《柳敬亭传》中也有生动描绘.柳敬亭先到苏、杭、淮、扬等地献艺,后又到六朝金粉之地南京说书,声名远扬.同时也成为泰州文艺明末清初的典型代表.据《泰州志》有关记载,泰州当时的说书业已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柳敬亭正是在前辈艺人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经努力而攀登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的.柳敬亭有很强的学习精神,他到处努力地求教于能人,不耻下问,不懈追求,终于成为我国曲艺史上最早的、出类拔萃的、杰出的评话表演艺术家.柳敬亭到了晚年,收了很多门徒,其中大部分为扬、泰两地人.清末民初,扬州说书名家,几乎与泰州的说书名家,互有各种承传关系,到解放前,艺人们收徒拜师,也还要先拜柳歌亭的牌位,奉柳敬亭为说书艺人的祖师爷.[3].

此外,泰州的评弹艺术也很出名,如泰州评弹艺人周少庭,以说表细腻,字正腔圆而驰誉评弹界.他说唱的书目有十一部之多:“双剪发”、“珍珠塔”、“白蛇传”、“倭红袍”、“落金扇”、“玉蜻蜓”、“双珠风”、“二度梅”、“双金绽”、“三审刁刘氏”,他是评弹界艺人中书目最多的人物.只可惜解放初,政府未及抢录这些书目,他已病人膏肓,致使大部分书目失传.除周少庭以外,还有孔庆元等人的弹词,《飞龙传》等,也都各有特色,且自成一家.[3]

3.泰州剧作很有影响

自古至今,泰州剧作家英才辈出.早在乾嘉年间,当《红楼梦》小说抄本才传到泰州,泰州人仲振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把它改编成《红楼梦传奇》唱本.后来,他又连续编成《香雪楼》等传奇14种.其弟仲振履也编了《双鸳词》、《冰绡帕》等传奇.继后更有纪桂芳、李宸、汪宗沂、黄泾祥等人也编成《星河梦》、《香囊记》、《后缇萦》、《珍珠曲》等传奇唱本.我在解放后先后编写过《锅巴山》、《柳敬亭》、《沈毅》、《琼花梦》、《放》、《战吴淞》、《红女将》等京、扬、锡剧剧本,由泰州艺术剧院所属各团演出.泰州是剧本创作的集聚区,有一大批剧作家,可以说是一个作家群.据有关考证,清代泰州剧作家有仲振奎、仲振履、纪桂芳、李宸、汪宗沂、黄泾祥六人,剧著二十一部.在六人中,仲振奎一生剧著,可考者就有十五部,起了领衔的作用.可见,清代泰州剧作家及其剧作,人才辈出、作品纷呈.

泰州古代还有一些非泰州籍的剧作家,如清代大戏曲家孔尚任.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孔尚任奉召进京任国子监博士.次年秋,由于扬州、淮安一带发生水灾,康熙派孔尚任去淮扬疏浚河道.在江淮治河三年多时间里,孔尚任东奔西走,风尘仆仆地往来于江淮之间.孔尚任的《桃花扇》第二稿就是在泰州三年多的时间里陆续修改完成的.这部《桃花扇》不仅闻名于世,而且对于全国的戏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还有如徐旭旦,康熙三十三年任兴化县丞,兼理河务,康熙三十八年升兴化知县,咸丰《兴化志》有其传.所作《灵秋会》杂剧、《芙蓉楼》传奇等也有不小的影响.在现代剧作家家泰州还有丁西林、沙黑等人.丁西林,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泰兴人.著有独幕话剧《一只马蜂》(《太平洋》第四卷第三号)、《亲爱的丈夫》、《酒店》、《压迫》、《三块钱国币》、《干怀》,三幕古典歌舞剧《雷峰塔》,四幕喜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智取生辰纲》、《一个和风细雨的插曲》,五幕古典歌舞剧《胡凤莲与田玉川》,六幕话剧《孟丽君》,七幕舞剧《老鼠过街》以及舞剧《牛郎织女》等等.沙黑是国家一级编剧.本名吴双林.其戏剧作品《板桥应试》,以其高度戏曲化和在戏曲中表现的思想文化之美,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郑板桥,而被戏剧界认为不同凡响.他的现代文学剧本《油菜花开》,获得首届江苏戏剧文学奖.还有他的儿童歌舞剧《拇指姑娘》和已经搬上舞台的《信访局长》为人称道.

总之,泰州戏曲不仅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演出与创作基础,而且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正因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泰州戏曲文化有了旺盛不竭的生命力.[4]目前泰州正努力开发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梅园(戏剧)、桃园(传奇)、柳园(评话)“戏曲三家村”,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类似论文

传统戏曲的中国语言文化传播

【内容摘 要】我国传统戏曲是民族化的戏剧形式,其语言是中国所独有的汉语语言,具有独特的本体构成方式与独。
更新日期:2024-11-11 浏览量:142595 点赞量:30627

泰州戏曲文化赏析

泰州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人文荟萃,物产丰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作为文化现象之一的戏曲,在泰州同样兴旺发达 现在&。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19750 点赞量:5085

艺术赏析的跨文化视角

摘 要:本文选择了时下最为流行的魔术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魔术表演反。
更新日期:2024-8-2 浏览量:14802 点赞量:4291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赏析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积淀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是远去的古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何对中国古典诗。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18584 点赞量:5085

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摘 要: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 用当今时髦的话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或。
更新日期:2024-2-11 浏览量:31162 点赞量:7760

看好用动漫演绎戏曲文化

戏曲是我国比较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与新兴的动漫技术有无结合点?答案是肯定的 素有“中国戏曲动漫第一人”。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3977 点赞量: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