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度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硬指标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肯定有一部分人面临下岗失业,还有一部分人面临因衰老而丧失劳动能力,那么用社会保障使这些人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就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关系到百姓的生存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GDP拜物教的根源

GDP拜物教的根源实际上是政治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一直不到位,从而导致中国经济基本模式一直不能走向正常,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14亿人民的真实需求(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保)不能释放.

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9%左右的增速实际并不是高增长,而所谓的“过热”,主要是各地官员为追求政绩引发的“政府经济热”,并不是市场经济运行得过热.2006年GDP增长1O.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绝不算是高速度.一些分析常把成熟市场经济的规律生搬硬套到中国经济发展上,把各种原因形成的经济波动都用经济周期来解释,而实际上,中国现在只有政治周期而没有经济周期.

中国还处于政府主导的基本机制,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政治周期,这些周期基本上是与党政官员换届相对应的.一些新任的党政官员只考虑政绩需求,不考虑市场需求,因而,形成了GDP和固定投资高速增长的“虚热”现象,这并不是市场经济运行真的过热了,而是政府经济热了,并且政府经济越热,市场经济还可能越冷.当通过调控手段把地方政府引发的虚热降下来的时候,就会形成周期性波动.因此,中国的经济波动基本都属于这类政治周期,而不是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才会产生经济周期,即生产过剩的危机.中国目前虽然存在严重的产品积压、产能闲置等问题,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过剩,而是中国特殊条件下的“非典型经济危机”.这种过剩,主要原因不是购买力问题,因为中国居民的银行存款已经超过16万亿元,而是由于社会保障不到位,普通收入居民不敢消费,存款无法转化为消费,无法拉大内需.从而导致一方面GDP和储蓄持续高增长,另一方面却出现产品积压、失业率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影响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要翻一番,单位GDP能耗比下降20%.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只要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抓手就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投资拉动、外贸拉动向消费拉动和内需拉动转变.

中国特色就“特”在社会保障可以一步到位

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硬指标应该是什么是社会保障度指标.社会保障到什么程度,社会和谐就会到什么程度.我们要求不高,但至少要人人都后顾无忧,即使失业了、退休了,也能过上现有生产力水平所允许的体面生活.起码在最低工资里面,应该包括最低房租.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房租可能比工资都高.假设把天通苑(北京北部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之一)的房子给农民工白住,不要房租,他们都住不起,仅水电煤气费和冬天的取暧费,他们一年的工资都加起来也不够.

要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回到吃大锅饭的时代,而是要落实按要素分配.之所以要大声疾呼构建和谐社会,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政府职能也被市场化了.比如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政府都没有提供.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的背后,工人、农民和弱势群体没有了主心骨.

现在的问题不是没钱,而是记错了.现在所建立的个人和社会不是社会保障,而是商业保险,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由作的生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操作的那一套,属于一种强制储蓄.这其中又存在着现值和未来值的矛盾,假设一个人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用40年积累了40万元,但到那时这40万元又价值几何可能那个时候他的儿子一个月就能挣10万元了.如果社会保障长期不到位,居民就长期不敢消费,就不断地向银行存款,内需就长期难以拉动.另外,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其来源并非全社会的总税收,而是扣除用工单位工资基金的20%,这就等于征收劳动力消费税,打击了企业用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增加就业.

建国后,我国搞了20多年的计划经济,积累了大量的公有资产.仅这些资产的利息、租金部分就够社会保障用了.中国特色就“特”在社会保障可以一步到位,不一步到位就等于否认历史、否认巨额公有资产的存在;不包括谁就是否认谁的共有权;不能做到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就会被人为地分割.

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保障就是政府保障,是政府通过税收的再分配,要纳入财政预算按需分配.和谐社会并不是平均富裕社会,而是各个阶层的人都各得其所,没有后顾之忧.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肯定有一部分人面临下岗失业,还有一部分人面临因衰老而丧失劳动能力,那么用社会保障使这些人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就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关系到百姓的生存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再分配首先要解决的是税收问题.税收应当源自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而不是工资的转化形态,即税收应当是资本所得,而不是劳动所得.税收应当调节的是劳资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而不是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所以,工资是不应该收税的.你工资高没关系,你挣1万元花5000元,剩5000元存银行就转化为金融资产了.金融资产的利息是要收税的.


我的观点概括起来是四句话:一步到位,全面覆盖,高保障度,全国统一.建立覆盖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必将提高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改变多年来“丰产不丰收”的局面,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积压库存商品盘活,消费服务的就业岗位增加,投入效率提高,能耗也不会太大.转变发展理念之后,我们不能再靠少数人的奢侈性消费来扩大内需,而是要靠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提高消费水平来扩大内需.大众的消费起点低、额度小,但底盘大、周转快、耗能低,总量相当可观.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全面加快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投入和产出结构都将优化升级,人均GDP快速增长,单位能耗逐步降低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局面就会形成.

我们党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分配结构调整的阻力,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上启动社会主义取向的改革,即补建社会保障这个决定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分配制度.从文件把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点来看,所谓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间接承认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

能够正视现实,就有解决问题的希望.现在,我们党手中有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新时期这三大法宝,已经开始着手推翻社会保障等体制性短缺的四座大山,转变发展模式.我们相信中国的“十七大”一定会像“遵义会议”一样进一步明确真正的中国特色,引导全国人民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双取向的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曹春玲 师源)

类似论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

摘 要:在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作为一种以解除国民生存危机和保障国民基本生活为本源职责的制度安排,现代社会保障更是显著。
更新日期:2024-12-21 浏览量:156500 点赞量:33572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 要 我国体育事业的持。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3228 点赞量:445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
更新日期:2024-7-11 浏览量:95683 点赞量:21778

市场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 要:我国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生态。
更新日期:2024-2-3 浏览量:9455 点赞量:3778

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建设

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在社会中存在,就必须与他人发生关系。
更新日期:2024-10-14 浏览量:129836 点赞量:2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