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的会计制度与税法中税务风险防范

摘 要 :在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遵循原则方面的差异,以及成本费用、收入等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通过采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并对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议: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从根本上杜绝税务风险的产生;规范会计核算,做好纳税调整;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把握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建立税务机关、企业间沟通渠道.

关 键 词 :会计制度 税法 税务风险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都经历了重大变革,二者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并逐步趋向规范、合理.同时,企业为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在主动调节财务时,采取的行为难免有意或无意地与税法的强制性相悖,继而引发一系列税务风险.因此,有必要在不违背税法和会计制度各自目的、遵循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尽量减少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税务风险.

1.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表现

1.1会计制度与税法遵循原则的差异

(1)重要性原则的差异.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应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而税法不承认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纳税收入或不得扣除项目,无论金额大小,均需按规定计算所得.会计制度对以前年度的重大和非重大会计差错给予不同的更正方法,而税法则要求必须严格按税法规定办事,不采用重要性原则.

(2)谨慎性原则的差异.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是,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损失.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短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8项减值准备.企业可以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比较期末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相比之下,税法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更强调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税法仅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做出规定而没有对其他7项减值准备做出相应的规定.总之,税法对谨慎性原则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差异.新会计制度增加了1条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核算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视同融资进行账务处理.但税法并不承认这种融资,而将其视为销售、购入经济业务分别进行处理,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

1.2会计制度和税法在成本费用、收入等各项目规定方面的差异

(1)成本费用差异.企业的成本费用,占用在产成品、产品上的部分,只有销售以后确认销售成本才可以在纳税申报时扣除.税法所成本是指纳税申报已确认的销售商品(包括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和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由此可见,税法所指的销售(营业)成本的概念要大于会计所指的销售成本概念,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此外,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条件和限制方面的差异,使得企业面临费用界定不准确、纳税申报时计算错误等方面的税务风险.以捐赠为例,公益性捐赠在税法规定的标准以内准予税前扣除,而非公益性捐赠一律不得扣除.

(2)收入差异.一方面是收入时间确认上,与税法存在差异,如税法要求在取得款项的当天或取得收款证明的当天作为收入确认,而企业往往是按收入的归属期来作为确认时间;另一方面是收入的计量上存在差异,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收入的确认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收入方面会存在遗漏纳税项目、税金计算错误等诸多税务问题.例如在会计实务中,虽然对价外收费作了会计核算,但是未核算其增值税销项税金,从而在纳税申报时易遗漏.

2.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协调

2.1严格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1)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自行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应采用年终纳税调整方法处理.

(2)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纳所得税.

2.2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实际会计核算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严格依据规定操作,尽可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处理措施,以缩小差异.对于有条件的大企业,可以在会计核算之外增设税务会计核算,以保证经济业务正确核算前提下应纳税款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众多的小型企业,可以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或者提供可以保持一致的备选方法,如取消8项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实行资产报损和预计负债经税务部门批准后据实入账的方法,这样可以消除时间性差异;对于开办费的摊销期限,除一次性摊销法外,可以增加与税法规定一致即分5年摊销的备选方法,由小型企业视情况自行择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原先的行业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执行中大多数小型企业偏向于采用税法规定允许的标准,以避免纳税调整.

3.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有时候企业的税收信誉与商业信誉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对企业在产品交易、银行贷款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税务风险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例如由于违法违规可能导致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具的资格,以及税收优惠享受资格等资格丧失;可能导致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受到刑事处罚.总之,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必须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及时防范税务风险,避免发生重大损失.

(1)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从根本上杜绝税务风险的产生.首先,通过统筹、规划与管理,依法纳税,而非仅仅追求税收利益最大化.另外,对税收筹划进行规范,根据企业具体业务进行税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核,避免因税收违法造成税务风险.

(2)规范会计核算,做好纳税调整.很多企业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其中蕴涵着潜在的税务风险.企业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财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范会计核算,防范税务风险.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之处会不断增加.在纳税申报时,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如纳税申报时,该调整的没有进行调整而造成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中,最轻的处罚是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而且只要税务机关判断出企业有一点的主观故意,就认定为偷税.因此,在纳税调整问题上,企业应谨防税务风险.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把握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在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风险意识上下功夫,在严格把握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手段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知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可控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低税务风险的目的.此外,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准则的不断发展,以及税收政策的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将越来越大.企业会计人员只有准确把握这种差异,才能够正确纳税,避免税务风险.

(4)建立税务机关、企业间的沟通渠道.企业要了解最新税收法规,避免误解.同时,应主动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是企业在进行如对外投资、涉足新行业、资产处置、重要会计政策等重大事项的时候,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务法规,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税务风险.

类似论文

健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多年以来积累的经验,首先对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存在&。
更新日期:2024-2-5 浏览量:9387 点赞量:3663

如何加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越应当健全,&。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21737 点赞量:6516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探究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题,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
更新日期:2024-7-18 浏览量:94534 点赞量:20944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

摘 要: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基本组成部分,是企业及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
更新日期:2024-8-13 浏览量:106048 点赞量:23229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问题和优化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渐改革,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了全球一体化的行列,面对更繁琐的经济业务,使得广大社会公。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9951 点赞量:26385

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

摘 要 :会计制度是会计核算的纲领性文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本文在分析新 。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20343 点赞量:6002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存在问题

一、我国企业合并现状 (一)目前合并会计方法应用的现状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以准则的。
更新日期:2024-8-4 浏览量:15796 点赞量: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