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形成探究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关 键 词 科学发展观 基本国情 战略思想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73-02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抗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动因

2003年春天,一场“非典”席卷中国城乡,这场传染病蔓延迅速,传播广泛.给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立即动员全国人民形成声势浩大的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从疾病滋生到扑灭,大约经力了半年时间,人员损失虽不严重,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给人民敲响了警钟.

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温家宝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的各项目标,更加注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同志提出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新理论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又系统的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这里所讲的发展不但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总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

二、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迫使我们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原因

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我们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已经到了承载的极限,已经成为此后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些突出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占有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人均天燃气占有量仅为1/25.

从资源消耗角度看,仅仅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这种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对外依存程度很高.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2.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局部虽然有所改善,但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沙漠化迅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l万多平方公里,近四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荒漠化威胁.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如江河湖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用水匮乏.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因此,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确立新的发展观念,缓解生态压力,遏止环境恶化刻不容缓.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也是深层次的原因.

三、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宝贵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依据


早在建国初期,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就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1956年,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十方面关系.这十方面关系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党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就已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等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在1959《庐山会议讨论的十八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能有群众路线.有三种平衡: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综合平衡”.再后来同志又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些也都说明了同志在建国初期就认识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20多年的经验教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并没有忽视全面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就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上,许多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战略,最早都是由提出来的.比如,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提出沿海和内地发展“两个大局”的思想.他在晚年特别强调,要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避免两极分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他提出,要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他高度重视保护环境问题,认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建设都很重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吸取了80年代在实际工作中一度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更加强调全面发展.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纲领,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1994年,同志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1995年他又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还提出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素质的发展路子,提出两个转变的思想,即: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增长.在这一时期,我们党还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如党在1994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总之,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并更加强调全面发展的问题.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即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应该说,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概念,在这个时期已经提出来了.

四、国外发展理论和发展经验的启迪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国际原因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席卷全球,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先后摆脱殖义的统治,赢得了政治独立.加快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等发展理论也就应运而生.这一理论丛上世纪50年始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50、60年代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即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等同于经济增长.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产量,高投入.二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提出以“经济增长与社会结构变迁为目标的发展观”.认为不能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发展应是由社会经济增长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共同构成的.经济增长通常仅仅是指纯粹意义的生产增长,而发展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外,还应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体制的进步等因素.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当代社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的持续、健康发展.四是20世纪80、90年代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经济、社会、环境等与人的协调发展,对发展概念进行了新的拓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用宽广的世界眼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定会迎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局面.

类似论文

科学观的形成和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产生的马克。
更新日期:2024-7-28 浏览量:93208 点赞量:19919

科学观领航和谐社会建设

6月25日,总书记在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更新日期:2024-6-16 浏览量:80990 点赞量:17897

***科学观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日益成为海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阐述了国外学者对科学发。
更新日期:2024-10-10 浏览量:126737 点赞量:26391

科学观中的科技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中图分类号:E221 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
更新日期:2024-8-20 浏览量:104386 点赞量:22153

科学观视野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是时展的需求,在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应深刻领会科。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4048 点赞量:8773

科学观的思维

【摘 要 】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深刻反映了当代思维科学的变革方向和时代变革的要求,是推动实践创新的思想武器,它。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0174 点赞量:2930

基于科学观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

摘 要:会计作为能够为各行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学科专业,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解决学生知。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10633 点赞量: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