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路径

摘 要 :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在充分认识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德育主体自身建设和挖掘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等方面着手,进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对于推动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关 键 词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内涵;必要性;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38-02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自发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浦.W.杰克逊1968年在其著作《课程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所谓隐性课程,就是潜藏在正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课程之后或之外的课程,特别是教育环境中的体制性和气氛性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显性课程而言的,它并不是习惯意义上的课程,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其自在说明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也在对学生的成长发生影响作用,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隐性的、非公开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其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独立性强的优点,同时又处在怀疑、否定、敏感、批判的特殊年龄段,往往呈现出逆反心理强、表现欲强和苛求个性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显性德育课程因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要而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境地.因此,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必要搞好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以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

2.高校德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社会主义学校性质和基本要求,构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社会主义德育课程模式,即显性德育课程模式.这种高校德育模式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模式的优势.但是,于受传统分科课程观念、传统德育课程观念的影响,学生在理论上对德育课程理解存有偏差,以及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中存在从理念到实践把德育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显性德育课程上,而忽视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关注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把高校德育课程完全等同于显性德育课程.②正如有些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高校存在“德育教学化、智育化的情况,存在大量以背记政治概念、定义、常识等条条框框为特征”的情况.②因此,必须加深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加大对其实践探索,从而推动高校德育课程的发展,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适应现代大德育课程观念的需要

目前,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新面貌,现代大德育观念的字眼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刺激了人们的神经.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则首当其冲,随之就产生了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现代大德育课程观是一种包含教学论的大课程观,也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和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观念,也就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得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现代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类.②因此,我国高校应从其德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和改革趋势着眼,主动接受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的洗礼,整合高校教育中一切有道德影响的、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使德育真正实现“全员育德、全程施教和全过程育德”的要求.②

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里孕育、产生、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无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催化剂.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对高校隐性德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保证,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而媒体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就像校园文化的四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在四肢协调运作的基础上,校园文化才能和谐地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必须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媒体文化四方面着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再上新台阶.

2.加强德育主体建设,发挥德育主体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由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者的活动、决策者的活动和管理者的活动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德育的主体.其中,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应发挥其主导性,受教育者在的德育中应展现其主动性.③开展隐性德育课程建设,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性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教育者的教育育人的功能,即教育者不仅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教育者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有科学性,更要有艺术性.另一方面,管理者和决策者作为“幕后者”,不仅要掌握好“指挥棒”,还要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其次,要激发大学生自教自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自主负责.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向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因为,源于社会生活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理念,进而形成他们应有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大学生团体,发展大学生团体的自我学习功能,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感应、理解与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团体精神和道德责任,即形成团体的精神文化.团体精神文化作为团体成员共同生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推动团体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是大学生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平台”.


3.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长期以来,显性德育课程承担着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显性德育课程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弥补显性德育课程的缺陷,实现高校德育的目标.第一,要改变传统德育课程观念,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在把握好德育课堂教学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等,向学生传递显性德育课程以外的更多德育信息,实现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互补充.第二,破除传统分科课程观念,在其它学科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开发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德育信息与资源,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学的理论、先进的资源和正确的观念.第三,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在课外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将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或研究生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中.这样,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都可以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由于课外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活动参与的自主性、性,其隐含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为学生所接受.②

类似论文

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

【摘 要】计算机网络专业已成为高校重要学科之一,掌握必要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
更新日期:2024-7-13 浏览量:92847 点赞量:20280

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建设

【摘 要】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复。
更新日期:2024-12-2 浏览量:20200 点赞量:5527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文科专业在1977年开始复苏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纲要确定了高等学校和地方、部委的办学自主。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量:133703 点赞量:29394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

摘 要: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必须具有市场导向、能力导向、专业导向的特征,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建。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3539 点赞量:4497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

摘 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辅助方式 课程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了。
更新日期:2024-4-11 浏览量:57167 点赞量:13464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浙江海洋学院摘 要: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
更新日期:2024-4-4 浏览量:11855 点赞量:4199