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难点

摘 要:财政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分类、核算、账务处理、折旧的计算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已经习惯了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在新旧制度更迭之际,面临诸多技术和观念上的考验,如何第一时间领会和掌握新制度的精髓,将成为决定事业单位管理提升的重要因素.文章从阐述新制度的难点入手,以新会计核算系统为抓手,分析了执行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难点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99-02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深化改革.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也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准确诠释财政体制改革成果,2012年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配套新增了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满足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需要,实现了会计标准与相关财政改革的有机衔接.

2.财政管理工作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要求.随着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国家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功能不断强大,信息实现深层次的共享已经成为现实,事业单位预算拨款制度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粗放拨款方式已经转化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管控模式,就拿普通高校的拨款来说,原来的定额拨款已经被生均拨款所取代.事业单位拨款需要很扎实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供了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特点实施不同的改革管理措施的会计核算条件,为事业单位着力在整体管理方式、收入分配、资产负债与人力资源管理、财政财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管理创新探索提供了前提条件.

3.事业单位内部理财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事业单位的职能、结构、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事业单位内部理财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规模扩张、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才队伍培养、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都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国家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已经成为很多事业单位共同的特征,如学校和医院等事业单位,财政投入资金只能维持基本运转,要想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事业发展规模,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由原来单一的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发展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和企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资渠道的多样化,使事业单位内外理财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评、财务监督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跳出预算会计的限制,在会计要素确认及计量等方面开始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路,着眼于满足政府、决策领导层、其他出资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难点

1.事业支出需区分财政补助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了满足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需要,要求“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等收支科目下除了设置“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外,还要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即在“财政补助收入”下的“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要求“事业支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体现了与政府收支分类项目的一致性.对于收支科目需要按政府收支分类进行细分的规定,不仅仅是多设置几个明细科目的问题,还要把事业支出归集到财政补助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而在会计核算系统功能比较完善的今天,事业单位的预算都做得比较精细,单位的所有收入都预算到具体的项目.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支出都只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再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下设置“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经济分类科目.项目支出都是专项经费支出,可以与财政拨款进行配比,但基本支出中列支的经费比较复杂,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很难区分哪些支出是财政补助资金安排的,哪些是事业收入安排的,哪些是其他收入安排的.如果在会计核算时无法计量事业支出中各类经费的金额,年终决算时,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和事业结余的金额就无法确定,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就无法填制.

2.固定资产需计提折旧.新制度提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需提取折旧,无形资产需进行摊销,解决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存在“虚资产”的现象,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落实“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反映“账实一致”的会计理念.但事业单位在新制度施行之前从来没有提过折旧,这样就造成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净值严重背离.从2013年1月起统一开始提取折旧,则会计账面仍然不能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折余价值;而一次性补提折旧,这在实务操作上会带来很大工作量以及相当大的难度.

(1)固定资产认定标准发生变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作了调整,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也作了调整,通用设备单位价值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这一硬性价值标准更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状况.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原有的固定资产中有一部分资产已不符合固定资产认定标准,应该调整至存货,对于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来说,工作量很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折旧方式的确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关键自然是折旧年限和折旧方式的确定,因为按照会计制度的一贯性原则,一旦确定折旧方式便不能随意更改.为了同一行业间数据的可比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式应该一致,而对于设备的折旧年限来说,不同的行业同一类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寿命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在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同一类设备的使用频率也会有很大区别,如学校计算机设备,作为行政办公用的电脑和供学生上机学习用的电脑使用寿命有很大区别.

3.现有财务核算系统需要更新.要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只是重新设置一下会计科目那么简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已经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而老制度从1997年至今已执行了十多年,很多财务软件的基本架构都是按老制度设计的,因此无法完全满足新制度的要求.如新制度中一级会计科目编码从原来的3位数升为4位数,有些财务软件系统就无法设置4位数的一级科目编码.而更新财务核算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超前的单位,可能影响的不只是会计核算软件系统,还有其他相关的一些系统也会跟着受影响,升级或更新财务管理系统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因此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但受客观因素影响,目前还有很多单位没有完全执行新制度.

三、有效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措施

1.加强人员培训.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领导,应当首先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的最新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及时更新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财会工作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熟悉与了解,首先利用部门业务学习时间对全体会计人员进行新会计制度的培训,且要多次学习讨论,加强认识、加深理解.其次,为了提高财会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来补充财务管理力量,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再次是新制度因涉及和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管理的内容较多,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基建项目、负债按流动性的划分等业务内容,事业单位实施和开展落实新会计制度,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单纯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业务问题,应当同基建、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一起,系统组织开展对新会计制度的培训学习工作,以便统一和提高对相关落实工作的认识,确保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2.单位预算科学化和精细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支出需区分财政资金支出和非财政资金支出,净资产科目也有了很大变化,需要区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余,要准确核算一个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中哪些是财政资金安排,哪些是非财政资金安排的,从而确定财政资金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资金结转结余,就需要从源头开始做起.目前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实行预算管理,单位的所有收支都作了预算并通过财务核算系统进行预算指标控制管理,我们可以在做单位预算时,就提前考虑,哪些支出是用财政资金安排,哪些支出是用事业收入安排,哪些支出是用其他收入安排.每类资金安排的支出要有规律,经费代码编码也要有规律,才能使用财务软件进行预算指标控制.如,财政工资用财政资金安排,单位的事业公共支出用财政资金安排,而单位自筹的奖励性绩效等用事业收入等安排.在会计核算时就可以根据预算进行合理的归并,计入事业支出—基本支出下的财政补助支出或非财政补助支出.

3.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资产管理.按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只是财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事,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执行.对于从未提取过折旧的事业单位来说,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而且,事业单位各行业需要制定自己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计提方式等具体操作细则,因此2013年无法按新制度执行.我们可以先过渡一年,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新旧转账时转入“存货”的固定资产),在2013年度全面核查其原价、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于2013年12月31日对这些固定资产补提折旧,自2014年1月1日起对这些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对执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4.更新和改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了保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单位的所有预算经费、项目经费都要分项目进行核算管理.如科研经费和财政专项经费,项目数多、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每个项目都需要单独立项管理,并进行预算指标控制.事业单位发展规模扩大、资金筹集多元化、收支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的跟踪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解决,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已有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预算管理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各单位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财务核算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改进和升级,使财务人员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一个新制度的执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受各种因素影响,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单位领导重视,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新制度的执行会使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类似论文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变化

摘 要:为了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修。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22292 点赞量:6821

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摘 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我国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20893 点赞量:583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问题解读

一、改革前基建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做法 根据1996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发生的基建业务事项应遵循。
更新日期:2024-2-11 浏览量:33931 点赞量: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