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基础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理论热点和实践方向,这一伟大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的运用.

【关 键 词 】总体性;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46(2009)01-0112-02

自十六大以来,我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目标,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念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又一项伟大创新工程.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另一方面,是它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就这一演进过程的特征而言,实现了从单项战略设计到整体性现实操作,从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到以均衡发展为目标,从静态的布局协调思维到动态的立体建构思维的转变,就这一演进的具体内容来说,实现了从只顾眼前的发展到转向追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实现了从简约的经济发展到协调的社会发展.

从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各种迹象看,后工业化的进程是从工业社会所取得的全部科学成就和社会成果的基础上出发的,它所要从事的是“统合”的工作,它需要通过“统合”的形式把一切领域、一切方面的积极成果综合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无非是后工业化进程在社会层面上的必然要求,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恰恰契合了后工业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法制和市场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起点.近代社会向我们展示的是法制与市场经济共存的历史图景,“法制是市场经济的政治表述,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的实现目标.”也就是说,法制与市场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性分化就在于:其一,社会成员身份的二重化,在经济活动和一般社会活动中,社会成员以市民的身份存在,是利益追求和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宪政的意义上,国家把社会成员转化为国家公民,在他们的利益追求之中寻求利益平衡的支点.其二,从上层建筑的物质形态分化出专门的社会管理机构,从而形成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分立,政府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存在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施以调控.其三,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作为近代以来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使国家与社会日益分离,并从传统的统治型的国家、政府及其行政,转变为加强了社会管理职能的管理型的国家、政府及行政,造就了一种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这三个方面都模拟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根据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原则确立起了社会主义的法制和市场经济.但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模拟的是一个社会分化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分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而,我们需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去矫正因为社会分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础

虽然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新近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但是,应当看到,它是一个内含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观念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非是根据总体性的哲学原则去把握个人、社会和历史发展等不同层面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完整性,是人、社会和历史的全面总体化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工业化的结果是社会的领域分化,即造就了许许多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领域,但是,总体性却是包含在社会整体各组成部分中的统一性的因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实现和不断获得的一种全面发展的“质性”.根据马克思的总体观念,社会是一个有机总体,其领域划分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社会的发展不是某一个特定领域的孤军奋进,而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发展.同时,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类个体也因自己全面性的实现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以及一切人的发展达到了自觉的统一.而所谓“和谐”,就是指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是与其整体的综合发展进程的一致和谐调有序.所以,“和谐”一词,通俗化地把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这一哲学概念的灵魂展示了出来,使马克思的总体性哲学观念转化成了现实的行动方案.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具有总体性的社会形态,又是一个总体化的过程.就“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战略目标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可以进行抽象把握的形态,而是一个体现在人、社会以及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具体的总体化进程,是反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战略中的,同时,又是这些具体战略的总的前提.在此意义上,“和谐社会”及其构建的过程恰恰是马克思所设定的“历史的总体”.因为,就历史的本质而言,在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上,即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着与这个社会形态相一致的具体的历史总体.在马克思发现了历史总体之前,尽管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始终,却一直是一个不自觉的和无意识的历史过程.由于马克思的发现,使历史总体有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建构过程,“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把自觉建构历史总体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性.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的创造性实现.

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直接理论前提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所指向的是社会构成方面,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面,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的总体性哲学.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尽管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但是,它在整体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发展进程中时常陷入无序的状态.而且,人类社会是从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中走出来的,出现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是势所难免的.所以,在对现代社会的整体认识上,经常可以看到它在发展中出现有机性和总体性不足的问题,当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凯歌行进的时候,在其他领域或其他方面却出现了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近些年来,当人类社会进入了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由于社会复杂性程度的增长和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在整体上不协调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反过来,“社会整体的任何一个方面所存在着的问题都有可能使社会整体合理的结构发生异位,对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和谐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社会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根据马克思的总体观念来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把总体观念融入到一切社会行动方案的设计和行为选择中来.

同时,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正如康德所指出的:“人是目的”,一切社会行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个体的人的自由自觉之上的.因为,只有当个体的人实现了自由自觉,才会在社会行动中与他人团结合作,才会出现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态.因此,在现实的行动方案中,需要首先去主动地创造自由自觉的个体,需要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以及社会生活中去“型塑”出自由自觉的个体.然而,指导这一行动的基本方针无疑就是“以人为本”.在马克思的总体性哲学中,包括历史的总体化和个体的总体化两个相联系在一起的互动统一的方面.如果说“科学发展观”表达了马克思总体性哲学历史总体化的内涵的话,那么,“以人为本”则极其确切地反映了个体总体化的精髓.如果考虑到“社会是人的本质”这一定义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充分把握“和谐社会”作为“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合题”的性质了.或者说,“和谐社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人的本质联系的总和,是人的总体性和社会的总体性的统一.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的运用.

类似论文

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农业的发展可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无疑,“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 在以人为本、。
更新日期:2024-11-12 浏览量:142810 点赞量:30729

化学检验――和谐社会的基础屏障

中图分类号:G633 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98-01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更新日期:2024-7-21 浏览量:95095 点赞量:2114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
更新日期:2024-2-19 浏览量:32708 点赞量:8270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维护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当前实现社会公平,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公平观,重点在于缓。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21773 点赞量:634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基础

【摘 要 】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关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概括为:消灭私。
更新日期:2024-5-15 浏览量:68761 点赞量:154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范畴 从原始和谐社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结ੜ。
更新日期:2024-11-7 浏览量:20872 点赞量:6076

化学检验――和谐社会的基础屏障

中图分类号:G633 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98-01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我国。
更新日期:2024-3-22 浏览量:46064 点赞量:1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